这时,冯海从二人身后慢悠悠地走出。
他将手交握在身前,一脸平静,“一群不知好歹的东西,在太原城里居然还妄图实现其非分之想,真是可笑至极。”
阿鲁台面色更加凝重,却没有反驳。
阿卜只俺仍保持气态度:“大明君臣上下团结,百姓士兵共进退,这些心怀叵测的人终究只能成为笑话。”
冯海微微侧目看了看阿卜只俺,“昨夜有几个鞑靼人试图乱来,不知道你们是否认识?”
阿卜只俺脸色顿时一变。
眼下已经被团团包围住,就算想要逃跑也没有机会。
看到对方说不出话来,冯海轻笑道:“估计不认识吧?否则你们为何会主动出现。毕竟我大明律法严格,涉及叛乱等重罪的,一律处斩。”
说罢,他还特意瞥了一眼阿鲁台。
这人心里藏有怨气。
有机会的话,最好还是除掉。
闻言,阿卜只俺心里暗自长舒一口气。
校场上被押送而来的犯人渐渐增加。
不久,一队官兵簇拥着众多官员步入校场。
尚未等周围大明官员行礼。
阿卜只俺轻轻拉了拉阿鲁台的袖子,率先跪倒在地上。
“外臣叩见太孙殿下。”
朱允熥面色沉静,走向校场前方高台。
随从们立刻搬来一张椅子。
直到朱允熥坐下,才把目光转向阿鲁台跟阿卜只俺二人。
“原本今日只是要处理一些大明内部事务,得知你们有意加入我大明麾下,故将两事合并在今日解决。”
阿卜只俺满脸敬畏地说:“一切遵照太孙意思。”
朱允熥微笑着向后仰靠在椅背上。
石伟毅这时开口问道:“两位是……”
意在探问身份。
见阿鲁台没有开口的意思,阿卜只俺只好接话:“回大人,小的是鞑靼部的阿卜只俺,这位是我父亲阿鲁台。”
石伟毅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线:“鬼力赤的人?”
阿卜只俺颔首,脸上堆笑:“不错,我们是阿苏特部的。”
石伟毅转过身,微微颔首。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
阿鲁台,他是知道的。
正当此时,校场上的将领已经开始呼喊。
冯海即刻上前一步,恭敬禀报:“殿下,准备完毕。”
“嗯。”
朱允熥颔了颔首。
“直接开始吧。”
话音刚落。
冯海便走向高台,扫视四周。
“时辰到。依大明律及太孙旨意,立即执行。”
整个校场内,顿时安静不已。
朱允熥悠然自得地注视着阿鲁台父子二人。
“这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制造的风波,却让你们看了场热闹。”
阿卜只俺连忙低头作答:“外臣不敢妄言。”
朱允熥随即露出疑惑的表情:“既然已经打算归顺大明,何需如此拘谨,似乎显得太过气了些。”
阿卜只俺不断颔首:“是,外臣谨记教诲。”
朱允熥换上一种怪异表情:“也不能这么说,大明从来都是执法严格,有罪必罚。”
阿卜只俺心里有数,机械性地点着头。
朱允熥低声补充道:“昨晚府城中所发生的事,据官员回报,称晋王府里的那批鞑靼人其实是你们引进来的吗?”
还没等到阿卜只俺做出任何回应。
便从远处传来一声尖叫,继而是另一声音洪亮地报告。
“禀太孙,前山西都指挥使司钟辰已被处决。”
一颗硕大头颅重重地砸落在地上。
阿卜只俺浑身颤栗不已。
此时此刻,朱允熥的声音仿佛化作了索命寒风。
“本宫在等你们说话。”
“禀太孙……左参议,已被处决。”
“禀太孙……按察使司佥事,已被处决。”
“禀太孙……太原府知府,已被处决。”
“……”
校场上,当一个人头滚落,便有一名士兵响亮地报告。
清晰地传入阿鲁台与阿卜只俺耳中。
阿鲁台目光不时闪烁,头始终低垂着。
汉族有一句俗语:杀鸡儆猴。
今天,他正是那个猴子。
阿鲁台袖子里的手紧握成拳,关节泛白。
阿卜只俺心绪有些波动不。
太孙正在等待他的回复。
他明白不可让太孙久等。
阿卜只俺深鞠一躬,“禀殿下,那些人并不属于我们部落……”
“他们确实属于鞑靼族裔。”
石伟毅严肃打断,面露不满,瞪视着阿卜只俺。
曹震警告说:“石阁老方才已强调过,依我朝律法,任何人若涉及叛国,逆反之罪行,不管是否直接参与者,一律处死。”
有了前面二人的言语作铺垫。
朱允熥眼神深邃,倚坐在椅子上,盯着阿卜只俺说:“你应当清楚,大明是讲规矩的地方。”
阿卜只俺表情凝重。
依据明律来判,即便他坚持否认,也无法洗脱罪名。
阿鲁台已经怒火中烧。
回想在草原上的辉煌,如今竟遭此屈辱。
阿鲁台缓缓说道:“此次来访,是为了向大明投诚。如果之前过节可以被放下,我们愿带着所有部众效忠于大明,服从大明指挥。”
说罢,他抬起眼睛看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脸上掠过一丝笑,转头望向石伟毅:“当初朵颜三卫有多少人加入了我们?”
石伟毅迅速回应:“启奏殿下,那时候加入的不下2万人。”
朱允熥颔了颔首,再次将视线转向阿鲁台:“大明一向秉持宽宏原则,但我们不愿经历同样的错误两次。”
曹震小声评论:“才不过万户,相比我们东征倭国洲,南下攻占交趾,占城收获大片土地及数百万新百姓而言,微不足道。”
言下之意,即对阿鲁台所提条件颇为不屑。
阿鲁台心中顿时涌上一股愤怒。
“大明每年都耗费大量财富与粮食,只为保护九边不受鞑靼跟瓦剌侵扰。中原人无法适应草原生活,更不了解放牧术。即便草原落入大明手中,也得依赖我们为大明养殖牲畜。”
石伟毅发出一阵冷笑:“其实河套地区的百姓,早已熟稔放牧之道。”
大明态度愈显强硬。
阿鲁台隐藏在衣袖下的双手,开始由于激愤而颤抖。
“既然大明对我们不抱好感,我们离开便是。”
阿鲁台感到极度愤怒。
他已经无数次退让,甚至放弃了个人尊严,愿领部落为大明作战,并负责养殖牲畜供其使用。
但即便如此,汉人仍旧瞧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