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被宋絮晚怼的无话可说,又接连几天粗茶淡饭,周明海早就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过分了,这会子更是不敢得罪宋絮晚,生怕宋絮晚冬天都不给他厚棉被。
总之,现在不管宋絮晚怎么埋汰,周明海都假装没听见,低头喝茶。
说了几句,宋絮晚也觉得没意思,又问道:“你在国子监,没人欺负你吧?”
“怎么可能有人敢欺负我,我舅舅可是左都御史,满朝文武最怕我舅舅弹劾,他们巴结我还来不及呢,你不知道当时舅舅亲自待我去的国子监,里面的夫子都可气了。”
“好,没人欺负你,你也别仗势欺人,不然我告诉你舅舅揍你一顿。”
“不可能的事,娘你放心好了。”
大家闲话一阵,就到了晚膳时间,看到桌子上又是一盘炒青菜,一盘凉拌豆芽,和一个豆腐汤,别说周明海这几天吃得多没味,连周星临脸色都拉了下来。
“母亲,今日我好不容易回来,您还不让好好吃一顿吗?”
对于周星临的埋怨,宋絮晚充耳不闻,只指挥着丫鬟盛饭,周星临只好求助云嬷嬷。
“嬷嬷,您忘了给我做熏鸡了吗?我这半个月,就念着您的熏鸡呢?”
云嬷嬷有些无奈,不知道怎么说话,只好干笑道:“公子快吃吧,多吃几顿就习惯了。”
一顿饭吃的颇为无趣,只有周明海低头吃饭,随意吃了两口,宋絮晚见周星临和宁宁实在吃不下去,才缓缓开口道:“昨日你外祖母让人送了一双鞋过来,既然你们已经吃好,我带你过去试试合不合适。”
说完,就带着周星临和宁宁离开,宁宁路上拉着周星临的胳膊小声道:“哥哥,有惊喜哦。”
“什么惊喜,莫非鞋子有什么说头不成?”
到了房间,看到桌子上的熏鸡,并几个精致可口的饭菜,周星临肚子不争气的咕咕乱叫。
“就知道嬷嬷不会饿着我。”
母子三人用餐完毕,宋絮晚交代道:“千万别告诉你父亲,不然他要跳起来了。”
“嗯嗯,我们才是一伙的。”
把最后一块鸡骨头嗦干净,周星临这才问道:“母亲,父亲好好的怎么突然发起疯来,要你勤俭持家了。”
宋絮晚叹了一口气,这才把闵绒雪一家的来历,以及闵绒雪一家的作风说了出来。
“你父亲总是让我向闵夫人学习勤俭,连带着还让你妹妹向季小姐学习绣花呢。”
本以为能收获儿子的同情,谁知周星临突然跳起来,不可置信道:“娘,你说什么?”
“你说季墨阳是闵大学士的外孙,现在住在我们家别院,是季墨阳?青竹山院的季墨阳?”
“是啊,怎么了?他很有名吗?”宋絮晚不解道。
“那当然了,现在学子里,谁不知道他季墨阳,那可是14岁就写了时文……”
看着宋絮晚迷茫的眼神,周星临突然觉得宋絮晚听不懂他说的话,他忍不住感叹一句:“他可太有名了,连我们夫子都忍不住夸赞。”
“我以前只听说季墨阳这个人,不曾想他竟然是闵大学士的外孙,而父亲又是闵大学士的弟子,那我们岂不是算世交?”
“他现在又住在咱们家,这算是通家之好了吧,我真的恨不得现在就去别院拜访。”
看着周星临魔怔一样,宋絮晚忙拉住他,安抚道:“他好好的住着不会跑,你明日就要去上学,哪里有时间去别院,再说他忙着备考,也没时间和你闲话。”
“这我知道,我就是总是听到他,乍一听他离我这么近,我有些激动,母亲你见过季墨阳吧,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星临目光灼灼的看着宋絮晚,期待从宋絮晚的描述中,勾勒出他崇拜的人的形象。
可惜在宋絮晚眼中,那人和饿狼有什么区别,道貌岸然伪君子一个。
她低着头,掩饰脸上的不自然:“没说过话,不了解。”
“哎!”周星临颇为可惜,突然他又道:“我问你做什么,我应该去问父亲,他一定和季墨阳谈论过学问。”
还说着话,周星临站起来就要走,摆出了要和周明海长谈的架势。
“星临,你站住!”
宋絮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住儿子,就是看到周星临着魔一样,有些说不清楚的情绪。
“怎么了?”周星临停下来问道。
“我去找父亲问问季墨阳平日里怎么学习的,母亲可是还有什么交代?”
“那个,”宋絮晚试图组织语言,她总是不想儿子和季墨阳走的太近。
“我刚给你说了,这些天你父亲觉得闵夫人和季小姐,哪里哪里都好,看我和你妹妹哪里都不顺眼,我是担心你过去问季墨阳的事情,你父亲拿你和季墨阳对比,岂不是让你受了委屈。”
周星临一愣,似乎有这种可能,但是他自知天赋普通,倒不会因此嫉妒。
“父亲就是随口唠叨几句,母亲别放在心上就是,母亲爱穿什么就穿什么,当真哪天父亲先走了,母亲守寡还花红柳绿的穿戴,再让父亲泉下托梦不迟。”
“你这孩子。”
宋絮晚觉得儿子总算体贴了一会,还想说些什么,周星临已经急不可耐的要走。
“母亲可还有什么要吩咐?”
宋絮晚张张嘴,不知道怎么说,叹息一声:“你把牙里的肉剔了,别让你父亲瞧见。”
等周星临走了,云嬷嬷好奇道:“夫人,公子这么爱学习,你应该开心才是啊,怎么看你好像很忧愁一样。”
“我!”宋絮晚又是一声叹息:“嬷嬷你不懂。”
“嬷嬷我是不懂,但是季公子是才子,这我还是懂得,咱们公子要是能得季公子指点指点,将来学习猛进,我就高兴。”
事情好像也是这么个事情,但是宋絮晚总觉得,这事情发展的趋势有些奇怪。
第二日,周星临收拾好东西,就准备返回国子监。
在二门送别的时候,他拉过周景宁,语重心长道:“长兄不在家,家里烦劳妹妹多加看顾。”
宁宁小小的人儿,像是瞬间长大,保证道:“哥哥放心,我一定好好照看父亲母亲,哥哥安心读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