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瑗跟着人从侧门进来,不免有些心酸,上次来陪大姐姐,她还是从正门进出。
进到前厅后,她需要对魏良泉和清宜行妾礼。
“大少爷请用茶。”清瑗弯下腰来。
魏良泉眼睛紧盯着她,接过盖碗时,还顺带摸了一把她的手。
当着清宜的面,清瑗吓了一跳,连忙将手收回。
接着她又走到清宜面前:“大,大少夫人请用茶。”
清宜笑着接过来:“都是自家姐妹,不必生分,六妹妹还跟以前一样叫我大姐姐吧。”
“大姐姐,你不会怪我吗?”清瑗直起身来,小心翼翼地问道。
清宜喝了一口茶,和善地看着她:“我们同气连枝,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我怎么会怪你,以后好好服侍夫君,别多想。”
清瑗感动道:“多谢大姐姐,瑗儿一定会侍奉好大少爷和大姐姐。”
“好了,这些话留着以后慢慢说,我带瑗儿去她房里。”魏良泉心急地起身说道。
清宜笑得温婉大方:“是了,西厢房给六妹妹收拾出来了,夫君带她去看看吧。”
魏良泉听后,急不可耐地拉着清瑗就往外走。
看着他们的背影,清宜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
刚踏进西厢房,魏良泉一把将清瑗抱在怀里:“瑗儿,可想死我了。”
清瑗红着脸推开他:“大姐夫,还有人在呢。”
跟在后面的彩霞见魏良泉朝她看过来,连忙躬身退出去。
魏良泉这才拉着清瑗的手到床上坐下,握着他日思夜想之人的手,舍不得撒开。
“瑗儿,从今日起你就是我的女人了,怎么还叫姐夫?该改口了。”
清瑗低声问道:“那我该叫你什么?”
“自然是唤我夫君了,”魏良泉想了想又说道,“或者唤我魏郎也行。”
每次芊芊这样叫他的时候,他骨头都要酥了,以后在府里府外都能听到娇滴滴的美人儿这样叫自己,这日子真是快活似神仙。
清瑗却脸色一变,用力将手抽回,身子扭向一边。
魏良泉一愣,伸长胳膊把她扳回来,看到她微红的眼圈,心疼道:“我的心肝,今儿可是我们的大喜之日,你这是怎么了?”
“你让我叫你夫君,是不合规矩的,”清瑗情绪有些激动,“你答应娶我做平妻,为何突然变成了妾?姨娘从小就告诫我,不要给人做妾室,可我却走上了她的老路,都怪你——”
她憋了许久的委屈,在这一刻爆发,眼泪划过脸颊,挥着没什么杀伤力的拳头,捶着他扁平的胸膛。
熟不知她的模样落在魏良泉眼中,如雨中的小白花一样楚楚可怜,勾起他的冲动,让他想要把她压在身下。
他挨了两下,伸手将她揽在怀里:“瑗儿,你打我吧,我去求父母应允时,他们怎么说都不肯答应,我父亲都叫来人打我,要不是我母亲为我求情,你现在恐怕都见不到我了。”
清瑗吓得挣脱开来,担忧地道:“你有没有受伤?”
“我就知道瑗儿心疼我,我没事,”魏良泉煞有其事道,“你都不知道当时有多凶险,父亲是铁了心要打我,母亲劝我不要执着于你,可我心里都是你,怎么可能放得下,我就跟父亲据理力争。”
“魏郎,是我错怪你了。”清瑗望向他的眼神脉脉含情,他能为她做到这份上,她已经知足了。
听到这一声称呼,魏良泉心中熨帖:“瑗儿你怪我是对的,我是真的想给你正室之位,怎奈出身侯府,身不由己,我又舍不得离开你,就忍痛答应了母亲的提议,委屈你做我的妾室,但我保证,我以后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你。”
见他抬起手来作誓,清瑗感动得热泪盈眶,忘了初衷和所有委屈:“只要魏郎能一直对我好,我甘愿做你的妾室。”
“会的,你是我心尖上的人,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魏良泉说得情真意切,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个小美人哄到手了。
美色当前,又是在如此良机,看着她如花瓣般的双唇,他忍不住呼吸急促,低头亲了上去。
清瑗惊呆了,反应过来后,连忙躲开他,微喘道:“这,这还是白日呢。”
“瑗儿,不要怕,没人会进来,我想了你这么久,一刻也等不了了。”
说着他转身把她推到在床上……
宣平侯府内春光无限,它所在的京都却暗流涌动,隐隐有变天的态势。
一切只因太子的心疾再次发作,且此次来势汹汹,太子已昏睡两日了。
事情瞒不下去,皇帝把宫里能排得上号的太医都派去了东宫。
二皇子府上,幕僚齐聚书房。
“真是天助我也,大哥在这时犯病,即便他命大能挺过来,这次不用我们的人出面,也会有人站出来上奏重立储君。”二皇子赵永锐坐在梨木椅上,满面春风。
靠前坐的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拱手道:“殿下得天庇佑,定能早日得偿所愿。”
其他几位幕僚也纷纷附和道:“恭喜殿下。”
二皇子大笑出声:“有董先生和诸位先生辅佐本宫,何愁大业不成!”
笑过之后,他问道:“董先生,接下来本宫要做些什么?”
姓董的幕僚深得二皇子信任,他不疾不徐道:“在太子病情没有出现转折前,殿下什么也不用做,我们只需静观其变。”
“就这样干等着?”二皇子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让他什么都不做,他心有不甘。
董先生跟随他多年,清楚他的性子,细细地跟他解释:“是,我们要看太子之后的状况,再做应对之策,不过有一件事,无论太子怎样,接下来殿下可以着手准备。”
二皇子坐直了身子:“先生快说,需要我做什么事?”
“我们现在财权和兵权的支持还不够,这对殿下至关重要。”董先生意味深长道。
“这我也知道,”二皇子有些焦躁,“我本想通过老三接近他的舅父袁尚书,但老三装傻充愣,袁尚书更是油盐不进,至于兵权,最好的人选就是宋北逸,可武安侯府也是个难啃的骨头,这种事他们从来不掺和。”
董先生闻言,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说道:“户部又不是只有袁尚书一人,既然他不识抬举,殿下便亲自提拔上一个人来,再说武安侯府,他们也不是没有软肋。”
二皇子眼前一亮:“先生有主意了?”
书房紧闭的房门,把里面的声音遮得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