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先是心疼清宜,接着又想到,若她以后没有为宣平侯府诞下嫡子,那她在府中还如何立足?本想着她能成为伯府将来的指望,现在看来,她怕是指望不上了,她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哪还有能力帮衬伯府。
老夫人长叹一声:“都是命啊。”
何氏以为她在为宜儿感伤,连忙将在宣平侯府发生的事说与她听。
老夫人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等何氏说完,她的心已沉到谷底:“那个青楼女子很不简单呐,能让魏家小子对她俯首帖耳,她以后若是生个女儿也就罢了,若是个儿子,她定不会安分守己。”
“可姑爷当着他父母和我们的面立誓了,那个女人还能怎么折腾?”何氏不解道。
老夫人深谙这些勋贵之心,现在立誓了又如何,那孩子可是活生生的人,是他们侯府的子嗣,若他们想认下那孩子,有的是理由。
“人心易变,若是儿子,怕是以后连侯府中人也会起心思。”
何氏慌了神,她还以为事情已经解决了,若真如母亲所说,侯府的人违信背约,那宜儿的处境就难了。
“母亲,那我们还能怎么办?”
老夫人低头思量,宜儿毕竟是她看着长大的,还是要帮她一把。
少顷,她抬起头来说道:“得赶紧让她选个庶子养在身边,早早地定下名分,以防他日有变。”
“母亲所言极是,”何氏忧心道,“我过几日就去宣平侯府,将此事告知宜儿,让她早做准备,只是现在姑爷还没有妾室有孕,一时半会也没有孩子可选。”
老夫人眼皮微抬:“这还不好办,让宜儿选几个貌美的丫鬟给他就是了,正好可以分分他在外面的心。”
何氏心里发苦,往自己的夫君跟前送人,搁哪个女人都是不愿意的,可宜儿别无选择,她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保住自己在侯府的位置。
“儿媳明白了,我会去跟宜儿说的。”
老夫人的眼睛向下看去,看到默默坐在那的清颜,眼睛一眯,今日之事能成,还真是多亏了她。肯定是魏家顾及她的身份,才听进去她的话,看来这丫头还大有用处。宜儿那边不能依仗,以后伯府还得靠她了。
“四丫头做得不错,你们姐妹就应该守望相助,这样在夫家他们才不敢轻看了你们。”
清颜在心底叹息,她就知道为清宜出头会被老夫人盯上,老夫人对她本就带有目的,现在见她有用,更不会放过她了。
她淡淡地回道:“祖母说的是。”
见她并不热络,老夫人摆手道:“好了,你们也出来一天了,都赶紧回去吧。”
一行人鱼贯而出,在寿安堂门外分别。
陈氏送清雪和清秀出府,何氏带着清灵往大房的方向走去。
清瑗行了一礼:“母亲,四姐姐,我先回东院了,五弟弟还在等我。”
孙氏点了点头:“你回去吧,我去送送你四姐姐。”
清瑗走后,清颜看着她的背影说道:“母亲,六妹妹和五弟弟在周姨娘走后有没有闹?”
孙氏叹息道:“颜儿你有所不知,你父亲带着俊哥儿搬到正房的侧间住了。”
“什么?”清颜一愣,思索片刻,问道,“父亲是想让母亲继续教养五弟弟吧。”
“颜儿聪慧,你猜得不错。”孙氏颔首道。
其实也不难猜,周姨娘去了庄子上,东院只剩母亲和张姨娘,而张姨娘现在又与母亲交好,母亲将五弟弟送回去后,父亲只能自己教养他。五弟弟也算是摸透了父亲的性子,并不怕他,回去后必定又开始作天作地。
父亲就没有那个耐性,肯定没过两天就烦了他,这才想着将他送回到母亲身边。大概是拉不下脸来求母亲,才想出住到正房的主意,还能动脑子,也是难为他了。
清颜好奇道:“那母亲是如何做的?”
孙氏坦言道:“我听了张姨娘的话,该尽的嫡母之责,我不推脱,还是跟原来一样,将他照料妥当,只是没有上心去管教他,将这事交给你父亲来做。”
张姨娘的主意不错,清颜接着说道:“我想父亲定被五弟弟烦的焦头烂额吧。”
“他管不了俊哥儿,又舍不得打他,将人仍在正房,索性躲出去了,一天到晚见不到个人影,只嘱咐瑗儿得空去陪他。”孙氏鄙夷道。
清颜脚步放慢:“母亲觉得五弟弟的本性如何?”
孙氏沉思一霎:“本性不算坏,就是被惯坏了,跟你父亲一样只知享乐,不学无术,还欺软怕硬。”
很中肯的评价,那小子还有的救,清颜为母亲的将来考虑,其实一直想让她能教养五弟弟。自己是有能力保她晚年无忧,甚至想过把她接到自己身边,但她肯定不会同意。三从四德的观念在她心中根深蒂固,她是不会离开伯府的。
既如此,她就想让母亲和五弟弟搞好关系,不是怕他将来会苛待母亲,有她在,谅他也不敢。只是人想要过得舒坦,光有物质保障还不够,还得从心理上觉得快乐才行。
母亲将来肯定要与五弟弟生活在一起,为避免那时两相生厌,不如趁现在五弟弟还不算大,好好教导他,让他学会明辨是非,免得受人挑唆。
只是母亲被他伤了心,清颜想着要如何劝说她。
“母亲真的愿意看着五弟弟继续这样下去,将来长成跟父亲一样的人?可能还不如父亲,毕竟父亲还怕祖母,五弟弟可没有怕的人,”清颜说到这,一顿,“不对,他怕我,只是我也不能时时看着他,那他可不就无法无天了。”
孙氏沉默半晌,开口道:“终究是在我眼前长大的孩子,我还记得他刚出生时皱皱巴巴的样子,我是希望他能长成一个正直的人,可如今这情形……”
清颜就知道母亲狠不下来心:“既然母亲有这份心,我倒觉得您可以慢慢地教导他,您之前就将他教得很好,可见他对您还是很尊重的。”
“真的吗?”孙氏疑惑道。
清颜看着她认真地说道:“当然,您也说了他本性不坏,您一点点地教他,日子久了,他就会明白您是为他好。”
孙氏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那我试试,不图他念我的好,只愿他以后能懂事,不要怨我。”
清颜笑道:“不会的,他要怨也怨我,是我让父亲把他生母送出去的。”
孙氏噗嗤一笑:“那我看他倒是不敢。”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来到了门外,心涟已在马车前等候。
清颜拜别了母亲,乘车回武安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