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累着?”

    “不累。”刘莲瞧着瘦弱,但是眉眼间带着一丝坚毅,她笑起来,眼睛亮闪闪的,“相公,听说发给我们的伙食有胡饼?”

    “嗯。”赵亮一瘸一腿走在她身旁,他是个安静的性子,此时面对妻子,话也多了一些,“中午是胡饼,晚上是糙米粥。”

    “都是我没吃过的哎,相公,胡饼好吃吗?”

    “好吃。”

    “你说多些话。”刘莲不满,很快自己又说起其他,“相公,我刚刚问了值守的知春大夫,她说你的脚能治,就是需要费一点功夫,而且会很痛苦。

    等我们赚了钱,我就去求知春大夫,让她给你看看,你怕不怕?”

    赵亮的脚是当初在战场上处理不当才瘸的,这些年已经习惯了,闻言只是不赞同地摇头:“我不急,你让大夫看过你的身体没有?”

    “看了。”刘莲并不白皙的脸庞泛着红,她悄悄瞅了一眼丈夫,慢慢靠近他,低声道,“知春大夫说之后给我几副药,不贵,吃完就好了,到时候我们就能生娃娃了!”

    “莲娘。”赵亮也红着脸。

    两人的氛围有点奇怪,引得路过的男男女女都笑起来,他们都是糙人,直接开口打趣,荤素不忌的话让赵亮和刘莲的步伐走快了不少。

    不过,衙役端着一个热乎乎的笼子走过来,那散发的香气直接让场面安静下来。

    领头的衙役高声呼喊:“过来排队领伙食了,一人一个胡饼,不够吃的话外面有条街道,那里都是官府组织的摊贩,价格比外面便宜。”

    话还没说完,站在周围的百姓根本没听清他说什么,蜂拥过来,还是其他衙役过来组织纪律这才好一些。

    领头的衙役又重复了两遍,不管他们听没听清,直接开始分发。

    胡饼是由白面和芝麻混合在一起,然后放炉子里烤熟,简单粗暴,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的。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笼子上,衙役们快速打开,一个接一个分发下去。

    有人舍不得吃,想要拿回家去给家里人,不过被附近的人说服了。

    “你现在不吃,下午没力气干活,要是受伤了就只能回去了。”

    “好吧。”

    他咽了咽口水,珍而重之咬下一口,来不及细细体会,直接吞咽下去,他再咬了一口,却是不急了。

    “好香,我还没吃过白面做的胡饼呢。”

    “我干过那么多次徭役,没一次的伙食比得上这次的。”

    “嗐,别说了,之前都是一些汤汤水水,米都没见几粒。”

    “我听说这次我们修建的什么,叫运河的,好多官员都捐钱了。”

    “捐钱有什么用?还不一定……”

    “哎,你别说了!”

    有人转移话题:“你刚才看见没有,火药炸开的时候,山那边有小娃娃在围观,欢声笑语的,要不是被几个大人及时发现,说不定都跑过来了。”

    “我家的小子在,今晚回去就揍一顿,不然不知天高地厚的,那火药多危险啊,石头都能弄开,别说他一个小小的娃子了!”

    “是该揍,不过,你家孩子在这里,难道是得了一个摊贩?”

    “对啊,我阿兄死在沙场,官府给了一个名额,兄弟们要是饿了就去捧个场啊,价格不贵,官府说是补了一部分的钱,一个胡饼我们只卖两文钱,外面卖五文呢!”

    有人羡慕:“你阿兄死了,官府还记得你们,我村里之前有个叔伯的,断了一条腿回来,才得了五两银子,死了都没人管。”

    气氛一时沉默下来,他们都是土里刨食的,很多东西不懂,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有衙役好奇走过来,问了一下才了解事情的起源,他看向要揍孩子的那个男子,笑道:“孩子是该揍,但是可不能打坏了,明天还要上学堂呢。”

    “上学堂?”

    所有人全部看过来。

    衙役点头:“对啊,任大人说你们都在忙,小孩子总不能无所事事,所以她让人建了一个学堂,让孩子认字的,我家的郎君和女郎都要送过去呢!”

    “衙役大哥。”有人壮着胆子问,“每个孩子都能去吗?要钱吗”

    “不要钱,都能,男娃女娃都能,不过不能太调皮,要听夫子的话,不然会被送回去的。”

    “大人放心,我家娃子最听话了。”

    其他人也笑着附和,不管官府的人在想什么,淳朴的他们只知道:孩子能读书,而且现在看着是免费的,他们就送!

    衙役抬手制止他们的交谈,他说:“现在只收五周岁到十周岁的孩童,家里有合适的就来我这里报名。

    不要想着糊弄官府,若是让我们发现了,名额取消且你也被赶走!”

    众人心一凛,纷纷表示不会欺骗。

    刘莲眼睛亮闪闪的,她看向丈夫:“相公,我怎么瞧着这日子,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