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月忍无可忍,直接哭了起来,只是她哭的时候依然很凶横:
“你们胡搅蛮缠,你们欺负我夏家无人,我要回去,告诉我父亲、母亲!”
为了让人相信她真的会这么做,她转身就要离开这座屋子,她在等着李姑母或是何夫人叫住她。
一直默然而坐的何夫人终于有了动静,只是她一点也不着急,根本没有起身的意思,甚至还冷哼了一声才道:
“你要回去便回去吧,看看你母亲理不理你。你刚刚不是回去过一趟了么?是你母亲告诉你雨萍今日进门的么?”
今日自从夏明月出门赴宴开始,府里就派了人一直盯着她,知道她回过夏府,之后还又去了一趟钩翊侯府。
夏明月再回钩翊侯府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一看就知道那会儿还不知道何雨萍已经进门了,可见楚氏什么都没告诉她。
夏明月其实也挺可怜的,无论是母亲还是嫡姐,都瞒着她。
可是在何夫人眼里没有一点同情,只有嘲讽:“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说我们端侯府连个正经侯爷都没有,敢如此欺辱你,欺辱夏家、楚家,究竟倚仗了什么?”
“你们这些小辈儿啊,年纪轻,经历浅,家里又把你们护得太好,过去那些个事儿都不让你们知道,结果就让你们以为你们自己都是可以摊在日头底下晒的。”
“你祖父当年为何会定下这门亲事?你祖父不在了,要不你就回去问问你父亲、母亲,再不行问问你祖母,问问他们你们夏、楚两家现在还能风风光光的是靠了谁?”
“到底谁欠谁的?你好好问问他们,看看他们是不是就该让我儿袭爵。别说现在就只是让你接纳一个贵妾,就是给我儿再娶个平妻,你也得受着!”
别看李姑母你来我往地说了那么多,何夫人就只说了这么几句,这几句就足够将夏明月钉死了。
夏明月刚刚就怀疑过这李家怎么就这么有恃无恐,难道他们握着家里什么把柄,这样的猜想在何夫人这儿得到了验证。
这种事不知道的时候是一回事,一旦知道了还当面问起,她又已经出嫁了,是大人了,夏庸和楚氏便不会瞒她。
即便不方便跟她说得太细,也会说出点儿事儿来。若是何夫人说谎,她只要再回去一趟,就能轻易戳破。
夏明月转过头去,目光中充满了震惊……是夏、楚两家欠了端侯府的?或者说是她祖父欠了老端侯的?
夏明月毕竟是尚书千金、楚相外孙女,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她的脸色青一阵儿白一阵儿的,最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她没有直接回夏府,而是先回了一趟她和李玦共同的院子,何雨萍的院子要跟他们紧挨着,门口站着腰间系着红带子的小厮和侍女,看到她都紧张地看过来。
这会儿已经到了要洞房的时辰了,显然李玦在里面,她回来之后动静闹得很大,从这些小厮、侍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都知道她回来大闹了一场。
想必他们已经告诉李玦了,只是李玦这一次又没有出面,那么他知道两家之间的恩怨吗?
夏明月忽然觉得自己变得很无力,她连夜回了夏家,又去见了楚氏。
楚氏看着夏明月这副霜打了茄子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不就是纳个妾么?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就是怕你冲动之下搅了这间,又让你婆母不快,才瞒着你的。”
夏明月没说话,沉默地站了一会儿,才开了口:“母亲,您跟父亲对端侯府如此忍让,舅父一听我说要帮阿玦哥哥参加御青书院的擢选就答应帮忙,不止是为了让我过得好吧?”
“你……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乔嬷嬷,去把燕窝端来,给二姑娘用了,她这一天也够受了。”
楚氏打着马虎眼,显然想就这么糊弄过去,这种事儿要是都说出来,恐怕夏明月承担不起。
夏明月这个直性子,不想再被糊弄过去,她态度强硬地道:“母亲就别瞒着我了,是我那婆母让我来问您的。她没说别的,只说你们和父亲还有外祖如此忍让他们。”
“还有祖父之所以会应下这门亲事,就是因为你们都欠他们李家的,她说的是不是真的?咱们到底欠了他们什么?这些事,夏明嫣知不知道?”
楚氏愣住了,她原以为只是夏明月自己猜到了什么,没想到何夫人会如此有恃无恐,居然会几乎把事情挑明了。
不过只是一瞬,她也明白过来,何夫人这么做也不是完全错了的,倒是她因为太把夏明月当作亲生女儿呵护着了,反而一叶障目。
就算夏明月是她的亲生女儿,就算夏明月是夏、楚两家的掌上明珠,她也已经嫁人了,是个大人了。
何况又是嫁到了端侯府,她要是一点儿都不知道,那才危险呢,她这个女儿也是时候长大了。
“月儿,过来坐。”
待夏明月坐了过去,楚氏让乔嬷嬷到外面守着,才道,“夏明嫣当然不知道,这种事儿不能轻易告诉她,你……我们也不能轻易说。”
“只是不让她知道是担心她会利用这些事做出对家里不利的事儿,对你,是担心你冲动,别再做些什么,反而对你不好。”
“这件事说来话长,有些细节我也不清楚。左右是朝堂上的那些事,我们两家的确欠了他们家的,也有把柄在他们手上,所以这些事儿只要不是全然接受不了的,也就都忍了。”
“母亲,那你们就把我嫁过去,把我变成牺牲品吗?”夏明月觉得自己就是被祖父和她的父母拿去偿债的。
饶是楚氏真心疼夏明月,这会儿也要受不了了,她忍不住头疼地道:
“月儿,是你死活都要嫁给李玦的,是你硬是要跟夏明嫣还亲的,你都不记得了吗?当初我和你父亲就想让你嫁给华侯,这里面有很多的考虑。”
“华家是武勋人家,跟文官的家族比,是粗鄙了些,女眷也多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可是他们家底厚,日子其实过得极好。”
“家里那些勾勾绕绕的一般的高门千金或许一时接受不了,不喜欢,可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也就是盼着自家儿子多子多孙,想着给儿子院儿里多塞几个女人,再让你敬着家里的长辈一些。”
“可是谁家的婆母不是这么想的?谁家的弯弯绕绕就少了?偏偏你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