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火铳的锦衣卫,立刻对那些靠近的叛军,进行了肆无忌惮地扫射。

    而在最前列站立的羽林军队,则开始组成队列前进,每人手持长戟,迈着步伐迎面而去。

    仅用了500多号锦衣卫和500多位羽林军。

    没有丝毫伤亡便将王府内的逆党,基本肃清了。

    那羽林军手中的长枪,不断向外突刺,就像是一片片密不透风的树林。

    穿着厚重铠甲整齐行进的队伍前,

    哪怕是最猛烈冲锋过来的叛军,也没办法突破这如同巨山般坚不可摧的防御。

    长枪每次出击都会带走一团血花。

    直到双方面对面接触后,羽林军毫不犹豫地扔掉了手中兵器,转而拔出腰侧配备的刀剑。

    攻击身穿精良护甲的勇士,用刀或矛只能引起沉闷声响或几点火星。

    惟有用钝器并结合强大的力量攻击,才能造成些许伤害。

    当锦衣卫也将自己装备收起,换成更加顺手的刀剑之后。

    晋王府主殿广场上,只剩下一个个倒下的身影。

    后方残余人员,试图逃跑,但怎么可能躲得过行动迅速的锦衣卫呢?

    穿戴着沉重装甲使得羽林军,行动不便。

    锦衣卫却能快速穿梭至前线支援。

    即便是无法近身搏斗的位置,也有弓箭可以弥补打击空缺。

    场面上哀鸿遍野。

    来自背后的增援部队,使用冷兵器逐一消除那些嘈杂之声。

    冬季尚未融尽,血迹融化成水流淌满院。

    所有胆敢正面交锋的人,都被处以死刑绝不留活口。

    被保护于深处的邹康胜,早已无力瘫坐于最后一层台阶之上。

    呆滞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浑身颤抖不已。

    这可是近千条性命啊。

    几乎就是一瞬间就全部消逝殆尽。

    朝廷的力量竟是如此强大。

    让人不禁感慨,这群反叛分子恐怕注定无法成就大事。

    “太……太孙……叛徒正聚集攻打晋王府。”

    正当邹康胜欲转身向上,爬向太孙表达忠诚之时。

    门外几名士兵,急匆匆跑入禀告。

    只见朱允熥神情严肃望向正在整顿军容,重新布阵的景川侯。

    跟随低语一声,随后同样抽出佩带宝刀。

    “今夜本宫与众士官共守家园。”

    “今夕吾辈将携手抵御外敌入侵。”

    “明军威猛无敌。”

    “冲!”

    若是在这一刻变为一只夜鹰,在太原夜空中盘旋。

    就能见到数不清的光带,正如同奔腾的烈火之流,由城市的各个角落,向晋王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超过1万名先期混入城内的白莲教成员,及由李乐咏等富商秘密资助的力量,均在各自领袖的指挥下,直取晋王府而来。

    黑暗之中,在能够远望晋王府的一栋楼阁上。

    刘天禄的脸色,显得颇为沉重。

    刚才伴随天空中盛放的焰火,随即晋王府内响起了阵阵拼斗之声。

    所有事态皆,依循早前制定好的步骤展开。

    然而很快,伴随着一连串规律却不停歇的枪声。

    从王府内部传出的打斗声响,逐渐消失。

    显然,晋王府中暗藏有武器。

    这一点,刘天禄瞬间便意识到。

    原计划装扮进入府邸内的同盟力量,极有可能,已经陷入了朱允熥或朱棡设下的圈套。

    “这就能解释,为何朱棡会提前让家属转移至应天府了。”

    黑夜中,除了那对熠熠生辉的眼睛外,几乎分辨不清模样的刘天禄。

    望着不远处的晋王府,明白了近期朱棡,种种举动背后的意图。

    他已经做好了防范准备。

    但……

    刘天禄嘴角浮现出一抹嘲讽笑意。

    即使朱棡准备充分,如今冲向晋王府的人手数量过万。

    没有三卫保护的晋王府,究竟能调动多少人马防卫?

    就算加上今日进城跟随朱允熥而来的上千援兵,府中总兵力也仅3000罢了。

    而己方正逼近的兵力,则超过了万人之众。

    “必须保证我们的人,先于他人抓住朱允熥。”

    一向寡言少语的韩明王,突然间发声提醒了一句。

    听此言语,刘天禄略感惊讶地将视线转向他处。

    那一刻,在月色之下,竟觉得韩明王的面容恍惚间,与那位传说中的韩林儿有些许相像。

    韩明王转头看向略显迷惘的刘天禄:“你觉得呢?”

    “确实如此。”

    刘天禄迅速调整情绪后回答:“朱允熥应该由我们掌控,如此圣教宏图大业方能继续顺利推进。”

    韩明王颔首认可,并说道。

    “我既不相信鞑靼,也不信任李乐咏之流。假如今夜之事圆满落幕,这批人就不再具备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说话时语气冷漠异常,仿佛已经把那些与李乐咏相关、分散于这座城市的数万生灵视为死人一般看待。

    身处漆黑环境中,刘天禄双眼中闪烁了一下。

    因为他记得,这似乎还是第一次听到韩明王如此明确表明态度。

    试探性质地问道:“小明王是打算趁其不注意,率先行动?”

    韩明王颔首给予肯定:“一旦整个过程顺理成章完成,必然是李乐咏互之类人最为放松之时,同时也是最适合我们下手的好机会。”

    “处理完李文等相关势力之后,还可以对外宣布说是朱允熥残暴无道,在太原城里大开杀戒针对晋商。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本教免遭名誉损失,更能误导朝廷和大众的认知。”

    他何时变得如此机智了?

    夜色,完美地遮掩了刘天禄眼中的惊讶。

    此时,晋王府周围已是脚步声阵阵,起义的呼声也随风而起。

    刘天禄此刻无暇细想关于韩明王的事,只是颔首道:“待这场风波过去,我会亲力亲为解决这一切。”

    韩明王的目光从刘天禄身上移开,重新注视那些已冲到晋王府门前的人群,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等到圣教成就大事之时,还需太保引领百官,共同治国安邦。”

    刘天禄心中更是充满了困惑,小心翼翼地回应了几句。

    眼前韩明王,好像已完全沉浸在对晋王府那边局势的关注之中。

    “攻进晋王府,封王赐相。”

    “生擒朱允熥,生擒朱棡。”

    “重振大宋江山,今天我们都是功臣。”

    “兄弟们,冲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