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扶唐 > 第九十八章:隔岸观火
    毛璋要求见县令,这个要求不过分,也很有道理。

    可是,冯道根本不知道沈县令此刻在何处,在不在长芦境内都难说“沈县令不在城中,他离开县城了,去了何处并没有明示,我也找不到他。”

    “你说什么!”

    毛璋听到冯道如此说,心下一惊,火把映照下的面色瞬间变得铁青,就连攥着步槊的指节都咯咯作响,铁甲片缝隙里渗的已经不知是雨水还是冷汗。

    “冯道,你据实说来,县令一事到底是真是假?莫非是你凭空捏造,诓骗我与你一同叛乱?”

    是不是叛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说得通的理由,支持新县令接管长芦就是一个最佳理由,即便面对杜延平和卢元,只要拿出这个理由也理直气壮,而且一旦事成,毛璋认定自己会成为新县令的倚仗,到时也就方便行事。

    可是,冯道竟然说县令不在城中,去了哪里也不知晓,根本找不到,这个回答如同惊雷炸在毛璋的耳畔,所以他才会质问,而且已经恼羞成怒。

    “冯道!”

    不等冯道回答,毛璋突然暴喝,额角青筋暴起,手中的步槊尾篡重重磕在青砖上,青砖崩裂,同时也溅起一蓬混着雨水的血浆“你当我是三岁小儿吗?”

    冯道踉跄后退,后背撞在湿滑的廊柱上,他望着地上横七竖八的尸首,喉咙发紧“毛队正莫要动怒,且听我说,冯道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捏造这等谎言,沈县令确有其人,而且朝廷方面还任命沈县令为团练守捉使,敕牒与告身我都验过...”

    冯道急忙解释,可是仅凭他一张嘴,说的再真也让人不敢相信,就连程不换都有了迟疑。

    不过,对于这个质疑他没有显露半分,就算是假的,到了这个时候也绝不能拆台,否则大家都会死在城里,因此他赶忙上前一步,挡在二人中间。

    “毛队正,此时不是计较真假的时候,在下相信冯主簿的为人,他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咱们还是先去西门吧。”

    此刻,程不换身上的伤不轻,就连掌心都有一道血口子,说话间,他暗暗掐进伤口,刺痛让他语气更显铿锵:“若是再有耽搁,恐怕张权就要杀回来了!”

    “哼!”

    毛璋也清楚眼下不是计较的时候,紧咬着腮帮子,从鼻孔里挤出一声凶狠,随后猛拽过冯道衣襟“天亮前若还是见不到你说的那个县令,到时候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城外,永济渠。

    急雨翻涌了渠水,浊浪涌动如潮,此时不应行船,但不少停靠在渡口的商船仓皇起锚,纷纷离岸,生怕晚走一刻都会惹祸上身,有船工慌乱间撞翻了灯笼,霎时燃起的火团倒映在渠水中,像条挣扎的金鳞鲤鱼。

    不过,唯有沈烈所在五艘商船如巨兽般蛰伏在雨夜中,楼船桅杆上高悬的琉璃灯依旧放射光芒,将沈烈玄色披风染成暖金色。

    密集的雨丝里,沈烈手持油伞,倚着雕花栏杆,指尖轻叩伞骨,饶有兴致地数着城中腾起的火光,雨水打在伞面上噼啪作响,又顺着伞沿连成珠串,在他的靴边碎成银屑,汇入水流之中。

    夏鲁奇披了一件蓑衣站在沈烈的身侧,雨水不停歇地敲打着丸盔,溅的脸上湿漉漉的“烈哥儿,看什么呢?”

    一个时辰前,夏鲁奇领兵赶到,他登船询问沈烈是否立刻进城,沈烈说不着急,让效节军原地扎营等待,至于等什么,沈烈没说,夏鲁奇也就不问。

    “看里面会死多少人。”

    沈烈回了一句,又笑道“三郎,你知道吗,有句话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杜延平和卢元这两个蠢货不在城中,城里的猴子们都想当大王呢。”

    “他俩不在城中?去了何处?就算不再城中,那些人又怎敢如此?”夏鲁奇并不知晓清池城里发生的事,所以听沈烈如此说,自然会不解。

    沈烈说道“他俩已经死了,两日前就被我杀了,城里那些人虽然不知详情,但我的突然出现一定会让他们有所猜测,所以各个都起了心思,此刻正在为各自的心思拼命呢!”

    夏鲁奇略微皱眉,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随后又摘下丸盔,任凭雨水顺着铁甲纹路汇成细流“烈哥儿,你打算让他们杀到何种程度?”

    “哈!”

    沈烈轻笑一声,琉璃灯在他眉骨投下诡谲的阴影“到何种程度不是我打算,而是要看他们能杀多久,不管他们势强势弱,对咱们而言,他们都是地头蛇,最好都能剥去一层皮,如此才有利以后的掌管。”

    话音刚落,惊雷裂空,电光刹那间照亮楼船所对的城墙,只见西门角楼燃起了冲天烈焰,火舌正贪婪地舔舐着夜空。

    沈烈瞳孔微微收缩,嘴角的笑意更浓几分“哎,三郎,问你个事儿,你觉得娶妻应该娶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这个问话挺突然,也不太符合此时此景,夏鲁奇一怔,继而笑道“当然要娶像月华娘子那样的女人,家世好,长得好,在内可贤惠持家,在外可披甲上阵杀敌,这还用想吗?”

    沈烈摆了摆手“偏见,你这就是偏见,娶妻是娶人,更是娶心,而心之真爱不可与家室、相貌同日而语,再说了,女人嘛,终究要多些贤惠,若是让女人打打杀杀,还要咱们爷们儿做什么!”

    夏鲁奇甩了甩丸盔里的雨水,重新戴在头上,笑道“你心里已有决定,又何必来问我?但既然你问了我,那我还是认为月华娘子最合适,你最好想清楚。”

    毕竟罗绍威还是魏博节度使,就算是梁王朱全忠也要在打压之余施以拉拢,如果沈烈能娶罗月华为妻,这当中的好处显而易见,而陆贞娘什么都没有,帮不到沈烈。

    沈烈撇起嘴角“我哪有什么决定,就是随口一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为何还不娶妻?”

    夏鲁奇拍了一下头盔,又在腰间抚了抚“连吃饭的家伙都整日挂在这里,娶妻做什么,不如一个人自在,也能少些牵挂。”

    沈烈笑着反驳“你这话就不对了,正所谓成家立业,要是都像你这样想,世间要有多少好娘子要愁白了青丝呀?”

    夏鲁奇大笑,指着远处烈焰冲天的城墙“那好,我就听烈哥儿的劝,看看这座城里是否有为我欲愁白青丝的女子,若有,我便娶她为妻。”

    沈烈也随之大笑,又收起笑容,感慨地摇了摇头“有些人,失去了就是一辈子,说是一辈子,其实下辈子,下下辈子,几番轮回都不会再见到,见到了,也只是一个相似,已经不是她了。”

    夏鲁奇听不懂沈烈在说什么,像是在感慨罗月华和陆贞娘当中的一个,却又不像,像是说另外的女人“烈哥儿,你是在思念汴梁城里的那个徐家娘子吗?”

    沈烈再次大笑,摇了摇头,随后指向县城“一刻钟后擂鼓,随我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