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让当时在场的人说出去,夫人您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繁空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贤妃宫里难道有皇后的眼线?
“清嫔是皇后娘娘的人。”虞夫人难得露出得意的表情:“这个清嫔机灵得很,前几天就来表忠心了。
果然,繁空没想到自己的猜测居然成真了。闲诺曾说要让清嫔取代贤妃,仅凭他们力量不够,最强的助力自然就是皇后娘娘了。
怎样才能让皇后娘娘出手呢?那就是清嫔先用一计获得皇后的信任。
繁空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
“清嫔这么喜欢你,大概是因为感激你让她住进贤妃宫里的情分吧。这可真是难得。”虞夫人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该找个机会去拜访一下清嫔,免得将来清嫔成了妃子再去就迟了。
古朴而宏大的皇宫在阴天里显得不那么威严,反而透出几分阴冷。
国公府的马车驶入后,一路上畅通无阻,停在了“庆华门”前。
潘嬷嬷和繁空目送虞夫人消失在小巷尽头,才向贤妃的宫殿行去。
“夫人放心,清嫔娘娘没事儿的。”潘嬷嬷在一旁轻声对繁空说。
“没事儿还会整天以泪洗面?”繁空刚才确实有点担心,毕竟怀着身孕,稍有不慎就可能动了胎气。
“不哭皇上哪里会心疼,皇上一心疼,自然就会更恼火贤妃娘娘了。”潘嬷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
繁空眨眨眼,明白了。
“还得感谢夫人昨天在巷子里对皇上说的那些话。”
繁空回想自己说了什么,称赞清嫔把贤妃当亲姐姐一样,每次贤妃心情不好,清嫔都会去逗她开心。皇上当时是怎么说的?皇上说:“清嫔懂得感恩,常在我面前夸贤妃。这也是我喜欢清嫔的原因,她重情重义。”
“所以啊,清嫔娘娘算好了时机,在皇上到来之前惹恼贤妃,再假装被推倒,皇上见到贤妃娘娘明知清嫔有孕在身还敢推,并且说的话极尽刻薄,一怒之下就禁了贤妃的足。”潘嬷嬷解释道。
这剧情设计得真是高明,繁空不禁感叹。在她明确表示清嫔视贤妃如亲姐妹之后,亲姐姐却对妹妹做出这种事,一向认为清嫔重情重义的皇上恐怕心疼清嫔心疼得不行。
“潘嬷嬷,那天唐郡守派来的人和贤妃联系上了吗?”繁空问。
“夫人放心,皇上下令,贤妃被禁足期间,她宫里所有人都不能出宫殿,那个人现在也被困在里面,既出不去,也接近不了贤妃娘娘。”潘嬷嬷回答道。
繁空心里清楚,南派接下来的打算就是要让唐郡守感到不安,让他越来越焦虑。
太子坠马那件事,到底是七王爷还是贤妃干的,唐郡守心里没谱。现在,他跟贤妃那边的联络也断了,想要验证真相,就非得进宫不可。可就算进了宫,他也见不着贤妃。
至于七王爷那里,更是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唐郡守肯定会琢磨,贤妃为什么会被软禁起来,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啥?
贤妃可是皇上的宠妃,唐郡守这时候脑袋里只能想到,太子坠马这事必定和贤妃有关,才让皇上狠心把她关了起来。
这一连串的事情——雇杀手、太子坠马、贤妃被禁、线人消失,都不给唐郡守时间细想,他必须得在最短的时间里布置好,挽回不利的局面。
找谁帮忙呢?
永昌伯袁家是个选择。
这时候,潘嬷嬷已经领着繁空来到了贤妃宫殿的侧室里。比起外面的阴冷潮湿,屋里暖和得像春天,还飘着一股淡淡的香气。
“卫夫人。”躺在床上的清嫔看到帘子掀开,卫夫人进来了,连忙起身迎接。
“娘娘,您快躺下吧。”繁空赶忙过去扶清嫔重新躺好,又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这才坐在宫女搬来的椅子上。
“我不是说过,见我不用行礼吗?怎么就是不听呢。”清嫔无奈地看着这个生命中的贵人。
“娘娘,礼数不能少。”繁空笑着回答。她相信清嫔这话现在是真心的,但万一将来这位清嫔娘娘飞黄腾达了,还能这么想吗?算了,一开始就尊敬些总没错:“潘嬷嬷告诉我,娘娘您动了胎气,可把我吓了一跳。”
“装装样子罢了。”清嫔嘿嘿一笑,在贵人面前,她能很放松,毕竟贵人不会害她。
“即便是装装样子,娘娘也得小心身体。”
“我知道的。”清嫔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心里期盼着能生个皇子,那样她就能母凭子贵了。
这时,宫女端上几颗果子来。
“这是皇上今早命人刚送来的蜜橘,清嫔娘娘都舍不得吃,夫人一来,娘娘就拿出来了。”潘嬷嬷剥好蜜橘,递给繁空。
“谢谢清嫔娘娘。”繁空道谢接过。这蜜橘在现代挺常见的,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老品种,尝了一瓣,味道还不错。
“卫夫人,你觉得永昌伯袁家会倒台吗?”清嫔收起了笑容,有些忧虑地看着繁空:“永昌伯私下做的生意规模很大,和越城的所有商人关系都很密切。贤妃娘娘其实没什么能耐,皇上之所以这么宠爱她,主要是因为皇上私库里的许多好东西都来自袁家。”
这段时间的接触,清嫔觉得贤妃除了地位高贵,压得住人,也没别的了。遗憾的是,后面的计划她不知道,而她参与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还有这样的关系?繁空没想到皇上的私库是靠袁家撑起来的。“娘娘别担心,事情已经启动,袁家逃不掉的。”南派的计划相当大胆,他们是借势突击,虽然难免会有疏漏,但繁空相信,闲诺那种多疑又爱琢磨的个性,一旦真的出了问题,肯定会有后手。
清嫔点点头,好不容易熬出了点头,她可不想再回到过去那种低三下四看人脸色的日子。再说,做了这么多事,万一真失败了,这辈子恐怕就交代在这里了。
正当清嫔这么想着,一名宫人急匆匆进来报告:“娘娘,朝中有五位大臣联名弹劾永昌伯袁家收受贿赂,证据足足有几十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