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对这份诗情画意感兴趣,母子三人一跨下马车,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真冷。

    回到“毓秀园”,他们连忙进了房间,丫鬟们早已把暖炉准备妥当。

    繁空褪下厚重的外衣,蹲坐在炭炉边,瞬间感到浑身上下轻松无比。

    丫鬟们沏好茶水后便悄悄退出了房间。

    繁空见两个儿子神色都有些低沉,便招呼道:“快来娘这儿烤烤火。”

    卫天曦无精打采地走过来,见娘的表情异常平和,疑惑地问:“娘,秦老夫人说的话,您就一点也不在意吗?”

    “什么秦老夫人,那是你外曾祖母。”繁空对着小儿子纠正道。

    “我不认。”卫天曦挨着娘坐下:“这样的外曾祖母,认了又能怎样。”

    卫闲诺也坐到了炭炉边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委屈、不满和愤怒,都是没用的,甚至还会惹人厌烦,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从国公府和外曾祖母的角度看,他们算是为我们考虑过了。”只是这份考虑,让人心里不舒服。

    卫天曦冷笑一声:“为我们考虑?这分明是施舍,谁稀罕。出了这种事,为什么还要替他们着想?受伤害的不正是我们吗?那个路氏,伯爵夫人,还有贤妃娘娘,可都是要害我们的人。”

    繁空看着小儿子气愤的样子,微微一笑:“你说的都没错。”

    “那您还这样说?”

    “这不就是因为咱们的实力不够嘛。”繁空觉得自己对不起家族的姓氏,罢了,以后还是本本分分地叫繁空吧,不带钮祜禄的前缀了:“所以啊,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关键是要看接下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卫天曦一时无言。

    看着娘那份对于“实力不足”的坦然,卫闲诺嘴角抽动了一下,记得以前娘要是知道他在学堂被同学占便宜,定会出面讨回公道,如今这么大的事情,娘却想得如此开。

    “那接下来我们能做什么?”卫天曦问。

    “娘希望伯爵夫人、贤妃她们别再找我们麻烦,也相信这应该是你们外曾祖母和国公府最后的底线。”繁空转头望向一直静静观察她的卫闲诺,等待着这位殿试状元的反应:“事情解决后,我们就搬离国公府,过我们自己的日子,闲诺,你觉得如何?”

    卫闲诺想了想:“娘说得对,贤妃她们此刻不会和外曾祖母、国公爷翻脸。”但是调包的事情在贤妃等人眼中始终是个隐患,早晚要处理,对他而言,早点解决比晚解决好。

    这时,卫天曦突然发问:“娘,您有没有想过再嫁人?”

    “没想过。”繁空不假思索地回答。

    “真的?”卫天曦十分担心,“娘,我不想再多个弟弟或妹妹。”

    繁空正想笑小儿子想太多,忽然意识到不能把话说绝,万一,万一真的有个待她非常好的男人出现呢?自己真是多虑了。

    繁空停顿了几秒,察觉到两道来自儿子锐利的目光。

    就在气氛变得微妙时,一名丫鬟在外通报:“闲诺娘,大夫人请您过去。”

    繁空急忙站起:“知道了。”匆忙离去。

    关于结婚这档子事,繁空在过去也曾心怀期待,就算往最坏处想,男人并非不可或缺,但她仍旧渴望体验一番婚姻生活和成为母亲的感觉,大不了不成就当是一次试错罢了。

    谁曾想,一眨眼她就从二十五岁跃至三十五岁,还添了三个儿子,外加一个孙女,真是可笑,青春的门槛还没跨稳呢,转眼间就成了奶奶。对此,她也只能无奈接受,别无他选。

    此刻,雪下得更猛烈了。

    主院里,平日总窝在屋里的大夫人虞氏,破天荒地站在走廊赏雪。

    瞧见虞氏那难掩心思的神色,繁空心中已有数,估摸着秦老夫人刚跟她提过的事,国公爷也紧随其后告诉了虞氏。

    回想起秦老夫人那句“彦芝素来识大体,近来你们相处融洽,她应不至于为难你”,繁空不禁觉得好笑,这世上哪有女人愿意丈夫另娶呢。

    繁空轻声上前唤道:“大夫人。”

    虞氏望向繁空的眼神,已不再像往常那般含笑亲切,而是多了几分讥讽与轻蔑。正当她欲开口之际,

    繁空笑道:“大夫人,这些日子承蒙关照,不久后,我们母子三人打算搬离国公府。”

    虞氏略显愕然:“搬,搬离国公府?”

    “是的。”繁空故作遗憾地说:“外祖母已告诉我国公爷的决定,我没想到自己的出现竟给外祖母和国公府带来如此困扰,所以我提出,只要伯爵夫人和贤妃在长辈面前承诺不加害我们母子,我便当作一切未发生,带着孩子离开国公府,平静生活。”

    虞氏怎能不懂繁空的弦外之音,本备好一堆尖酸刻薄之词,却未料到繁空压根没那心思,不由自嘲太过小人。

    “你当真这么决定了?”

    繁空点头确认。

    虞氏心底对这个出身寒门的寡妇竟能舍弃如此良机半信半疑,但望着繁空那双纯净坦诚的黑眸,竟不由得信了。

    正尴尬间,翠玲自外廊走来:“大夫人,二公子回来了。”

    殷淮归来了吗?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对繁空而言,殷淮所持何证已与她无关。于是告别大夫人,她返回了“毓秀园”。

    得知两个儿子外出,小儿子去了店铺,大儿子则在朋友家,今日午膳二人都不回家。

    繁空猜测这位朋友应该是斐大哥无疑。

    此番秦老夫人应已向国公爷提及了她的要求。

    这一场认亲最大的好处,是让事情变得清晰,若非路氏起初的算计,贸然来到越城,繁空真不敢想象她和儿子们会有怎样的下场。

    繁空着手准备起火锅底料的食材,给“醉霄楼”的底料总是供不应求,这半月单靠卖底料就有数百两进账,听说因为她的秘制底料,“醉霄楼”生意火爆,天天排长龙。

    繁空盘算着离了国公府后租个小作坊,专心生产火锅底料,创立个品牌,那时小儿子的特产店也就无需再开了。

    一家人靠制作火锅底料也能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