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和江河二人齐齐惊呼,随后反正小心翼翼的把奖章从盒子里拿出来仔细端详,忍不住问道:“臭小子,这是真的假的,你不会是为了哄我开心随便买的吧?”
“爹,看您说的,我就算在胡闹也不至于这么缺心眼吧,您在好好看看,上面可是有专门的钢印,谁敢仿制这玩意?”
“老方你快看,确实有钢印,是真的三等功。”
“哈哈哈,好,三等功好。”
熟悉军旅的方正仰头哈哈大笑,每一声都是发自内心。
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合他胃口,一直以来方亭序没有去当兵就是个遗憾,现在这枚奖章终于弥补心中这份遗憾。
“臭小子,你当兵了?”
“没有。”
“那人家上级为什么给你发奖章,赶紧跟我说说。”
“爹,您就别问了,大体内容就是我配合有关部门抓了几个小毛贼,给国家赚了点钱,剩下的就算您是我亲爹都不能说,对了这还有您的两封信。”
“给我的?”
方正恋恋不舍的把奖章交给江河,好奇地拿过信封放在阳光处查看。
当看到第一个信封上写着“赵娟”二字时,方正反应迅速捂住,警惕地抬头张望,确认媳妇杜慧兰不在家后直接给了方亭序一电炮。
“臭小子你脑袋被驴踢了是不是,赵娟给我的信你拿回来干什么,这要是让你娘知道,咱们这年还过不过了?你嫌你爹我的晚年生活过得太轻快了是吗?”
方亭序委屈的揉了揉胳膊哭笑不得:“爹,这话您别问我啊,是赵娟阿姨非要我带回来,说是要跟您多沟通,聊聊过去,我对天发誓,这封信我绝对没打开,您留着慢慢看吧,到时候记得写封信让我带回去。”
作为好兄弟方正此时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凑过来嬉笑道:“老方,你就看看呗,说不定是人家赵娟对你旧情复燃呢。”
“滚犊子,都一把年纪了还不正经,老子我现在连孙子孙女都有了,哪有心思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说着,直接把信丢给方亭序。
“带回去吧,告诉赵娟,我跟他没什么可沟通的,有些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再纠结也没意思。”
说着拿起另一封信,看着上面的落款自言自语。
“李强,这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啊。”
等看完这才笑出声。
“原来是小强子啊,这家伙还活着呢……这封信可以回。”
趁着方正一笔一划给曾经的战友回信,方亭序起身骑上二八大杠,叫上在家烤火的老赵叔,二人慢悠悠来到香菇酱厂。
和去年相比。
香菇酱厂的规模有所扩大,新增了两个厂房,大门口也比之前气派不少,还未等靠近便听到里面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老赵叔,厂子做的不错啊,现在我们有多少人?”
“嘿嘿,你猜猜看。”
“您还跟我卖关子,我猜大概有三百多人吧。”
“不止。”老赵叔叼着香烟笑道:“算上管理层,咱们厂现在总共有420个人,现在这厂子可了不得,十里八乡的老爷们老娘们都抢着要进来上班,那叫一个积极,去年有几个小偷进厂偷东西,我一嗓子直接吼来80多号人,满山抓那几个兔崽子,最后差点把他们喂狗!”
“老赵,又来视察工作啊。”
正说着,门口老大爷笑呵呵走过来把门打开,看到方亭序笑道。
“呦,这小伙子挺精神,也要来咱们厂上班啊。”
“上个屁啊,你眉毛底下那两窟窿眼是留着出气用的,在仔细看看。”
方亭序笑着递过一包烟:“王大爷,不认识我了?”
“呦,是亭序,啊不对,是方总啊,你不是在外面上大学吗?什么时候回来了?”
“王大爷,您还是叫我亭序吧,小时候我可没少偷你们家西瓜。”
“这话说的,几个西瓜才能值几个钱,我要是早知道你这么有出息,瓜田都直接白送你,随便吃。”
“我说老王你真是糊涂,方总回来了怎么才开个侧门,赶紧把大门打开,给老赵老刘老钱他们打电话,都出来迎接,方总要视察工作。”
随着电话打出去,香菇酱厂的几个中层领导都一窝蜂的涌到门口。
都是老熟人,方亭序笑着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一群人就这么坐在台阶上随意聊天。
“各位,工厂今年干的不错,具体数据我也都提前收到了,今年除了照常的工资奖金外,每人发一头猪,王会计,你去把这项工作落实一下。”
“好嘞,我马上去联系县里面的养猪场,这下能让他们也过个好年。”
“老赵叔,自从秋姐跟我去了燕京,这个厂就一直都没个厂长,要不你来试试?”
老赵叔是厂里的老人,董映秋在的时候就一直跟随其左右学习,工作经验丰富,上次安排了个齐展鹏准备培养他来接替厂长位置,没想到这家伙吃里扒外。
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主,厂不可一日无厂长。
也是时候安排个领头人。
被问到的老赵叔先是一怔,紧接着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不是当厂长那块料,再说我现在干的也挺好,谁爱当谁当,反正我不当。”
方亭序又询问了其他人,没想到其他人也都是连连摆手。
弄得方亭序着实有些无语。
谁能想到。
厂长这个位置还会被空下。
“要我说啊,亭序你就干脆找个年轻人来当厂长。”老赵叔建议:“我们这些人都老了,干不动了,尤其是跟不上时代发展,再过几年也都是该退休的时候了,还是得让年轻人来执掌局面。”
“这话说的对,当厂长累死累活的,我们可没精力。”
“就这么管几个车间还行,当厂长还是算了吧。”
“现在工资挣得也不少,我们不缺钱。”
“应该让年轻人来接班。”
听着他们几乎一致的看法,方亭序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在思维方式中陷入一定误区。
对啊。
随着这些大叔们的年纪越来越大,自己总不能要求他们六七十岁还一直上班,总会有退休的时候,真到了那一天,如果没有合适的接班人,那工厂运转自然会影响。
“我看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