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望余雪 > 第七十九章 头颅
    内阁拟旨的效率很高,第二日清晨,薛成益与薛延坐在摇摇晃晃的囚车中,自宫中向御街拉去。

    再怎么据理力争,也抵不过实打实的监国之权,如今令和帝精力不济,压抑多年的祁旭终于在长兄过世,三弟谋逆的情形之下扬眉吐气了一把。

    崔锦之越是木秀于林,祁旭就越高兴——只要找出了丞相的错处,祁宥与那个位置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

    囚车一路向前,四周紧紧围绕着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他们对于薛怀忠谋逆一事不以为意,认为很快便能平定下去,于是群情激奋地随着囚车的方向行进高呼:“杀逆贼,平天下!杀逆贼,平天下!”

    到了御街,薛成益和薛延两爷孙被几个官兵从牢笼中扯出来,困在两个木桩之上,无数菜叶鸡蛋狠狠地砸在他们二人的身上,有百姓忍不住唾了一口:“呸!好个贪官,败坏科举不说,还敢谋逆篡位,杀得好!”

    薛成益闭了闭眼,在廷尉府中关了半月多,虽没人对他用重刑,但听到儿子薛怀忠拥立祁邵为王,剑指京城时,那口心气已然散了。

    起兵夺位,尚在京城的老父和儿子是什么下场,还用想吗?

    他穿着褪色宽大的囚衣,瘦骨嶙峋的身子在末春时节忍不住发抖,浑浊而暗淡的眼睛扫过四周或兴奋、或狰狞的脸,嗫嚅着双唇,最终还是认命的闭上了眼睛。

    百年薛氏,终究还是断在了他的手上。

    这些年,他太过得意忘形,放任族中子弟依仗权势欺凌弱小,卫国公和祁旭韬光养晦,丞相初出茅庐,薛氏一枝独秀,自然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旁的薛延他看着眼前的刽子手抚摸着雪亮泛冷的斧头,已然吓得瑟瑟发抖,整个人都快要痴呆了。

    那满脸横肉的壮汉狞笑着瞥了一眼吓得快尿裤子的薛延,只听行刑官将木牌重重地扔掷在沙地上,他交换着左右手吐了两口唾沫,又握紧双手,高高举起大斧,冲着薛延的腰间砍去——

    刀斧入肉的钝痛之声响起,围观的百姓兴奋着高呼,纷纷鼓起掌来。

    哪知这一斧头下去并未将薛延砍死,他发出一声凄厉的痛呼声,让人群中再次爆发出欢呼。

    那刽子手冷笑一声,又重重地落下一斧,薛延被砍为两段,上半身滚落至沙地,手指下意识地颤动,口中还能低低地惨叫着,直至彻底没了气息。

    那高高溅起的血液噗嗤一声洒到了薛成益的脸上,他紧闭着双眼,滑下一滴浑浊的泪。

    刽子手又如法炮制地腰斩薛成益,他上半身同薛延一样,仰倒在沙地之上,口中却紧咬牙关,倔强地不肯发出一声惨叫。

    他双目瞠大,至死也不肯闭上。

    刑台后秉笔太监孙兴安吊着尖锐的嗓音道:“来人呐,把这个逆贼的头颅给咱家割下来!送到隐阳城给他们看看,想祸乱天下的,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那刽子手连忙谄媚地点点头,一脚踩上薛成益的胸膛,狠狠地从脖颈处劈开,那头颅顺势滚落开,鲜血如注般倾洒,将沙地晕成一片暗色。

    人群中又传出阵阵叫好之声。

    不远处的陈元思惨白着脸色,终于还是扛不住地转身呕吐起来,胃里的酸水不住地翻江倒海,他吐了好半天,才终于勉强止住。

    崔锦之神色平静,只是眼眸中似有复杂涌动。

    死不瞑目的头颅被红布包好,放进了木盒之中,行刑官接过,恭恭敬敬地交给了孙兴安。

    他盯着怀中的盒子冷哼一声,抬脚朝外走去,人群自动向两边散开,为孙兴安让出一条道来。

    只有崔锦之没有动弹分毫。

    她轻掀眼皮,眸色冰冷地注视着孙兴安,纵然模样看着温和,却流露着让人心生惧意的威仪。

    孙兴安缓慢地靠近崔锦之,轻笑了一声:“丞相大人,今日竟然有兴趣来看薛贼受刑,好雅兴啊。”

    丞相表情依旧淡然,仿佛没听到般,漠然地觑了一眼他。

    孙兴安被这打量的眼神激得怒意上窜,却还是强压住,冷笑一声:“咱家还得忙着回宫复命呢,待景王殿下过了目,咱家还得前往隐阳城监军呢。”

    “监、军。”崔锦之目光更加冰冷,连唇畔都带上冷峭的讥意,“景王殿下还任命了孙公公为监军?”

    “是呀。”孙兴安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薛氏辅佐陛下多年,还能做出谋逆之事。若是...”

    他压低声音,状似为难地说:“这四殿下的手中还有两千将士呢,若他也起了哗变之心,崔大人,你说这可怎么是好呢?”

    本以为崔锦之会勃然变色,可他到底还是低估了常年宦海沉浮的丞相大人,只见她微微一笑:“景王殿下忧虑得是。”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将孙兴安的阴阳怪气转为景王对将士们的忌惮,孙兴安自知说错了话,带着满腔怒气看了眼崔锦之,转身就上了马车。

    人群又渐渐动了起来,如今薛贼已除,自然没什么可看的了,便都散去了。

    陈元思低声道:“崔相,我们回宫吧。”

    二人上了马车,崔锦之执起一旁的紫砂壶,到了一杯清茶,递给陈元思让他漱漱口。

    元思轻抿了一口茶,冲淡口中的酸意,才苦笑了一声:“幸好霍晁随殿下去前线了,若今日瞧见我这副模样,不知道又要嘲笑我几年了。”

    心头淡淡的愁云被他的轻嘲拂开,崔锦之道:“你在廷尉府中还未见过这样的场面吗?”

    “唔...确实没怎么见过,廷尉府有专人负责刑讯,不过......”

    他微微一顿:“崔相还不知道,昨夜圣旨传到廷尉府,吓得薛延直接瘫软在地,可薛成益倒没什么反应,只说了要见丞相一面。”

    “见我?”崔锦之撩起车帘,看着京城街头上热闹非凡,如往常般烟火气息浓重的景象,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并非讥讽,甚至还含了点悲哀的意味。

    “薛成益知道,萧家不会放过杀他的机会。他唯一的出路,只在我的手中,可惜...萧家算准了民心之向,若强行留下薛成益的性命,只怕是我们也会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帽子了。”

    “是。所以昨夜我按下了这个消息,景王若是知道了薛成益要求与您见一面,必会让朝中党羽趁机攻讦。”

    指尖抚上温润的茶盏,她苦笑着摇头:“陛下重病不起,监国的权力尽数交予景王,若我当日......”

    若她当日没有顶撞令和帝,不让他瞧出来自己对祁宥的心疼之意,如今的局面,会不会让她和祁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可是令和帝冰冷审视的目光仿佛仍在眼前,想到祁宥从受尽欺辱,敏感多疑的小少年,到如今身穿银铠,脚踏四方的男子,崔锦之怎么也无法开口附和那些带着恶意揣度的话语。

    有些无可奈何地在心底轻笑,在官场浸淫多年,不是早就练出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吗?

    为什么到了这样的关头,却怎么也没办法骗出口了呢?

    不知不觉中茶杯微微倾斜,溢出的茶水惊醒了沉思着的崔锦之,陈元思也掏出锦帕擦干净水渍,忍不住劝道:“算起来崔相从科举开始,就日日歇在政事堂,不如找个时间回府好好休息一日。这样下去,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啊。”

    崔锦之摆了摆手,指尖抚上额角,叹了口气:“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卫国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不好,他们的动作也会越来越大,如今往隐阳派去了孙兴安作监军,不知还要作出什么乱子。”

    元思的面上也不由得泛出冷意,“这个孙兴安,向来是贪财好货之辈,派此人监军,殿下那边必然会受到牵制...隐阳还未平叛,沦陷的两州也没能收复,南诏铁骑还在西南蠢蠢欲动,而景王党羽之人,竟然还想着如何争权夺位。”

    一向尽力学着丞相淡然之气的少年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头疼得更加厉害,崔锦之捏了捏鼻骨,也想到了沉寂多年的蛮族,“传信给殿下,借他手上军前自主之权通知穆临将军,调动一部分东南驻军向西出发,震慑南诏。”

    -

    祁宥已率领将士们行军两日,在冀州外整军休憩。

    通州大营副都尉之一周季同是此次护送辎重的副将,他随着祁宥亲点了一遍粮食草料还有武器,刚要开口说话,突然见不远处有一行人马快速向他们行来——

    “整队!”周季同一声暴喝,原本坐在地面休息的将士们反应极快地站起身来,只听唰唰几声,诸位将士整齐划一地拔出泛着冷意的刀刃来,神色严肃地盯着来人。

    祁宥看着那队人马最前方猎猎作响的大红旌旗,微微眯起那双凤目,似有暗云涌动。

    最前方驾车的马夫看见了寒气森森的兵刃,忍不住大吃一惊,拼命了勒紧缰绳,那马嘶鸣一声,高高扬起前蹄,将车身晃得一阵歪斜。

    他惊魂未定地停下马车,就听见车内传出一道尖利的嗓音:“作死啊!把咱家这身老骨头晃散了拿你是问!”

    孙兴安铁青着脸色,骂骂咧咧地冲车内钻出来,却在看到眼前黑压压的将士们瞬间如同掐住脖颈的鸡,噤声了。

    他定了定心神,冷哼一声为自己壮壮胆子,抱着盒子下了车,皮笑肉不笑道:“咱家是新任的监军,见过楚王殿下了。”

    祁宥低垂眼帘,漠然地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孙兴安,才缓缓抬高手臂。

    身后的将士们齐刷刷地将手中的利刃收回刀鞘中去,看得孙兴安暗暗吃惊——这才离京两日,这位楚王便能将通州大营的兵卒训练得如同自己的私兵,当真可怕。

    他不着痕迹地扫视过众人,心里盘算着向京城报信的事,手中将那木盒递了过去,不怀好意地笑了笑:“这是京城赐下来的,殿下还不快打开看看。”

    祁宥随意扫视了一眼那木盒,伸手打开,见里面赫然躺列着一个血迹斑斑,死不瞑目的头颅。

    周季同小声地倒吸了一口气:“娘咧,你管这叫赏赐?”

    那宦官本想看到祁宥惊惧的模样,却没成想他的薄唇竟还轻轻扬起一抹浅笑,“原来是逆贼的头颅,多谢公公不辞辛苦地送来。”

    他转身面向将士们,高声道:“此乃奸佞薛成益的头颅,陛下特将他送往隐阳,望诸位,铲除奸贼,以清王道!”

    “铲除奸贼,以清王道!”军士们群情激动,如雷齐声振臂高喊,一时间军心大振。

    孙兴安却忍不住白了脸色,不是说...楚王听见要将人头挂在隐阳城外必然会拒绝吗?

    不是说什么怕激怒逆贼,拒不肯受命吗?

    这四皇子祁宥...怎么和他的老师完全不是一个样啊?

    那年轻男子转过身来,俊美的面庞上挂着温和的笑意:“今夜驻扎在此,公公百里奔波,不如入帐休整吧。”

    话音刚落,两个将士便沉默着出列,不由分说地架着孙兴安往营帐中走去,“诶!...你们...”

    待在原地的祁宥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木盒中脑袋,竟然还伸出手抓住头发提了出来,那头颅在手中滴溜溜地转了个圈,瞪大双眼,像含着多少怨气似的。

    周季同无声地张大嘴巴,从心底敬佩起了眼前这位楚王殿下。霍晁这么些年都被祁宥“历练”出来了,面不改色地看了眼那头颅,开口道:“不过才两千将士,竟然还要派监军,景王殿下莫不是在防贼?”

    少年颇为愉悦地将薛成益的脑袋“咚”地一声丢回木盒里,心里想着祁旭的手段真是如孩童一般幼稚,莫说是薛成益,就是祁旭的脑袋他也是提过的,还能被这东西吓到?

    面上却从容不迫地微微一笑:“哪里是想要监军呢,只怕是盼着搅浑这滩水,让我们死在隐阳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