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紧紧围坐在陈书记周围,眼神中充满疑惑与担忧,仿佛在等待一个决定命运的答案。

    陈书记坦诚解释,声音沉稳有力:“我是来带领大家发展生产,引导大家走向富裕的,没有评判前面领导对错的意图,更不会阻止任何生产经营形式。”

    但百姓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他们看着陈书记的眼神里,依然有着担忧和不信任。

    一时间,河汊公社四处都能听到大小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议论:“余书记可能不会再回来了,让他去学习,就是要把他调走,陈书记肯定会取而代之。”

    连陈书记本人也这般认为,在工作中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取而代之的态势。

    余登科书记学习期间,公社机关不少工作人员,包括党委、革委两套班子里的成员,在上级对大包干问题调查过程中,有些人的表现令人失望。

    他们不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把经集体讨论研究的问题说成是余一人武断而定,把群众自发自愿的行为,歪曲为是余书记通过开会、培训、学习诱导而致。

    在党委、革委领导班子成员中,有两三个人公开站出来违背事实指责余登科书记是诱导河汊全面推行大包干的魁首。

    他们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内心充满嫉妒和私利。他们觉得余书记平时太强势,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如今有了机会,便想把他彻底打倒。

    革委会副主任中,有一位我一直敬重的老领导皖主任。自我来到河汊工作,他就如长辈关爱孩子般关心我的成长进步。他睿智过人,然而,我却听说他在调查组面前指责余书记,称余书记的很多做法是在诱导群众,为推崇自己的观点意图。

    得知此事,我的内心瞬间被愤怒与疑惑填满。那是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我径直找到皖主任,在公社大院的老榆树下。此时的我,眉头紧皱,质问脱口而出:“皖主任,我自到河汊工作以来,一直敬重您,敬佩您为人正直正派,视您为长辈。我真不明白,这实行大包干的形式,至今无人能判定对错。按现在中央的精神和发展趋势看,这种形式应是正确的,也符合文件精神。那为何您和其他几位老同志这次都不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呢?怎能把事情发展过程都推到余登科书记一人身上?余书记有决定权没错,可他推行大包干时,并非采取武断强硬手段强求推广,而是循序渐进推进啊。

    我觉得大包干有功不是余书记一人之功,有过也不应他一人承担。只有这样才是实事求是,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皖主任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愣,仿佛被我的质问惊到。随后,他一脸认真严肃地说道:“小甄啊,你这孩子真是不错,见解很正确。调查组要是找你了解情况,你就该像现在这样说。可不能像我们这几个老家伙一样,违背观事实,把责任都推给余登科。我们这么做,一方面确实是想发泄对余登科的不满。你也知道,余登科年轻气盛,能力强,水平高,平时工作中不把我们几个老家伙放在眼里。这次他还想竞选副县长呢,我们可不想让他有这个机会。我这把老骨头,明年体制改革就退下来了,也没什么可在乎的。但你不一样啊,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调查组找你了解情况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大胆亮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你得记住,调查组,尤其是考察组成员,在让你反映被调查考察对象的情况时,其实同时也在对你进行调查考察呢,这个你可千万要记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