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离谱!我开局就被天幕盘点了?! > 第20章 为了她自己,做了这个选择
    头顶是正在播放未来武二世的功绩的天幕,高台下是正目光灼灼望着武长意的亲兵、这一批人,大概是除却她自己以及她阿娘姐姐这样的血亲外,最为惊喜和盼望她坐上皇位的了吧。

    虽然说白眼狼无法避免,但大多数还是懂的什么是感恩的、特别于他们这些孤儿而言,吃饱穿暖甚至有学有用还有闲钱,这与仙界也差不了什么了,可能也就平常锻炼苦了点累了点,农活也是干,还得吃不饱肚子去干嘞。

    其实最开始有四百多人,有一部分人在学了些手艺后选择了离去,有一部分人是探子或者后面选择了背叛。

    一些不愿离去又稍显平庸的,多是被塞进了经商的队伍,哪怕胆小或者武功不强,至少能算账,能混个人数,也算是自食其力了、这一部分人今天其实没能来,也没被正式编进二十八星宿里、亲兵和其他手下,还是不太一样的。

    而站在高台下的这二百八十人里,佼佼者也不过十来个,七人留在武长意身边当近卫,另三人分别负责主管情报、经商以及日常训练。

    这每一样,要武长意自己来说,不是为了登基做准备,怕就是为了谋反做准备了吧。

    如今是不足三百的亲兵,谁知道以后会是多少嘞?野心这东西,实在难说。

    ……

    说了这么多太子时期的武二在军事上的功绩,总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太子时期的武二,在政事与民生上毫无建树一般——可这怎么可能呢?

    若太子时期的武二真就只是个会蒙头打仗的武将,那些如狼似虎的老李唐臣子,怎么会放过她呢?怕是早就狠狠弹劾她了吧!

    别不信,武皇时期,还真就有人以‘太子骄横无端,疏懒浪荡,不理朝事’为由,批判武二甚至要求废太子的,在一些人看来,哪怕是太子是必须要完美无缺,哪怕有点自己的小脾气也不行,忙着打仗也不行,和后院人亲近一下也不行、这个咱后面讲哈,太子时期的武二虽未立正夫,但美人可不少嘞!

    反正他们就死死盯着太子一举一动,稍有不对甚至是稍有不符合他们自己以为的某些规矩,便各种弹劾的奏折如雪花般飞上武皇的桌子。

    当然,这些奏折武皇素来是不理会的,甚至还是秋后算账。

    但咱武二可忍不了这委屈。

    以前有时候她在外打仗,忙不过来,没法亲自来收拾这群嘴碎的臣子,她就积攒着,等到回朝述职时,她就一鼓作气的上书一堆弹劾他们的奏折、与武二的那些小毛病相比,这些弹劾武二的臣子犯的可是罪,有的还是死罪嘞!

    就例如一位姓李的官员,他就在武二和突厥打仗的时候,悄然收了来自突厥的礼物,在后方试图阻碍粮草,虽然阻碍无果,但还是被武二查到了!

    这下,妥妥的死罪!

    还有什么纵容族人害人啊,贪污啊,不养亲娘啊……大的就是通敌,最小的也是些值得人唾骂的,一本本奏折下来,可以说是让许多人胆寒心颤,后背发凉了。

    特别是这样的场景就和有周期性的发生着,武二早期出去打仗,他们就弹劾她,她回来反弹劾他们,后面他们还弹劾她,她就继续回来反弹劾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朝堂可以说是被清洗了好几次。

    所以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也是武皇和太子的阳谋,故意偶尔露出一点对太子的忌惮,然后引人弹劾太子,最后由太子反弹劾,清洗官位。

    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哈哈哈哈,在高宗和武后身上,也发生过嘞!

    “诸位,可知吾今日来此,是为何事?”

    安静一瞬后,有人先高声呼喊道:

    “太子!太子!太子!”

    随后,似有无数人的声响一道喊起,震若雷动。

    武长意抬手按了按,示意他们安静,随后朗声继续说道:“狼子在侧,诸位可愿随孤,奋战为国!封荫后代!”

    从大说是为国,从小了说是为自己为后代,也算是武长意这些年来,融会贯通的在古代拉拢人的法子之一了。

    “战!战!战!”

    更多人举起手,朝着正在滔滔不绝的天幕举起拳头,奋力嘶吼着、哪怕有人会忧心天幕所言真假,可此情此景,谁能不被这份激情感染,同僚、上司同站同喊,名望、功绩似乎也触手可得,未来是肉眼可见的美好。

    从前颠沛流离时,他们只想着能不饿死,如今吃饱穿暖后,他们又开始朝着更伟大的未来前行,哪怕此行或是一去不复返。

    可士为知己死,庶民亦可为一饭之恩而赴汤蹈火。

    武长意面上露出几分动容,她甚至不经意间偏过头擦了擦眼角,而后朝着一众人深深一拜、拜他们的信任,拜他们的跟随,也拜他们的无畏。

    战争不是玩乐,是注定会有死亡会有牺牲的地方。

    武长意并不否认她也怕死,可是,怕就有用吗?

    她认为无用。

    她只是在权衡利弊下,为了她自己,做了这个选择,只是这个选择风险很大罢了。

    ……

    武皇虽然对一些武将下手有些狠,但对女儿还是爱的。每次都会派心腹去送粮草,就怕有狼子野心的人想在粮草后勤的事情上动手,而太平,算是送粮草次数最多的那位了,主打一个姐妹情深加上地位高还在初期很闲、公主送粮似有几分不伦不类,但在更多人看来,是皇室爱护百姓的体现嘞。

    这里就得说到武周时期兴起的刊报了。

    不过!进度条告急啦!

    报刊以及太子时期的武二在政事民生上的更多功绩,咱们就留到下期视频再讲啦!

    宝子们还有什么想看的,可以在评论区和弹幕区留言哦,下期视频我们不见不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