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离谱!我开局就被天幕盘点了?! > 第6章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反对呢?
    不过,虽然咱们前面说,在武皇初登基时,武二就在朝堂上地位不低,但实际上,武皇最初确立武二太子身份时,依旧有受到很多阻碍——哪怕武二已立功许多次,又为民生出谋划策,半点不输于那些个所谓老臣子,除却所谓资历与年份外,她完全是一位十分优秀且完美全能的臣子,文成武就,无一不行。

    也因此,在还没有确立所谓太子身份时,武二也被不少臣子夸赞:有太宗之能。

    唐太宗在大唐是个什么地位,可想而知,而被如此夸赞的武二,却因为女子身份,还是被排挤以及抗拒。

    哪怕是狄公,在早期也抗拒过武二为太子一事,哪怕在此之前,他与武二也是忘年交。于是便有了武二在历史上的这一问:

    吾逊于何?

    是啊,武二差在哪里呢?身份血统,能力手段,甚至遍交好友、人人夸赞的随和好相处,她半点不差!

    倘若,换做是男子,怕是早被那些个老李唐的臣子,拼着脑袋也要让武皇立她当太子吧,可惜、咱们武二就是女子,偏生就是女子,还样样不输,还就创下盛世,惠及万万代!

    三五事不否认那些男帝的成就与功绩,可武二亦毫不逊色!

    就像是故意捣乱一样,在那顶着一众同盟视线而勇敢站出来的臣子,都还没说完话,天幕便絮叨了这么一堆,直直便啪啪打向一众人的脸。

    特别是刚才说话那个,名叫李令问,年纪还不算特别大,刚入官场多久,本就是凭着一腔热血,不顾一切的冲了上来。如今武皇未言,他讪讪立在原地,望了眼脸色也不怎么好的李昭德、李昭德是他爷爷的弟弟的大儿子,也就是他的堂大伯。

    他们一家子都算是死忠的李唐人,虽然当前要忍气吞声的屈服于武皇,可他一直认为,他们这只是权宜之策,这只是养精蓄锐,只待时机成熟,便一定可以还朝李唐!

    可是——

    大概是年轻人太过鲁莽,思想却也不会太过顽固,被天幕这样一说,李令问的思考也有些转了个弯、对啊,他们的目的不是还朝李唐吗?那么,武长意,天幕说的那个武二,不也是高宗血脉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反对呢?甚至,依着天幕所说,长意公主、长意太子的能力手段都很强啊,有太宗之能嘞!

    被堂大伯眼神示意后,便立刻冲了出来的李令问心中闪过几丝迷茫。

    李昭德瞥见那堂侄子还稍显稚嫩的、不能够完全遮掩自己心里情绪起伏的模样,便知道他一时被天上那东西迷了心智。

    天真!

    只凭武二未来不曾还朝李唐,那么,她便绝不正统!加之她偏袒武则天,便注定是敌人……而对待敌人,便万不可被她那方的思路牵扯走,还需把未成长起来的敌人,困死在最初才行……

    李昭德年纪已经蛮大的了,六十来岁,还曾在太宗手下当过官,对正统李唐,有着绝对的执念。因而对所谓武周,痛恨万分,是恨不得当面怒骂、可他到底年纪在那里,经历的足够多,不在似年轻时鲁莽冲动,所以,在他看来,与其冲动骂一回,倒不如隐忍下来,待日后直接掀翻武周,还朝李唐。

    哪怕……哪怕,哪怕!

    哪怕天上那东西,说武二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有能力,单她偏袒武则天那一点,在李昭德这边,便已经是死罪,倒是显得她是女子这一点,颇为不重要了。

    说来好笑,倒是李昭德这样的老顽固,对于所谓女子身份,看得没那么重,比起那些二三十来岁的臣子而言,李昭德最在意的是武二的立场、换句话说,李昭德苦中作乐般想着:若武二上位,能还朝李唐,他怕是还真能大力支持武二嘞。

    当然,这也是个玩笑话,毕竟大家都知道,武二不可能抛弃武则天,就像他们不会放弃李唐一样。

    武则天心中也有一番思量。

    单论母亲身份,她自然骄傲于女儿的成长与强大,可骄傲之余,也有一些很难避免的担忧,怕孩子在成长途中遇到太多苦太多痛,又怕孩子给自己太多压力……

    而若以皇帝的视角来看、虽然说武则天也算是个新手皇帝,但这不是她第一天摆弄朝政,也不是她第一天当掌权者,所以,武则天用皇帝的视角看待她的这位女儿时,心中有期望、期望她能成为她得力的武器,为她披荆斩棘,荡平一切敌对,也有一点审视和估量,审视她最终的位置,估量她真正的能力与目的。

    但总的来说,是好的情绪偏多,并没有一些臣子所期望的那种猜忌与嫉妒。

    毕竟,在一部分人来看,天幕这样夸赞武二,而少有提及武则天,这也是一种暗示,暗示武则天或许政绩不足、这种想法在不少人看来,可是十分有理有据的。

    那么武则天如何看待呢?

    如何看待?她选择坐着看。

    她,猜忌她女儿?嫉妒她女儿?猜忌、嫉妒那个她千辛万苦生下来,然后一点点费劲苦心养大,贴心、理解她并且坚定站在她这边的女儿?

    “臣以为,如今长意公主尚未入仕,亦未入伍,既无功名,也无政绩,若草草立储,怕是难以平天下人之议论。”

    倒是来了个思维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