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各处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清颜让心涟准备好了发给三家店铺和绣坊众人的封红,带着愈发喜欢粘着她的瑾瑜出府了。
应了瑾瑜的建议,清颜先去了绣坊。
心涟将分好的封红交给了绿绮和春香的大哥,两人抱着装有封红的匣子笑逐颜开。
清颜看到他们开心,心里也跟着高兴:“大家伙忙活了一年,过年的时候好好放松放松,替我跟他们拜个早年。”
“使不得使不得,”春香的大哥连忙道,“东家您贵为侯府世子妃,怎么能给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拜年,应该是我们给东家拜年。”
他将匣子放到一旁的桌子上,恭恭敬敬地向清颜行礼:“我不太会说话,就祝东家来年顺风顺水,无灾无难。”
绿绮也随他一起行礼:“我也要祝东家新的一年里福泰安康,事事如意。”
清颜一左一右将他们扶起来:“快请起,你们的心意我收到了,大家一起做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们为我办事,我付你们工钱是应该的,这些都是奖励你们这一年来为绣坊付出的辛劳。”
春香的大哥露出憨厚的笑:“能跟着东家做事,我们很知足,您不知道外头的人有多羡慕我们,自从来了绣坊,这里的人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一家老小都念着您的大恩呢。”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清颜听了他的话,心里暖洋洋的。
她一开始做生意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赚点安身立命的银子,没想太多。可如今知道有那么多的人和家庭,因为她,生活变得更好,她突然觉得这比自己赚钱更让给她欣喜。
一想到她身后是几百个家庭,他们赚了银子可以吃饱穿暖,甚至可以让孩子们上学堂,她就感觉身上加了重担,让她有压力也有更多的动力。
从今往后,她做生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们。
清颜正色道:“请两位转告大家,以后我们继续齐心协力,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绿绮和春香的大哥动容地连连点头。
跟在一旁的瑾瑜也感触颇深,差点忘了她的正事。
最后还是清颜提醒道:“瑾瑜你不是还有东西要交给他们。”
瑾瑜这才如梦初醒,拿出仔细收着的图样。她这段时间学有所成,在嫂嫂的指导下完成了三幅图样,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它们做成样衣,在出嫁前或许还能见到有人穿上它。
清颜帮她递到绿绮手上:“这是姑娘画的图样,来年开工后你们做好样衣,连同之前让你们做的新一季的春装,一起送到云霓阁去。”
她在陪瑾瑜的时候也没闲着,把春装的图样都画完了,京都这边有春香和瑾瑜帮着,她省心了不少,可以少画几张,她便把岷州那边需要的也一道画了,昨日刚完成就让人给君凝送了出去。
绿绮点头应下,展开一看,惊讶道:“姑娘真是才气过人,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图样,您放心,我们一定将它仔细做出来。”
瑾瑜被夸得不好意:“那就拜托你们了。”
“姑娘哪里话,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绿绮将图样收好。
从绣坊出来,清颜和心满意足的瑾瑜又去了云霓阁和心意食斋,同样将封红交给了尹掌柜和朱掌柜。
等她们来到心意酒楼时,已经是午后了,瑾瑜摸着扁扁的肚子表示要进去大吃一顿。
清颜好笑道:“行,陪我出来了这么久,辛苦你了,进去随便点。”
“那我们快走。”瑾瑜急切地拉着她往里走。
店里的人还剩下寥寥几桌了,伙计们正在收拾刚离开的人用过的桌子。
王掌柜则在柜台认真记着账,等到她们走近了,他才惊觉。
“东家您来了。”他从柜台里转出来,笑容满面地拱手道。
清颜示意心涟将装有封红的匣子给他:“这里是给王掌柜和酒楼里各位的封红,上面都有名字,就由你转交给他们吧,让大家欢欢喜喜地回去过年。”
王掌柜捧着沉甸甸的匣子,惊喜道:“小的们谢过东家,给东家拜个早年。”
他在来酒楼前就听说过,东家非常体恤给她做工的人,不仅腊月这个月的工钱比平常高,还会在过年时给每个人封红。
他当时就在想,若是他有幸能跟着东家做事,他的后半辈子只要东家不嫌弃,他就一直干下去。
清颜让瑾瑜点上菜,便带着她往楼上雅间走去。
王掌柜收好匣子,在前面带路。
他们刚到了楼上,就见从一个包间里走出几个年轻男子,身上的酒气浓重。
清颜眉头微蹙,不由得屏住呼吸,侧过脸去,准备加快脚步。
“好巧啊,在这里遇到表妹。”
就在她与几人擦身而过时,有人开口了。
一听这个声音,清颜不得不停下脚步,抬眼望过去,不出意外地见到了何文谦那张不可一世的脸。
她敷衍地一笑:“原来是表哥,真巧。”
王掌柜和跟在她后面的瑾瑜也停了下来。
“哎呀,这不是宋将军的夫人和妹妹嘛。”那几个人中忽然有一个人高声说道。
清颜沉着脸看过去,只见他们一行五人,出声的男子喝得一张脸红里透着黑,她隐隐觉得眼熟,应该是在冬狩时见过,但记不起来他是谁。
那人看到她望着自己,咧嘴一笑,脚步不稳地朝向她走了两步,对着她和瑾瑜拱手道:“小生见过世子妃,宋姑娘。”
清颜和瑾瑜两人没有答话,只是淡淡地回了一礼。
王掌柜得知她们的身份,惊得双腿发软,他知道东家的身份定然不凡,却不承想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宋将军的夫人。
他脑海中突然想到一个人,那人跟着东家一起来过两次,莫非他就是宋将军?
王掌柜自己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一定是宋将军,不然什么人还会有那样的气度。
剩下三个年轻男子不认识她们,闻言也是一怔,纷纷行礼。
其中一个人说道:“何兄与宋夫人竟是表亲,跟武安侯府沾亲,何兄这出身真是羡煞旁人。”
另一人附和道:“可不是,岳家是成国公府,现在又与武安侯府是亲戚,难怪何兄一路走得这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