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老侯爷回到府里,思量着要不要将事情告诉家里人,这次连他也束手无策,只能盼着早日找到薛神医。
一直到了晚上,老侯爷都没想好,不知要如何面对,一个人闷在书房里,连晚饭也找了个借口没出去吃。
老侯夫人没有太在意,让人送了些汤和容易克化的吃食到书房。
看着案上热气腾腾的吃食,老侯爷一点胃口都没有,翻来覆去地想办法。
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曹总管敲响了书房的门。
“侯爷,外面来了一位公子想要见您,他自称赵三,说您看了这个玉佩就知道他是谁了。”曹总管双手捧着一块洁白无瑕的玉佩,送到老侯爷面前。
那位公子身着玄衣,头戴帷帽,站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马车前,形迹神秘。但从他挺直的背,以及递给自己玉佩的随从身上,曹总管隐隐觉得此人非同一般。
老侯爷接过来玉佩,定眼一看,脸色突变,二话不说抬腿就往外走。
曹总管一怔,急忙跟上去。
远远看到来人的背影,老侯爷确认了心中的猜想,双手抬高将玉佩送还给他:“三……公子。”
玄衣公子转过身来,伸出修长的手拿回玉佩:“武安侯不必多礼,不知可否到府中一叙?”
老侯爷不清楚他的来意,但人都到门口了,还能赶走不成?他只得将人请进书房。
待房中只有他们两人,老侯爷才正色道:“不知三殿下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三皇子将帷帽摘下来,放在两人之间的方桌上,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着一旁几案上的吃食说道:“侯爷这么晚了还没吃晚饭?”
老侯爷苦笑道:“孙儿危在旦夕,老臣却鞭长莫及,哪还能吃得下。”
“本宫正是为宋将军之事而来,”三皇子直言道,“侯爷应该还不知道,薛神医已经故去了。”
“什么,三殿下此话当真?”老侯爷撑着桌子站起来,大惊失色。
三皇子颔首道:“这种事本宫若没有证实,又怎敢乱说。”
老侯爷五内俱焚,带有旧伤的腿抖得厉害,他一个不稳,颓然地坐到椅子上。
“侯爷没事吧。”三皇子关心道。
老侯爷低着头朝他摆摆手,半晌才缓个神来问道:“三殿下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若殿下早已知晓此事,为何在朝堂上没有将此事说出来,还让陛下下旨让各州府去寻人?”
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针见血。
三皇子脸上带着惯常的微笑:“侯爷别急,听本宫慢慢说,这也是本宫作此装扮前来的原因。”
老侯爷眼睛微眯,三皇子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谦逊温和的,对那高位也表现得无欲无求。
可他今夜的行为,不由让人怀疑他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伪装,若真是如此,那他的城府就太深了,一藏就藏这么多年,将所有人都骗了。
“三殿下,请讲。”老侯爷想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三皇子娓娓道来:“侯爷应当知道,本宫前两年经常到各地游览风光,将它们绘于纸上,本宫便是那时一次偶然遇到了薛神医。”
他的这个爱好满朝文武都知道,皇帝也很欣赏他的画作,默许他四处采风,老侯爷点头道:“没想到殿下还有这番机缘。”
“本宫一开始也不认识他,”三皇子像是在与人闲聊一般,“他当时就是一个被恶霸欺负的老人,本宫上前帮了他一把,后来聊起来很是投机,与他同行几日,渐渐成为了忘年交,才得知他就是颇有盛名的薛神医。”
老侯爷很意外,没想到这个薛神医如此地特立独行,真是个怪才。
三皇子继续说道:“分别后,本宫与他也时常书信来往,直到去年冬天久未收到他的回信,本宫派人去他鲜有人知的落脚处打听,才惊闻他已不在人世。”
老侯爷见他悲从中来,劝慰道:“三殿下莫要太过伤怀。”
接着他不解道:“殿下与老臣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老臣薛神医确已过世?”
三皇子从回忆里出来:“当然不止这些,侯爷不是问本宫为何不将此事告知父皇吗?”
他从身上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盒子,推到老侯爷面前:“因为本宫想要把它送给侯爷。”
老侯爷没有伸手去碰,疑惑道:“这是何物?”
“薛神医赠与本宫的药,据他说可解目前所有的毒。”三皇子一字一顿道,并抬手示意他打开。
老侯爷这一天心情大起大落,他激动地拿起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里面是一颗黑褐色的药丸。
三皇子看着他说道:“本宫钦佩宋将军和宋家满门忠烈,不忍心看着他英年早逝,薛神医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后继无人,此药世间也仅存这一颗,相信宋将军服下后定会药到毒去。”
老侯爷闻言,合上盒子,深吸一口气推回去:“这药太珍贵了,老臣受不起。”
他心里明白,若他收了此药,他们宋家就欠了三皇子天大的恩情,这跟之前三皇子对瑾瑜的搭救不同,那次他可以带些谢礼上门,这次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他们要拿出等价的东西才行。
“本宫知道侯爷心中的顾虑,”三皇子坦言道,“这也正是本宫没有当众说明的原因,若是说了,本宫与薛神医的关系人尽皆知,再拿出此药难免让有些人心生猜忌,何不如像现在这样,送药一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侯爷不必担心会坏了祖训。”
“这……”老侯爷犹豫了,只要他收下此药,自己唯一的孙子就能得救,宋家也不至于绝后。
可事情又怎会像三皇子说得那样简单,就算三皇子把问题都替他们考虑到了,不会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说他们武安侯府涉嫌党争。
但他们受了三皇子的恩情,若他将来想要宋家支持他坐上那位子,他们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皇子心中通透,直接说出他的所思所想:“侯爷是担心本宫挟恩图报,让宋家做违逆之事?”
老侯爷一惊,不知要如何作答,就听三皇子接着说道:“本宫可在此立誓,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