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将军夫人难下堂 > 第七十二章 进宫
    午后,清颜小憩了片刻,便起身准备入宫的行头。

    她坐在梳妆台前,由着巧芸和心涟两人给自己捯饬。

    心涟给她挽了个惊鹄髻,上配缠丝点翠金步摇和一支羊脂玉的簪子。

    画了个淡淡的妆,穿上准备好的衣服,清颜站在镜子前端看着,觉得还是有些惹眼,她取下头上的簪子,低头从梳妆盒里寻找着。

    “姑娘可是不喜欢这支簪子?这可是顶好的羊脂玉呢。”心涟手中拿着她递过来的簪子,不解道。

    清颜将盒中的首饰一一看过:“就是因为它太好了,还是换一个吧。”

    她拿起宋北逸送给自己的梅花琉璃簪,插在头上,满意地点点头:“就它了。”

    收拾妥当,清颜走出房门。

    等在外面的宋北逸,一眼便看到了她头上的簪子,微笑道:“很好。”

    两人并肩出府,老侯爷还未到,倒是白珣站在门前。

    “你做好决定了?”宋北逸沉声问道。

    白珣眼神坚定:“是,我需要一个身份。”

    宋北逸看着他的眼睛说道:“既如此,以后的路会更加艰难,记住,我一直站在你这边。”

    白珣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积攒够了,是时候找出当年的真相了,这是他的心结,他无意仕途,但他必须走进去。

    宋北逸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们自小一起长大,彼此都很了解,白珣并不像别人看到的那样洒脱,他的内心已是千疮百孔。这次他跟着自己回京,也是他筹划的一部分。

    清颜听得云里雾里,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老侯爷出来后,四人乘车赶往宫中。

    入得宫门后,便需要弃车步行。

    清颜扶着宋北逸递过来的手下车,举目四望,宫中建筑,红墙黄瓦,高大巍峨,人站在这里显得极其渺小,这里就是大渊国的权利中心。

    前来参加宫宴的官员陆续到达,清颜不敢多看,敛下眉眼,跟在宋北逸身后。

    一路上不断有人来跟老侯爷和宋北逸见礼,清颜也不得不扯起标准的笑脸,与他们一道寒暄。

    走走停停,大半个时辰后终于来到了设宴的大殿。

    内侍引着他们到排好的位置上就坐。

    今日宫宴,来的都是皇亲国戚和手握重要实权的官员,可以说大渊国最尊贵、最有权势的人都在这里了。

    宋北逸作为这场宴会的主角,一进来,便吸引了诸多目光,作为圣上特准,随他而来的清颜,也跟着成为焦点。

    清颜端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任由他们打量。

    当他们看够了,清颜感觉落在身上的视线少了,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宋北逸见她浑身紧绷,递过一杯茶给她,轻声道:“别紧张,没事的。”

    清颜点点头,哪能不紧张,她长这么大,曾没见过这等场面。

    她目视前方,对面坐着的人,衣着华贵,也有几位带着女眷,她正猜着他们的身份,便听见内侍尖细的声音,“太子、太子妃殿下到——”

    在座的的人纷纷起身,清颜也跟着宋北逸起身行礼。

    “诸位免礼。”

    一个略显中气不足的声音。

    清颜随着起身,看到对面为首的位置上坐着一男一女,应该就是太子和太子妃了。

    太子看起来有些羸弱,面色苍白,他抬手道:“诸位请坐。”

    众人这才坐下。

    “皇兄,看你面色不太好,可是心疾又犯了?”坐在太子旁边位置的男子出声问道。

    太子颔首:“老毛病了,多谢二弟关心。”

    二皇子长着一张国字脸,身材健硕,眼神中带着傲慢:“既是身体抱恙,皇兄应该在府中歇着才是,何必受累前来。”

    “宋将军凯旋,大败北戎,乃是我朝的大喜事,本宫自然要来祝贺。”太子朝宋北逸看去。

    宋北逸连忙起身:“臣,谢过太子殿下。”

    太子微笑道:“宋将军不必多礼。”

    “陛下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贵妃娘娘驾到——”

    随着内侍的三声高喊,一道明黄的身影从里侧走来。

    殿里众人再次起身行礼,高呼,“恭迎陛下、皇后娘娘、贵妃娘娘。”

    “众卿平身。”皇帝威严地说道。

    落座后,清颜忍不住悄悄去看。

    皇帝四十多岁的样子,与二皇子一样的国字脸,一双眼睛不怒自威。身边的皇后端庄大气,保养得宜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坐在皇后下手的贵妃,长得明艳动人,一双挑花眼脉脉含情。

    皇帝朝他们这边看过来,清颜赶紧收回视线。

    “武安侯府又出了一位少年英雄,老侯爷功不可没啊!”皇帝欣慰地说道。

    老侯爷与有荣焉:“陛下谬赞,老臣年迈,未能教给他多少,他能有今日还有赖陛下的提拔。”

    皇帝摇头道:“老侯爷谦虚了,您一手培养的两个好儿郎,便是我大渊少有的将才呀,可惜天妒英才。”

    提起自己的两个儿子,老侯爷至今仍心疼不已。

    皇帝似是陷入了回忆:“孤近来也不知怎的,总是想起以前的事,想起景元还在时,孤与他一起打猎,一起喝酒,一起许下豪言壮语,本以为我们能君臣携手,共同守护我大渊的河山和百姓,没想到景元竟这么早就去了,还有景云,小时候老跟在我们后头,风华正茂的年纪也跟着景元走了。”

    大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在座的基本都见过那两位宋将军,没见过的也听过他们的事迹。纷纷跟着惋惜,那是两个何等惊才绝艳的少年啊,若他们还在,哪个还敢来犯?!

    皇后见气氛不对,开口劝道:“陛下莫要伤怀了,提起两位将军,是大渊所有人的痛,好在两位将军后继有人,如今的小宋将军,不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

    皇帝从伤感中回过神来:“皇后说得对,今日一见这孩子孤就想到了景元,他若在,也会感到欣慰的。”

    “是啊,陛下,如今小宋将军已娶妻,过不了几年,武安侯府又会有小辈了,侯府人丁兴旺,大渊的将军也会人才辈出。”贵妃出声道,声音婉转动听。

    皇帝放声大笑:“还是贵妃能言会道,这话说到孤心坎上了。”

    说罢,看向宋北逸,调侃道:“小宋将军可要努力了。”

    宋北逸脸上表情并无变化,躬身道:“是,陛下。”

    清颜又感到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无奈只能做娇羞状低下头。

    即便是这样,还是被人给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