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154章 釜底抽薪,剑指关陇集团
    “除了以科举考试选拔河北道各个郡县的官吏之外,你可还有其他治理河北道的方略?”

    以杨广对自己女婿的了解,知道他既然如此大费周章跑回江都见自己,绝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科举之事。

    毕竟科举考试最早就是他这个天子搞出来的,若是秦昇想在河北道推行,只需要派人送一封奏折来江都即可,自己根本没有理由反对此事。

    因此,杨广断定秦昇必然有比科举考试更重要的事要见自己。

    只是秦昇并没有直接回答杨广的问题,反而再次躬身行了一个大礼,而后沉声说道:

    “陛下可否答应臣,待会不论臣说出什么荒谬之言,陛下都恕臣无罪。”

    一听这话,杨广便知道秦昇接下来要说的绝不是什么好话,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道:

    “你说吧!”

    秦昇看着杨广,随即缓缓开口道:

    “臣敢问陛下,您之前之所以在三次征讨高句丽之时,都要大量从河北征召士卒和民夫,是否有意想要借高句丽之手除掉这些所谓的六镇余孽。”

    “你可知道自己是在说什么?”

    当听到“六镇余孽”四个字,杨广面色陡然一变,看向秦昇的目光也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所谓六镇余孽,即在北魏正光四年,本来镇守北方六镇(即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和怀荒镇)的将卒爆发了一场空前的起义。

    最终,在北魏权臣尔朱荣两年多时间的镇压下,轰轰烈烈的六镇大起义最终惨遭失败,大量起义军将士因为走投无路只能被迫投降和归顺尔朱荣。

    之后,尔朱荣被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刺杀于洛阳,他的部将高欢趁机说服二十多万六镇降卒归顺自己,将他们带去了河北,最终成为他和高家起家的资本,靠着这些降卒和河北士族的支持,他的儿子高洋建立了北齐。

    尔朱荣的另外一员部将宇文泰则得到了关中和陇山一带将领和贵族的支持,最终由他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这些支持他们的军事势力便被称为关陇集团。

    北周和北齐之间经过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战争,最终以北周灭掉北齐而告终。

    虽说北齐灭亡了,但很多依附于北齐的河北士族和六镇降卒之后并不愿接受亡国的现实,一直在明里暗里酝酿着想让北齐复国。

    北周对此自然是坚决不允许的,因而一直在用各种手段不断去打压和削弱河北的士族和百姓,企图将他们的野心扼杀在摇篮状态。

    这种打压和削弱河北的政策从北周一直延续到了与它一脉相承的大隋。

    尤其是到了杨广即位之时,更是视河北百姓为六镇余孽之后,将他们视为影响大隋江山千秋万代的重要隐患。

    因此,他才想到大举征伐高句丽,从关中和河北大量征募士卒和民夫,企图让他们去辽东跟高句丽人斗个你死我活,一举解决大隋的三大的心腹大患——关陇贵族、六镇余孽和高句丽人。

    可与关陇贵族和高句丽人不同,这些所谓的六镇余孽如今大多只是寻常百姓,是他杨广这个大隋天子的子民。

    若是让人知道他竟因为心中的成见而逼着这么多河北百姓去辽东送死,他不仅要受千夫所指,万人唾弃,将来在史书上也非要被冠以“暴君”的名头不可。

    正因为如此,他之前在告诉萧皇后自己之所以要三次大举征伐高句丽的原因之时,刻意隐瞒了自己想要借高句丽人之手清除六镇余孽的心思。

    只是没想到,自己的这点心思今日竟让秦昇这个女婿给点破了,杨广如何能不有些恼羞成怒。

    杨广如此反应早在秦昇的意料之中,当即沉声继续解释道:

    “陛下息怒,臣绝没有出言不逊讥讽陛下的意思。

    臣只是想告诉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

    “此一时彼一时?这又作何解释?”

    见秦昇确实没有嘲讽自己的意思,杨广面色顿时缓和了不少,但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秦昇的意思。

    秦昇看着杨广,随即继续沉声解释道:

    “当初先皇是因为得到了一众关陇贵族的支持,最终才能取大周江山社稷而代之。

    而先皇投桃报李,也为了巩固大隋的江山社稷,同样延续了大周的不少国策,继续对北齐故地实行打压和盘剥。

    可如今这些关陇贵族已经集体背叛了陛下,转而想要扶持李渊取大隋江山而代之,正如他们当年拥立先皇那般改朝换代那般。

    既然如今关陇集团已经集体背叛了陛下,陛下何不转变策略,转而去拉拢一直被朝廷打压的河北士族和六镇降卒之后,用他们去对付关陇集团呢?”

    杨广听完未置可否,只是沉着一张脸追问道:

    “那你打算如何去拉拢这些河北士族和六镇降卒之后?”

    秦昇闻言不由笑了笑:

    “臣方才提议在河北道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各个郡县的官吏,便是在变相拉拢河北士族。

    至于如何拉拢六镇降卒之后,当初大周灭齐之时,这些关陇贵族发疯一般以各种强取豪夺的方式侵占和抢夺北齐臣民的土地,当时的朝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既然这些关陇贵族支持李渊作乱,那便是对陛下和大隋不忠。

    既然他们对朝廷不忠,朝廷自然没必要再去维护他们的利益,完全可以没收他们在河北的土地,分给河北的百姓。”

    杨广听完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总算是明白秦昇为何非要跑回江都见自己了。

    如此疯狂的想法,着实让他吓得不轻,惊得久久说不出话。

    虽说他自己也深恨这些关陇贵族的不忠,可却从未想过要去没收他们的土地,彻底跟他们决裂。

    因为经过长达多年的动乱,他终于意识到了关陇集团的强大和根深蒂固,根本不是自己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他如今的想法是想暂时停止打压其他关陇贵族,重点去对付李家。

    在他看来,关陇集团那帮人都是无利不起早,一旦发现李渊扶不起来,便会毫不犹豫将他抛弃。

    只要失去关陇贵族的钱粮支持,李渊便根本不足为虑。

    待自己灭了李渊之后,再派人去好好安抚和宽恕其他关陇贵族,跟他们和解,说服他们重新归顺朝廷。

    之后,大隋再用几代皇帝的时间不断去分化和削弱关陇集团,彻底解决关陇贵族的威胁。

    可如今秦昇却要他彻底跟关陇贵族决裂,转而去拉拢大隋开国以来就一直在打压的六镇余孽,这无疑与他之前的想法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但他不得不承认,秦昇的想法同样很让他心动。

    若是真能拉拢河北士族和六镇余孽,让他们去跟关陇贵族狗咬狗,自己和朝廷躲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倒也不失为一道借刀杀人的妙计。

    只是此举无疑会彻底激怒关陇集团,让自己完全失去跟他们和解的可能,双方从此唯有不死不休了。

    一旦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去支持李渊去取大隋而代之,以关陇贵族的财力和势力,到时候恐怕就是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了。

    看着杨广神色变换不定的模样,秦昇便猜到他心中此刻是何等的纠结,他自己同样很是无奈。

    所以有时候杨广的操作就很迷。

    当初要对关陇贵族徐徐图之的时候,他偏要去大力打压关陇集团,最终导致这些关陇贵族知道杨广一心要置他们集团于死地,便转而去扶持李渊,以此来回应杨广对他们的打压。

    如今双方关系闹到这个地方,正是需要杨广快刀斩乱麻,借此机会将关陇贵族连根拔起的时候,他又不想和关陇集团闹得太僵,维持双方和解的可能,将来再徐徐图之。

    不知过了多久,杨广抬起看了秦昇一眼,才缓缓开口道:

    “朕还是那句话,你既然是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那河北的军政大事便由你决断,朕既不过问,也不干涉。”

    “臣明白,多谢陛下成全。”

    此话一出,秦昇如何猜不到杨广的小心思。

    就跟在河北道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一样,他原则上同意自己这么做,但在明面上要撇清自己这个皇帝的关系。

    若是自己只能拉拢河北士族和百姓对付得了关陇集团和李渊,此事便是他这个天子授意所为。

    相反,如果最终河北士族和百姓斗不过关陇集团和李渊,自己这个女婿恐怕就要背锅了,杨广也会以交还土地为筹码,跟关陇贵族去和解。

    怎么看,他都两边不吃亏。

    不过同样,对于秦昇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讨论完拉拢河北士族和百姓对付关陇贵族之事后,杨广心情显然是好了不少,看着眼前的女婿,语气都变得温和了不少:

    “你一回到江都便进宫来见朕,还没来得及回齐国公府去看翎儿吧。

    你现在若是没其他事,就回府去看翎儿呢,给她一个惊喜。”

    说这话的时候,杨广眼神分明透着一丝戏谑,分明是在告诉秦昇,指不定是谁在给谁惊喜呢!

    秦昇似乎没有听明白他的暗示,只是顺势躬身施了一礼,告退道:

    “陛下说得极是,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行过礼后,秦昇便转身离开御书房。

    只是他刚转过身,心中就不由无奈一笑。

    他在江都安插了这么多锦衣卫,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了。

    可既然杨广因为害怕他分心而选择暂时不将此事告知他,他就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了……

    在他身后,杨广突然摇了摇头,脸上渐渐流露出一丝苦笑。

    自己当真是老了吗,何时变得如此畏首畏尾,做什么事都前怕狼后怕虎的。

    随后,他看着秦昇离去的背影,心中不自觉涌起一阵感慨。

    若秦昇不是自己的女婿,而是自己的儿子,那该有多好。

    若是那样,自己便可以毫不犹豫将皇位禅让给他,让他将如今的大隋带出泥潭,重现父皇在位时的强盛和富饶。

    可他偏偏是自己的女婿,让自己在重用他的时候,不得不小心防着他,以免大隋江山落入外姓之手。

    (这两天状态不好好,先欠一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