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停下脚步,回首看向这披头散发的女人。
“帮帮你?为何要帮你?”
“我是青鸾啊,方青鸾,你和清雅逛街,我时常陪着的,我是清雅的堂妹!”那披头散发的女人原来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不知道为何变成这个模样。
苏泽很确定,苏仲武等人为人正派,在他们的约束管教下,苏家族中弟子与手下不至于做出那种强逼女子的勾当。
所以她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模样?
苏泽问道:“你这是做什么?苏家不会杀你的,你似乎也并不是方金银指认的谋害苏家与我的人,你只管过你的生活便是。苏家给你们或许不会留下财产,你的金银首饰变卖一些总是能够过活。”
“还有什么疑问?”
方青鸾轻声道:“不会把我们卖去青楼或者供你们玩乐吗?”
苏泽不屑说道:“若是有仇,杀了便是,我们苏家还不至于如此作践人。你把我们想成什么人了?”
“清雅姐姐和我哥都说过……有的家族斗争失败,家族女子就是这样惨不忍睹,有的甚至一天都撑不住就死了。”方青鸾怯生生地说道。
苏泽听得都感觉心惊:这实在太过分了吧?人死不过头点地,这些人家族斗争太残酷了。
看来自己真的是不能失败,哪怕失败一次,苏家就可能沦落入地狱之中。苏家讲究做人的基本道德,看方家那种想法打算,只怕是不会讲任何道德仁义的。
以后遇上这样的家族,也得对他们狠一些让他们血债血偿,不能简单放过。
苏泽想到这里,对方青鸾问道:“方家这样做过几次?”
方青鸾认真地想了想,说道:“应该是一次也没有,他们就是告诫我们,家族斗争很残酷,万万不要存有一点侥幸之心。”
苏泽听了,也是微微颔首:这倒是令他也有些受教的感觉。
方家没有做过这种事,倒也不用再仔细甄别了。
想到这里,苏泽便不再停留,准备离去。
“苏泽少爷——”
眼看他要离去,方青鸾又急忙给他磕头,叫了起来。
苏泽皱眉回头:“又怎么了?我说的话你不信?”
“不是不信!”方青鸾说道,“苏泽少爷能不能放了我哥哥?”
“你哥哥?”
“他就在那边。”方青鸾指向被苏家严加看管,准备杀了的那一群方家男子之中。
那些方家男子基本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苏家的众人,其中有一道,现在正看着说话的苏泽和方青鸾。
苏泽的神色冷下来:“不能,你哥哥满怀仇恨,要和我作对,与苏家为难,今日必须要死。”
方青鸾再度哀求,苏泽却不准备继续听了,直接迈步向外走去。
“我知道族长书房里还有隐秘藏书,能不能换我哥哥一命?”
苏泽停下脚步:“方青鸾,你哥哥参与谋害我,知道方清雅去挖我的根骨,今日他必死无疑。”
方青鸾顿时绝望地哭泣起来。
苏泽继续说道:“你说的这个秘密苏家的确还没发现,作为奖励,也是对你的保护,你今日随我去苏家吧。”
方青鸾闻言,更加绝望:“你不是说你不会把我怎么样吗?”
“我今天不带你走,你以为你能活下来?你泄露的可是方家族长的秘密,方家这些人有的是方法让你活的很痛苦。”苏泽说道。
方青鸾闻言,茫然看向四周,看到的是那些方家人恐惧不安、痛恨、唾弃的眼神,慌忙想要解释又张口结舌,眼泪更是刷刷直流。
苏泽却没有给她继续自怨自艾的机会——带着她走入方家族长的书房之中,在她的指点下从墙上一幅画后面取出一个木匣。
匣中藏着两本书籍:《李氏医书》《炼丹细述》。
一本医书、一本炼丹书。
书籍封面上带着暗褐色的干涸血迹,讲述着这两本书的来历并不正当。
或许这两本书籍的主人,已经被方家杀死了吧?
想到这里,苏泽对于方家又少了一点怜悯,若不是他做人的基本道德还在,还真是感觉灭门这个家族也并无不妥。
带上这两本书,在方家众人隐含不甘的目光之中,苏泽领着方青鸾走到方家大门口。
正要迈出大门去,回过身来宣布了最后一个命令。
“今日起,方家族长便是方金银,你们方家最好不要再惹事,我会让人看好你们的。”
方金银连忙答应,之后心中喜忧参半。
成为方家族长固然是喜事,可是眼下这个情况,真的适合成为方家族长吗?等到方清雅或者圣地使者到来,自己生死难料啊!
看来自己是真的别无选择,只能听苏泽少爷的,死心为他看好方家。
从今日起,自己和方家再没有关系,和苏泽少爷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和那个说出族长秘密藏书的方青鸾一样,迎接方金银目光的,是方家存活下来的众人们冰冷的目光。
但是他却也不在意了,直接以族长的身份开始发号施令。
——
走出方家大门后不远,接连不断地惨叫声从身后传来。
方青鸾呜呜哭泣起来,一边哭一边被苏泽带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两眼。
那些惨叫声中,或许就有她哥哥的。
走了也没过多久,路上行人渐渐变多,她便低头抽噎着,也不肯说话。
直到回到苏家,担忧不已的贝秋华见到苏泽领着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姑娘返回来,急忙上前询问。
听苏泽简略说了一切都顺利,她连忙对着天空抬手拜了又拜,感谢上苍保佑丈夫、儿子安然无恙,大获全胜。
也来了心思打量这个小姑娘,见到是方清雅的堂妹方青鸾,贝秋华便征询一般看向苏泽:“这小姑娘怎么处置?做侍妾还是奴婢?”
方青鸾惊恐不已地看向她:“不要——”
苏泽也摆手道:“不必如此麻烦,给小翠做个伴吧,我带她来是救她一命,免得她送我藏书这件事引得方家剩余人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