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愚情 > 第81章获救结缘
    第二天下午,果然有三个个狱警开着一辆吉普车,押解着林绶和袁黎去县监狱。一个狱警在车头开车,两个狱警靠车门坐着,林绶和袁黎坐在车子的里面。看到是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看守他们的两个狱警也不当会事,坐在那里闲聊,也不管林绶和袁黎。车子开出镇外到了偏静的地方,林绶和袁黎俩人开始紧张起来。忽然前面有一个老汉赶着一辆拉满柴禾的牛车挡住了前行之路。任是车子喇叭声声响,那老汉还是赶不动那老牛拉的柴车,那柴车依然挡在了路中央。车上的那两个狱警急了,跳下了车,骂骂咧咧地要去赶那牛车。这时,从路旁的树丛里跑出了几个拿枪的壮汉,他们缴了两个狱警的枪,把他俩捆了起来。又有两个大汉缴了开车狱警的枪,也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此时,袁黎和林绶也已经打开了手铐,从车上跳了下来。正当他们要离开之际,突然从后面又开来了一辆卡车,里面装满了军警。原来是敌人的增援部队来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游击队员和林绶、袁黎他们边战边退。袁黎不会打枪,遇见这阵势心里发慌。一个敌军把枪瞄准了袁黎,林绶见状,猛扑过去,把袁黎给推开了。在林绶推开袁黎的同时,那敌军的枪响了,子弹击中了林绶的肩膀,鲜血如注。在游击队员的掩护下,袁黎赶忙替林绶进行包扎。敌军火力太强了,游击队员边战边退,敌军逐渐缩小了包围圈。有一个敌军头目,对着他们高声叫喊:“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缴枪不杀。”回答他的是一阵更猛烈的枪声。正在这危险的时刻,忽然敌军身后枪声响起,敌军阵势大乱,纷纷逃窜。两鼓游击队汇合在一起,向东海边的据点快速前去。

    原来,这是朱亚民部队的游击队,为首的叫吴和,他告诉林绶是刘星支队长派他们来营救林绶和袁黎的。

    从此之后,林绶和袁黎就加入了浦东游击队。一开始两个人根本不谈私人的感情问题,但是两个人在心里对对方都有难以割舍的情怀。越是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朝夕相处,这情怀就越深刻。原来的感情加上现在的情感,这情感总有一天要喷薄而出,只是时间的迟早一点罢了。

    两个月后,林绶伤好之后,组织上决定让还是让他们两个继续去沪上读书。在去沪上的路上,袁黎终于问林绶:“四个月前,我写信给你,为何你不及时回信,后来又为何那么绝情地回绝了我?难道你对我确实没有一点感情?”

    林绶诚恳地回答说:“你应该知道我对你的感情的。但是那天你和一个男子在树林里接吻,确实伤透了我的心。”袁黎说:“那是我写信给你,你不给我回信,我心里怨恨才故意做给你看的。”林绶回答道:“即使心里怨恨,但也不能这样做啊。”袁黎说:“那确实是我做的过份了,是我不对。”林绶问:“我收到信是后来的事,怎么我不回信你才怨恨做傻事呢?”袁黎奇怪地说:“我信在两天前就托张岚给你了。”林绶恍然大悟地说:“那信是后来由我的哥哥林深转交给我的。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他们两个人从中捣鬼呢。”袁黎还是不明白地继续问林绶:“你说的是哪两个人?怎么我越听越糊涂了呢?”林绶明确地说:“我指的是张岚和林深。是他们两个,利用我们的自尊和傲气离间我们,好趁虚而入。”

    这时,袁黎才恍然大悟。两个有情人消除了误解,终于走到了一起。但是还有许多情感以外的问题,他们还是处在迷茫之中。譬如究竟是谁出卖了周锋和他们俩的?这些还都是谜。

    时光荏苒,转眼林绶H大学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在了H大学中文系任教。而袁黎在S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担任英语教师。

    1949年10月上海解放,林绶和袁黎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年,林深和张岚也走到了一起,成了家。次年7月,林深和张岚生了儿子,取名为林怀,10月林绶和袁黎生了个儿子,取名为林涛。

    此时,林深大学毕业后在县政府担任秘书工作,而张岚则高中毕业后在一所小学当语文教师。

    火烧后的林家大院,林之磬在解放初把它修缮一新。现在一家人都住在一个大院里。林绶一家住东面一套房子,而林深一家则住西面一套房子,林之磬夫妇三人则住对着正门的中间一套房。

    这林家大院,解放后还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

    林之磬对这两个孙子是疼爱有加。但是他的疼爱方式和其它人不一样,他把对孙子的疼爱深深地埋葬在心底,并不表露在脸上。两个小孙子看到这位爷爷是又喜爱,又害怕,真是敬畏交加。他对孙子的疼爱和管教远远超过了他的几个儿子。管教儿子,他没有精力和时间。现在解放了,社会稳定了,生活也有保障了。除了工作外,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花在了这两个孩子身上。

    林之磬把父亲林环所教的功夫和知识悉数教给这两个孙子。他教这两个孩子武功,还教他们古文,中医,书法。陆婉、康音和袁黎还教他们音乐知识。这两个孩子聪明异常,领悟得快,学得也快。林之磬的内心是非常的高兴。但是不多久,他就发觉了林涛和林怀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的不同点。那就是林涛仁慈坚毅,百折不回:而林怀则做事不留余地,而且喜欢耍小聪明,少吃苦精神。时间久了,两相比较,林之磬似乎更喜欢林涛,感到林涛和他的父亲林绶是一个脾气,而林怀则和他的父亲林深的性格更相像。这正是应了一句古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由于这个原因到稍大一点之后,林之磬教给林涛的东西就更多了,而林怀则由于怕苦而往往浅尝辄止,慢慢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在拉大。林怀对爷爷偏爱林涛感到非常的不满。而更不满的人则是林深。他感到整个林家一直对他不公,现在对他的儿子也不公。他如何能忍下这口气?

    林涛到了八岁的时候,文韬武略,天文地理已经懂得相当之多,一般的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已经不及他了。但是林之磬和林绶再三关照他做人要低调,不许张扬不许炫耀自己懂得的一点知识。他们还叮嘱他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千万不能自大。他们还告诉林涛,人怕出名,猪怕壮。林涛非常不解,天真地问祖父,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祖父问他:“猪养壮了,会遇到什么下场?”小林涛幼稚地说:“猪养壮了就要被人杀了吃掉。”祖父说:“对啊,那人出名了,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甚至是妒忌?”林涛马上说:“那会啊。”祖父说:“人出名了,甚至处境比这个还要严重呢。小涛,你知道是什么吗?”林涛想了想回答说:“那就是被妒忌他的人杀掉。”祖父说:“是啊,所以为人一定要低调。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林涛点点头对祖父说:“祖父,我懂了。”

    林之磬怕小林涛还是不能理解他说的意思。接下去,林之磬给小林涛讲了《杨修之死》的故事。讲完故事,林之磬就问小林涛:“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小林涛沉思了一会,对祖父说:这乃修之过也。杨修之过,一曰卖弄才华,锋芒太露。杨修确实学识渊博,才华过人。但是综观杨修一生,并没有在军事上、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奇谋良策,像郭嘉、程昱那样;却一味在“门内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类的小事上卖弄小聪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杀的祸根。二曰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来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至于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岂能乱来?三曰小事聪明,大事胡涂。表面看来杨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敦也夸他“真知魏王之肺腑”。但是对于曹操的早就“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他却一无所知,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参与曹氏家族立世子的斗争,本来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把他放过,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曹操就立世子一事,问过谋士贾诩,贾诩就不敢表态,在大事上他显然比杨修要聪明多了。总之,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怨不得别人的。看起来,一个人聪明有才华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用到点子上,又不能谦虚谨慎,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小林涛这滔滔不绝的一番话,说得林之磬是频频点头,心里赞叹不已。大家要知道,小林涛还只有八岁。八岁的稚童能说出这样文诌诌,充满哲理的话,这简直是个奇迹。而现在奇迹就出在小林涛身上,出在林家。你说,林之磬焉能不心花怒放?更重要的是,林之磬更不用担心小林涛今后会恃才傲物了,也能做到如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这正是林之磬所希望的一种思想境界,现在的小林涛已经基本具备了。这可是无价之宝。林之磬看着心爱的孙子,欣慰地笑了。看着爷爷笑,小林涛也高兴地笑了,他的笑充满着童真。其实,他的其它许多地方,已经令许多成年人都自叹不如了。尽管不事张扬,当地人还是称林涛为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