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迪听了盛梅的这些诉说之后,感到眼前的这个艳丽女子有很强的虚荣心,其中也有不少因素乃是生活所迫而由不得她自己决定命运,但其实她的本质并不坏,她的身世遭遇也确实值得人们同情,现在她对自己毫无隐瞒,把自己当作亲人一般看待,自己也应该竭尽全力地帮助她,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姊妹,把她于贪欲和虚荣之中拯救出来,让她能身心健康地快乐生活,幸福生活,这是他的做人准则,也是他的职责。
盛梅面对金迪,似乎已经动摇了自己对男人的一些固有的看法,尽管她还根本不清楚其中的原委。
面对盛梅的坦诚,金迪也简单地向她叙述了自己的身世。
金迪出身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兄弟姊妹五人,他是老三。他出生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父亲身体不好,生过肝炎,不能干重活,全家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父亲看到母亲干重活,心里总是感到过意不去,抢着帮母亲干重活,还时常暗自流泪叹息是自己拖累了母亲,作为一家之主,作为一个男人,他自责对不起整个家庭。在郁郁寡欢中,在家庭重担的挤压下,又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父亲在金迪八岁那年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还需要抚育的五个子女。那年父亲只有四十一岁。
母亲的伤心自不待言,她的悲哀啼哭可真是动天地泣鬼神,看着五个孩子,那时最大的姐姐也只有十二岁,小的妹妹只有四岁,母亲擦干了眼泪,安葬了父亲,开始了人生之路上的拼搏。
中国母亲的坚韧、顽强、勤劳、善良的本质特征在母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金迪时常在想,这就是普通而平凡的中国人,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母亲除了在生产队努力地工作外,收工后还要在队里分给自家的自留地里精心耕耘,把自留地打理得井井有条,田里蔬菜的品种名目繁多,妈妈几乎天天要干到天黑得看不清作物了才回家。除了妈妈在生产队里挣的工分之外,这自留地上的产物就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只有十二岁的大姐则负责烧饭,还要和只有十岁的二姐一起绣花补贴家用。晚上妈妈还不能休息,忙着做家务,妈妈手巧,孩子们身上穿的,都是母亲忙里偷闲缝制出来的。
天上还是满天繁星,妈妈就骑着自行车去市区卖自留地里种出来的蔬菜,城里是不能随便卖菜的,妈妈只能到处换地方,一直到生产队开工前才回家,胡乱地吃几口饭就去出工了。
正因为家境的贫寒,看到妈妈的辛劳,金迪读书异常的用功,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的优异。
二
金迪家隔壁有一个市武术队的教练叫张锐,他看到金迪聪明伶俐,是一个练武的材料,就主动要教他练武术。小金迪从四岁开始,张锐就在周末和休息日回家指点他练武。
说来也奇怪,小金迪也特别喜欢武术,平时训练也极其自觉刻苦,师傅布置的功课,他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悟性也特别高,往往一点就通,有时还会触类旁通,无师自通呢。这在前文已经有所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在艰难的环境里,金迪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因为喜欢武术,喜欢体育运动,金迪高中毕业后报考了体育学院武术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来就分配在市少体校工作。
到了金迪二十七、八岁,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尽管金迪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优秀,但他的老家是在郊区农村,又是一个少体校的教练,工资不高,在上海市区又没有房子,所以找对象却有一定的难度。金迪的妈妈急得不得了,到处托亲戚朋友帮金迪介绍对象,金迪的同事看到金迪人好,也卖力地帮金迪介绍。但不少姑娘一听说金迪没有房子,连见面都不愿意,不要说进一步交往了,当然也有些姑娘是金迪看不上的。找对象要的就是心跳,讲究的是缘分,所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经人介绍有一个超凡脱俗的姑娘叫张倩,在机关工作,看中了金迪。这个姑娘文雅、大方、漂亮,她不注重房子,她关注的是人品,交谈下来,她感到金迪人好,就在黄浦江畔答应了金迪这门亲事,金迪的高兴劲啊就甭提了。
结婚的时候,他们没有婚房,只能住在金迪单位的宿舍里,但张倩却没有丝毫的怨言,这使金迪非常地感动,在心底里又增加了对张倩敬重的份量。几年之后,还是张倩单位分给了他们一套十二平方米的房子,这样他们总算有了一个安稳舒适的家,小俩口的日子确实过得有滋有味。再后来,他们又买了一套八十多平方米,二室一厅一卫的商品房,住房条件改善了,日子过得更舒坦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一次单位体检中,张倩被检查出患了肾癌,为了不让金迪担心,张倩就瞒了自己的病情一直没有敢告诉金迪,金迪也就始终是蒙在鼓里。一直到张倩实在不行,躺在病床上了,金迪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金迪责怪自己的粗心,这是他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的事情。没有多久,因为医治无效张倩病故了。金迪没有哭出声音来,只是不停地伤心流泪,几天没有进一粒米饭,也不睡觉,只管抱着张倩的照片发愣。
这几年来,金迪想到张倩就难受,因为他们没有孩子,所以他常常一个人坐在茶室里边休息边思念张倩,有时要到很晚才回家。
三
听了金迪的叙述,盛梅也为金迪的家庭景况和生活遭遇感到同情难受,盛梅本来就是一个心软之人,听到动情处,甚至流下了眼泪。
从此俩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盛梅本来想要按照黄佳的意图让金迪出来帮黄佳做事的,现在和金迪成了挚友之后,她感到金迪有一种与其他人所不同的气质,那种气质和常越相类似,是她所欣赏和喜爱的那种。
她虽然不知道黄佳要做的是什么生意,什么事,但是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不可能是什么正当生意和好事,否则黄佳为何要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招募那些下三烂的人呢,她可不愿意金迪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这不是把他往火炕里推,害了他吗?所以盛梅也不敢对金迪说让他去帮黄佳做事的话,黄佳却在不停地催促盛梅对金迪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为何进展的速度这么慢?盛梅推托说正在劝说,这事是急不得的,要见机行事,得慢慢地来。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想不到金迪主动地对盛梅说,“听说黄佳的生意做得很大,你是否能帮我介绍一点生意来做做,好补贴一点家用,另外家里的房子也太小了,准备调大一点的,而手头的钱却不够。”
盛梅感到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她感到金迪可不是这样性格的人,略略有点失望。正好黄佳那里对她催得也紧,她也需要交差,于是她便对金迪说,黄佳本来就要她劝说他去黄佳那里合作做生意,而她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口,因为她虽然不知道黄佳的生意究竟是什么,但是她内心感到这些生意不适合金迪去做,她不想害金迪。
最后盛梅对金迪强调说,“黄佳那里的生意肯定是不好做的,你可要想清楚再去。”
金迪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提醒,我自己会小心的。”
另外,金迪关照盛梅对黄佳就说他愿意和黄佳做生意是在盛梅做了大量工作之后才勉强答应的,其实盛梅的想法和金迪的关照不谋而合。盛梅回去之后对黄佳说,金迪在她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已经答应和他合作了,黄佳自然是非常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