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艾欧尼亚的贱民,艾瑞莉娅知道的其实并不多。
她出身赞家,这也是艾欧尼亚知名的大家族,艾瑞莉娅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小姐。
诺克萨斯杀入艾欧尼亚时,艾瑞莉娅才14岁,她家破人亡的时候都还是个小姑娘。
跟皮尔特沃夫曾经的大家族类似,艾欧尼亚的大家族也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教她们光明美好的东西。
毕竟诺克萨斯这种纯以实力为尊的奇葩国家仅此一份,他们就不玩虚的。
从小就教育孩子想活的更好,想获得尊重跟权势就得学会砍人,就得比别人更能砍人。
砍到没人敢跟你说不,你想要的就都能实现了。
其他地方出来混却不同,要讲势力、要有背景,面上得光鲜亮丽。
至少不能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跟诺克萨斯一样,把“我是坏人”四个大字印在脑门上。
一个还在学习中的小姑娘,家族中的人包括她常说的奶奶,是不会告诉她艾欧尼亚这片土地上潜藏在阴影中的罪孽。
也没人跟她讲过贱民这一艾欧尼亚必须牺牲的牺牲品。
更别提为什么必须是贱民牺牲了。
谁问这话就是不懂礼貌,不懂均衡!
不牺牲毫无价值没有人籍的贱民!
难道去牺牲辛辛苦苦搞土地兼并的地主老爷?去牺牲掌握宗族大权的族老?去牺牲真理在手拥有最高解释权的教派大师?
你咋这么能耐呢,你要上天呐!
艾瑞莉娅也是在抵抗诺克萨斯侵略的过程中,无意认识了一些身为贱民失去了侍奉的主家,却选择为艾欧尼亚奋战牺牲的战友。
才知道一切美好的初生之土艾欧尼亚居然还有贱民这一被开除人籍的群体。
但她感触不深,毕竟只是一面之缘、几人之言,还是刚露面就牺牲,纯炮灰人士的些许片面之词。
这跟她长久以来接受的教育、认识的人跟事都格格不入。
奶奶只告诉了她不留活口,拿刀砍……不对,跳舞。
只有大人、只有掌权者才能深入了解轻松明亮的秘密,艾瑞莉娅是真不知道。
但此刻,被韩昆当面指出,艾瑞莉娅猛地意识到。
艾欧尼亚的贱民,跟她所想的,只是一些极个别遭遇不幸的人,或许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今传播的变革之书早不是当初韩昆写给维克托那一本了。
维克托是高级知识分子,一点就透,但普罗大众是没有这种智慧的。
新装订的变革之书把道理用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来启发,并在故事后面做总结,尽量让人能理解。
艾欧尼亚发行的版本又有所不同,安蓓萨为了给韩昆造神,令人把韩昆的事迹也给登了上去。
没有造假,只是详细而如实的写了一个少年如何带领一座被压迫的城市吹起变革之风,实现独立自主,以及这位少年为何能获得女神的青睐(指我风独爱站在韩昆肩头)。
最终在故事特别说明,变革之风的宗旨是消除歧视、不公、压迫,讲究人人平等,实现包括所有智慧种族在内的大团结。
作为艾欧尼亚反抗军名义上的领袖,艾瑞莉娅自然是看过艾欧尼亚发行版本的变革之书,她不仅看过还仔细研究过。
甚至因为受限于知识茧房的束缚,觉得变革之风的理念跟艾欧尼亚反抗军的理念殊途同归。
艾瑞莉娅不傻,相反她非常聪明,否则也不可能还没成年就成为艾欧尼亚境内最强反抗势力的领袖,得到民众的支持。
韩昆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反压迫、反剥削的代表人物。
他所特意指出的艾欧尼亚贱民,绝不可能只是极其稀少的个别不幸人士,而是一种被普罗大众认可的普遍现象。
就像曾经的皮尔特沃夫压迫祖安一样,上城的皮尔特沃夫人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并不认为自己在压榨底城的祖安人。
反而是他们给了祖安人活命的机会,如今的艾瑞莉娅就像是曾经的皮尔特沃夫人。
“我……”
沉默良久,艾瑞莉娅只说出个我字便没了下文,她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她很聪明,只是联想到贱民这个被开除人籍的群体是一种被普罗大众认可的普遍现象,她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
因为均衡,万灵的均衡,人口的均衡!
既然艾欧尼亚的人口存在可承载上限,又有贱民这一被开除人籍的存在。
那越过红线的就是贱民,这很好猜,他们的下场也很好猜。
但这残酷的真实却让艾瑞莉娅脊骨发寒。
只需要简单想一想就能明白,上限固定,但人口是一直在持续上涨的。
艾欧尼亚的历史至今已有一万年,万灵能维持住均衡,牺牲了多少贱民?
这片土地埋葬了多少无辜死去的贱民尸体?
偏偏这个刚被摆在艾瑞莉娅眼前的残酷现实,她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如何才能避免贱民的产生?如何才能避免继续牺牲无辜的贱民?
人口存在固定上限,可繁衍却又是生灵的本能,难道她还能阻止人们结合?
可不控制人口,贱民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艾瑞莉娅抱着脑袋痛苦的喊出了声,她陷入了一种伪逻辑死循环。
就像做一道必须解出来的数学题,每个字你都认识,偏偏组合起来你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解。
以头抢地,徒呼奈何!
除了在试卷上写个解字,你便再也没有任何办法,一瞬间失去了所有力气跟手段。
仿佛不再是战场上能够大破敌军的女战神。
“这个问题,对现在的你来说确实超纲了一点。”
韩昆要的只是艾瑞莉娅对待贱民的态度,并不寄希望于这个还未成年的少女能够解决难题。
但她的表现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能因为弱者的悲惨遭遇而感到痛苦,无论艾瑞莉娅承不承认,她已经是变革之风的一员了。
“你有办法?”
艾瑞莉娅猛地抬起头,她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变革之书中会把韩昆尊称为变革先驱。
还特意说明韩昆不喜欢神神叨叨的东西,强调平等,否则他的尊称将会是更具神学崇拜色彩的“主”。
甚至他率领双城加入战争狂魔诺克萨斯,也没听到有反对的声音。
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六韬·文韬·文师》
如今的她也迫切的想要得到韩昆的帮助,解决摆在眼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