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642章 一切都是钱作怪
    第642章一切都是钱作怪

    夏元吉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傍晚,但信件送到了总督府的时候,夏元吉刚好在与蓝玉异同商议要如何?布防的问题。

    他们经过这几天的摸索发现,即便这次把海盗的老巢给连根拔起了,但还真就是群龙无首,猴子称大王。

    有不少小股的海盗,没有了陈祖义的约束之后反倒是越加混乱,他们没有了约束就没有了规矩。

    之前虽然也都打家劫舍,但是陈祖义定下来的规矩就不是要避免杀鸡取卵。

    这个海盗头子之所以能混这么大的势力,并不在于他有多么强的个人武力,而在于他的脑子很好用。

    不得不说在中原王朝混过的这些人,即便只是普通的底层,可接触到了中原文化当中的那些计谋,很明白要怎样才能发展的更久。

    所以他在的时候,他就类似于海盗的联盟头子,把所有海盗都捆在了一块,给他们制定规矩。

    虽说不参与他们内部的利润分配,可由于他的这个规矩定下来之后,在他权威还在之时,完全可以照章执行。

    沿海的那些百姓即便被海盗打劫,可因为没有执行三光政策,没有杀鸡取卵,所以还都能够活下去,甚至没有激起他们的反抗。

    反倒是让当地不少的百姓花钱买平安,以此可以让海盗跟沿海的百姓们过的相对安稳,类似于交了一个保护费。

    而这也是为何曼陀罗城的百姓愿意跟海盗合作的原因所在,就因为海盗并没有执行那么恶劣的政策,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些海盗在没有了任何约束之下,反倒是觉得之前陈祖义约束他们太严格,他们更希望陈祖义死。

    曾经他们也想过,要怎么来做掉陈祖义,只是可惜陈祖义实力太过强悍,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机会。

    甚至一旦靠近,都有可能被陈祖义的那些个海盗手下给威胁。

    其实他们也并不服陈祖义,凭什么我们当海盗了还要讲原则?

    凭什么我们对那些沿海的百姓还要多加安抚?

    明明是要去抢劫他们却还要装作一副心善的样子,这么虚伪,还混海盗这一行干什么?

    你干脆去当个天天施粥舍药的富家翁难道不行吗?

    这些个没有远见的海盗底层们,不能理解陈祖义这种做法,其实这些个底层海盗根本就不知道陈祖义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

    为的就是让这些普通百姓根本没想过要反抗,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沿海的百姓反而是有些感激陈祖义他们这股海盗。

    这种想法很吊诡,可的确存在。

    沿海的百姓甚至觉得陈祖义他们这股海盗抢自家的粮食,没有全部抢完,抢一半留一半,那是天大的恩德,这样的海盗要比其他的海盗更受欢迎。

    在老百姓的心里,如果不是陈祖义约束了这些海盗的话,那自家的粮食都会被抢走。

    有陈祖义这尊大神镇压住还能够留一半,所以陈祖义他们这股海盗很奇怪,不像一般的海盗那样,仅仅只是抢劫,他们还做买卖。

    他们还替当地的官府摆平一些事,甚至还会替一般的贫苦老百姓出头。

    这就让陈祖义在当地混得很开,他在多个国家担任大将军的官职,甚至有些个国家还必须得要请他来自家国家当大将军。

    因为如果他没有在自家国家挂一个大将军的衔,其他海盗就会专门盯住这个国家来抢劫。

    可如今大明王朝把陈祖义给干掉之后,的确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没有了陈祖义的约束,那些散沙一般的海盗反而是如放纵了天性一般,开始恢复了穷凶极恶,对老百姓无差别的进行抢劫节律。

    如此一来,打破了平衡就要承受代价,于是其他各国纷纷请求大明海军入驻。

    其实这也是夏元吉他们要设一个阳谋,反正我大明海军就在这里,你们如果受到了威胁要求我们入驻的话,我们会来,可是军费要你们出,我们的军饷要你们出,今后贸易你们也得跟我们做。

    其实陈寒和夏元吉在制定如何平衡整个南洋各国的利益之时已经想好了,陈祖义能混这么大,他不仅仅是烧杀抢掠那么简单。

    必定是在海盗这个圈子里面制定了属于他们的规则,类似于在海盗王国当中已经有了三六九等,已经有了各种律法的存在。

    一旦陈祖义被灭掉,那些散兵游勇肯定会肆无忌惮,到时候其他小国要依靠什么。

    曾经他们要依靠陈祖义这个海盗头子来,帮他们摆平其他的海盗,而现在大明海军将要取代陈祖义的地位。

    甚至要比陈祖义强几十上百倍,但是阳谋就在于我有这么强大的海军,但你不请求我发兵,我是不会发兵的,即便会看到无辜百姓受伤,但政治要牺牲的往往就是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陈寒其实一开始也不理解为什么一定会牺牲这么多是无春节的老百姓,可是当他在看完了整个布局之后,他就不得不狠下心来。

    政治这件事情永远都有牺牲,要看牺牲了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所有人都成为了这个棋子。

    政治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不讲道理的,所以陈寒也是来到了这个地方才终于是明白,为什么人家说搞政治的人都心脏。

    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把普通人的性命当一回事,甚至没有把普通人当人看,普通人在他们的眼里面就都是棋子,这个棋子可以也可以马上抛弃掉。

    陈寒也是斟酌再三之后才鼓起勇气来提出这么一个阳谋。

    他很明白,陈祖义这火强人一旦被打掉之后那肯定会有其他的海盗城市崛起,想要去收复曾经陈祖义他们的地盘,这是无法避免的。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老百姓的死伤,而要做到这一点很艰难。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斟酌再三之后就只能提出这么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计划。

    就是把陈祖义他们这个活海盗给收拾完了,立刻就在沿海步伐等到零散的海盗,开始兴风作浪的时候,其他的小国也就知道要来求谁,那时候大明海军在出击就名正言顺,同时也能够把其他的小国给收拾了。

    如此一来,才能够兵不血刃的将。南洋的小国囊括到大明的怀抱当中啊,绝不仅仅只是让他们承担所谓的附属国。

    所谓的附属国,那都是个笑话。他们在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会俯首称臣,一旦中原王朝不复强大之时,他们马上就会翻脸不认人。

    这是人的本性,是根本不可能改变的。

    所以陈寒来到了这里之后也没有想过说要去要求他们改变什么,只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强大便是。

    大明王朝先用个几年功夫将土地给占有,然后开始大量倾销商品,控制整个南洋地带的经济,然后再以文化为辅,推行大明王朝先进的文化将这里的文化一一侵蚀掉。

    即便这些人心中还有一丝复国的心思,但只要这一批人被熬死了之后,下一代人自然会为大明王朝歌功颂德,然后就像在历史上东西开疆拓土那样,慢慢的就融入到了整个中原王朝的怀抱当中。

    这个过程虽然慢一点,但是非常有效,陈寒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因为导致大明王朝分崩离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问题。

    就像有些人说过的,其实古代王朝就是资本主义国家。

    在这个国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那么资本家和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可是资本是逐利的,他们一定会像大鱼吃小鱼一样的慢慢的兼并掉,他们先是从兼并普通老百姓开始。

    等普通老百姓被兼并的差不多之后,就开始互相兼并。

    可是老百姓们一旦被他们吞没的什么都不剩的时候,那就开始造反了。

    所以利益是支撑整个中原王朝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根本核心所在。

    可是利益这个东西一旦丧失了,那么不管是世家也好,还是官员也罢,都不可能会听从皇帝的调令。

    因为皇帝已经没有办法给他们带来利益了。

    而陈寒想要给大明王朝续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张拓土。

    尽可能的在有生之年,让大明王朝有更多的地方种地。

    大明王朝这个时代很可怜,就在于基本上整个王朝两百七十多年都处于小冰河时期。

    只不过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从明朝初年开始,小冰河时期的威力就开始显现多灾多难。

    到了末期那小冰可能已经到了。

    很多人都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吏治的腐败,其实这只不过是因为小冰河时期带来的粮食减产造成的一个问题的总和。

    就像每一个王朝开始那样,大明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战火,有大批的富有者财富被清洗干净,财富重新分配,土地也被重新分配,大量的百姓有了土地之后自然会开始欣欣向荣,所以开国前几个环节只要不大折腾,一般都会迎来一个盛世。

    而等到了中期开始,这种好的迹象就会迎来一个考验也是一个转折,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土地兼并的危害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粮食和财富主要集中在了那些大的地主手上,这些大地主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土地兼并也,就是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产业。

    而他们的产业通过他们自己的运作以及跟官府的勾结是不需要交税的。

    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没有办法向前几代那样征收到足够的税收,各种问题就会出现。

    首先没有那么多税收之后边防,会开始出现松动。

    一方面,是经过一两百年的承平日久边防,士兵再不复开国之初的锐气。

    另外一方面由于没有仗打,不少军官就开始在内部出现腐化,他们会贪污军饷,甚至虚报士兵数量吃空饷。

    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就会像白蚁把整个堤坝侵蚀一样,战斗力急剧下降。

    而北边那些异族看到这个机会必然南下,边防压力骤增,统帅就会向朝廷多要军饷,而朝廷这时候又会面临税收收不上来的难题。

    怎么办?

    那就得加征赋税加征的这部分赋税不会到那些富人头上,又会到老百姓的头上。

    老百姓就会感觉突然之间开始收重税了,这个时候还不一定会有太多巨大的问题出现,只会零星出现骚乱。

    甚至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遇上了天灾的话,对老百姓就是雪上加霜,一旦天灾出现,老百姓就只能卖掉田地来度过灾年,甚至卖儿卖女。

    往往天灾都伴随人祸,人祸是如何出现的那些有钱的地主不会同情老百姓,反而会在灾情出现之时,以极低的价格从老百姓手上买土地。

    这就是所谓发灾难财的,大部分的地主都是通过这种办法兼并大量的老百姓的田地。

    那这个时候朝廷就会因为这么个问题,出现极为棘手的难题本身随着土地兼并,税收就越来越少。因为古代的税收主要是人头税跟土地税商税是很少的。

    土地被那些不交税的权贵阶层兼并掉之后,基本盘就越来越少。

    在越来越少的过程当中又会出现天灾人祸,那就更少,一旦税收收入上来,北边压力就会骤增。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朝廷怎么办呢?

    就只能是加征赋税,而官员们则会趁机掠夺百姓。

    这些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地方上百姓不信任官府,官府的官员利用手上掌握的权利,借由朝廷加征赋税的机会掠夺百姓,形成恶性循环当中最恶劣的一环——朝廷信用崩塌。

    一旦朝廷信用崩塌,地方上百姓看不到希望就会造反起义。

    一个地方只要有一起造反起义,就会像星火燎原一样燃烧的全天下都是。

    而到了这种情况之下,那就是积重难返。

    所以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济问题,还是钱的问题。

    陈寒之所以要南下开疆拓土,就是为了给大明争取更多的机会。

    只要保证了粮食产量不锐减,同时打压兼并土地这股风气大明王朝说不定能够走更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