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即便当了俘虏,他们还在内讧!!
当张玉和朱能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告知了朱棣之后,朱棣这才松了一口气。
知道原来这是真的。
这也是朱棣打了这么多年仗,第一次遇到的事。
在他的眼里那些蒙古鞑子一个个那是长毛比猴子精,脱了毛比人都精。
这帮人一天到晚打的主意就是。
反正你大明王朝的步兵,不可能在草原上面久待。
你来了我就跑,等你走了,我又回来了。
如此反反复复跟你打游击,你也奈何不了我们。
反倒是把你们内部的后勤粮草压力拖得无限大,消耗你们的国力,让中原民族没有办法与我们对抗。
而朱棣其实也熟悉了这套打法,对此他没有多好的办法。
所以他非常赞同蒙克说的,要在草原上面修筑城池,将城池一个一个像串葡萄一样串起来。
这样彼此之间有了更好的攻守同盟,才能够解决掉蒙古骑兵的机动灵活。
虽然这种办法很笨,虽然这种方法要费很长的时间,但是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办法。
也是慢慢的将草原部落的机动性全给限制掉的好办法。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现在打仗居然如此顺利。
真正的让草原上面的部落见识到了,原来现在的大明已经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样。
大明手上的武器已经超越了之前所认识的,所有中原王朝的武器。
在这种武器之下,他们没有任何战胜的可能性。
与其为了一個看不见的目标而送死,那还不如好好的苟活下去。
反正投降了大明,大明也不会直接把自己的人给杀掉。
于是乎,这些个草原部落的首领便纷纷投降。
尤其是听到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其实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办法。
他们之所以要打这一仗,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更好的投降。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为了把自己等人当做个炮灰冲到前面去。
让明军看到草原部落现在还有一战之力。
这样草原部落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好处。
如此明君那边才不会小看了草原部落。
可是没想到这个计划落空之后,这么多部落的首领一起带着自家的部落,没有去当炮灰,而是直接投降。
这让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的如意算盘落空。
但是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人也没有拖泥带水。
没有了那么多炮灰在前面挡着,他们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战胜的可能性。
如果放在之前,那无非就是往更北边跑也就是。
反正你中原王朝的兵马,又没有我们跑的那么快,又没有我们那么了解草原。
我们跑到更北边去,伱们也拿我们没有办法。
可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小冰河时期慢慢显现出威力,北边是越发寒冷。
他们知道再往北边去,牛羊马都得冻死。
到时候所有,牧民难道在草原上面吃土为生吗?
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在严寒的驱使之下,没有办法往更北边跑,就只能往南边去,就只能投降。
当朱棣来到与张玉和朱能会合的校场上之时,看到那乌压压一大片投降的蒙古人,说实话朱棣是有点震惊的。
十几年下来他只跟这么多草原骑兵打仗,从来就没有哪一天能够俘虏这么多骑兵的。
这些个骑兵其实还是很勇猛的。
他们作战不怕死,他们的骑射非常厉害,在马背上来去如风。
并且驾驭马匹的能力,要比中原士兵强得多。
中原士兵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够拥有很好的骑射能力。
但是这些草原民族,却天生血脉里面就带有驾驭牛马的能力。
他们天生就是很好的骑手和射手。
所以这一点你不得不服。
虽然他们的后勤管理能力很差,虽然他们政治能力很差。
但是他们的作战能力那是一流的。
正因为知道这些人是一流的。
现在完好无损的在这里站着投降,手上兵器都给丢下,朱棣才觉得很是震惊。
在朱棣出现在俘虏营的校场上,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为代表的首领,立刻上前去,双双跪倒在朱棣面前,“败军之将,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看着这些人,回头看了看站在后边的姚广孝以及张玉和朱能。
张玉和朱能此时满脸都是骄傲。
因为这场战他们作为先锋,立的功劳是最多的。
到时候论功行赏他们两个一定能够有个好位置。
而其他的士兵此时也是咧着嘴笑的合不拢嘴。
这是打的太顺利了,没怎么用力了,他们就倒下了。
果然国公爷弄出来的这些武器好用。
虽然在之前枯燥无味的训练了快一年,大家都有怨气,觉得这东西能有什么用。
可现在却发现还真是有大用,如果不是这些个好武器的话,要与草原骑兵对抗,那得牺牲多少人,才能换来现在这恢宏的胜利?
要知道,这里面光投降的可就有接近五万了。
五万人是个什么概念?
虽说前面自家已经歼灭掉了好几万的草原部落骑兵。
但那些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厉害一点的,也不过是那两万准备做前锋的草原骑兵。
而要是放在还没有拿到这么先进的武器之前,要与他们对抗,要牺牲的多少战士就可想而知。
而现在打了一个多月统计下来,明军这边的伤亡不到二百。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概念。
谁敢想象啊,花不到二百的伤亡,就能够打这么大场胜仗。
而且还俘虏了五六万的敌人。
这么夸张的战损比,即便朱棣都在想,自己这么报上去父皇,会不会怀疑是自己在造假。
因为实在是太夸张了。
他们这些领兵作战的将军,报战损的时候,那都是往少了报。
这样才能够显示自己指挥的才能。
可现在就连朱棣都觉得,自己如果报这么少,别人会不会怀疑自己在造假。
父皇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太过于虚伪。
不过姚广孝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姚广孝告诉他,因为有如此好的武器,并且这一次科尔沁草原似乎没有那么的团结,他们打这场仗就不是为了拼死拼活,而是为了更好的投降。
所以这也能解释了,为什么这帮人毫无斗志。
ltdivquotcontentadvquotgt因为他们不是为了真正的打仗。
他们是因为北边越来越冷,没办法活下去,想要明朝赏碗饭吃。
但又害怕明朝会亏待他们,所以才故意闹出这么个事情。
让明朝看看他们的本事,那明朝今后也可以用。
其实就是一句话——要面子。
姚广孝这么一给他解释,朱棣心里面就松快多了。
“大师都这么说,本王也觉得是如此,好,立刻将他们所有人就地看押,择机凯旋,届时全部带回北平府周边。”
朱棣的意思很明显,这么多骑兵被收归了大名,那必须得要好好培训利用,绝不能浪费,这些可都是精锐。
虽说没有大明的火枪部队这么厉害,但以后用作其他地方的征伐还是能用的。
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兵力,都有大明现在这么的强。
这些蒙古骑兵之所以打不过大明,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够强,而是因为大明的火器更强。
但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些让朱棣都没有想到的事。
朱棣跟姚广孝张玉朱能在帐篷里面商议事情。
商议什么呢?
主要就是因为,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一次,之所以科尔沁草原部落全部投降。
不是因为打的有多好,而是他们自己内部之间互相有间隙,甚至互相的利用,才让大明这一次占尽了便宜。
既然他们是互相的不服气,并且互相都想致对方于死地。
那就得想一想,要怎么来分化掉这些人。
毕竟五六万人,不是一股小势力。
粮草的供应是需要大名来完成的,如此多人的人吃马嚼,如果让他们白吃大名的粮食,那岂不是对不起大明的老百姓?
所以绝不能出现那种事。
就必须把他们给利用起来。
但是有一点是,这些人还各自有首领。
他们虽说投降了,但你要是跟他说,从此以后你们的这些首领也跟这些小兵一样,不允许你们指挥这些小兵,你们自己找个地方爱干嘛干嘛去。
那下边这些人也会不服气。
到时候你很难指挥他们。
但如果将将士的指挥权,交给那些首领,大明这边能放心吗?
如果这帮蒙古骑兵,就是为了在这冬天里能够吃上一口饭才投降的.
等他们吃饱喝足了之后,春暖花开,又一拍屁股回到草原上怎么办?
所以必须得让他们群龙无首。
可现在又找不出好的理由来干掉他们这些首领。
你总不能跟他们说,啊,我们大明这边不太放心你们这些首领的存在,所以你们去死吧。
这么做的话,那下面五六万人肯定就造反了,到时候又是一场内乱。
这些人又用不上,还要浪费兵力直接去平叛。
而且这么一干的话,那就真正与草原部落结下了死仇。
今后他们是不会轻易的投降的。
如此一个大难题摆在了朱棣面前,还真有点让他头疼。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得出一个很好的结果。
但没想到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却给他们几个人瞬间解决了这些麻烦。
原来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人,虽说是最后投降,但是因为他之前是大首领,所以得到的待遇也是很好的。
而剩下那些一个部落首领们,此时已经知道了。
原来一切的幕后黑手都是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
本来就对他们有巨大的仇恨,现在聚集在了一块,那大家可都是新仇旧恨一起算。
有不少的首领,其实心里边很不服气的。
他们一开始是没想过一定要投降。
一开始想的是怎么去劫掠北平府。
没想到被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给算计了,被当做了一把刀来用。
所以现在即便投降了,心里边也不服气。
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想弄死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
而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俩心里面也很不得劲。
因为他们一开始想的是,要让其他的部落在冲在前面送死当炮灰。
然后自己在科尔沁草原一家独大,到时候接受中原朝廷的招安,可以以大首领的身份成为唯一被招安的。
可现在一下冒出来四个跟自己分一杯羹,即便明军这次依旧是把他当做上宾对待。
但他知道自己的利益还远远没有满足,心里边那叫一个不服气。
而且大家即便是在俘虏营里边,那都是剑拔弩张。
那气势其实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知道,他们之间迟早要打一架。
就连手底下那些个勇士们,此时都互相有点看不对眼。
那意思是说你们嘲笑我们投降,你们还不一样的吗?
对面就说不一样,我们听首领说了,这次要不是你们大首领说要来劫掠北平,哄骗我们来到此处,我们也不至于被迫投降。
一切都是因为你们怕死,我们才沦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下边的将士不服气,上边的首领们互相看不顺眼。
于是乎在这个夜黑风高之夜,四个首领终于按捺不住心里边的愤怒,直接抄起刀来,就直奔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的营地。
由于投降之后,他们的武器都被收缴了,而且不允许这些人在设立所谓的护卫。
大家都是各自帐篷各自住,明军在外围看着他们,也不知道内部是怎么样。
估计明军怎么都没有想到,这帮家伙都当了俘虏了,还内斗的那么厉害,并且藏了刀子,准备火拼。
夜黑风高啊,四个首领冲进了蒙克和图哈吉父子两个的帐篷,就准备捅死父子两个人。
可是因为这对父子本来就比较的警觉,再加上即便当了俘虏。
这父子两个也觉得气氛不对,所以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警惕,至少没有睡得那么沉。
听到外面的脚步声之后,父子两个人一轱辘从床上起来。
然而还不等他们喊人,帐篷就被人家掀起来,接着四个大汉在夜色笼罩之下冲了进来,拿着匕首。
就向刚刚起来的父子两个人冲过去。
父子两个生性警觉,而且一下就反应过来。
但是面对四个蓄意报复他们的首领,没有挣扎太多,很快就被捅倒在地。
甚至打倒了父子两个人,这些人还不解气,接连在父子两个人身上,每个人扎了起码二三十刀。
父子两个人啊,也算是一对枭雄。
尤其是这个图哈吉,本来是想要展望未来胸中有抱负的。
本来是想着要把部落带上更加辉煌的。
可没想到,在投降之后,却被自家下面的部落首领们给捅死。
但这件事情落在了朱棣耳朵里之后,朱棣是既兴奋又激动。
看看看看,这不就是有借口处理掉这些个首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