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大明灭掉了倭奴,李氏朝鲜开始坐立不安了!
倭奴覆灭的消息传到了李氏朝鲜之后。倒是令李氏朝鲜立刻就惊慌了。
一开始律师朝鲜一直出售粮食,来换取大明那边的棉布,尤其是低价棉布。
可现在他们听到倭奴那边都已经被灭掉了,那么很快可能就轮到自己家了。
一时之间整个国家陷入到了反恐当中。
他们自觉自己没有对不起大明。
可是看到倭奴那边被覆灭,一时之间他们有种唇亡齿寒的感觉。
甚至觉得如果自己的人不采取一点行动的话,说不定也会步入那种后尘。
不过李氏朝鲜自从成立之后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党争。
这个国度在整个明朝由于没有什么战争。
朝鲜和曾经的王氏高丽有一个同样的雄心壮志。
另一方面呢,却又在背地里边,虚与委蛇应付大明王朝。
尤其是开国之初那段时间更是如此。
他们一直坚持用汉字,跟随朝代说汉语。
尤其是他厉兵秣马,想要征服辽东和大明摆摆手腕子的心思。
其中尤以柳承俊这位弘文馆馆主,更加是激动不已。
他们依旧觉得自己,最大的梦想是要继承那片土地。
接着再来谋划辽东的那大片土地。
再则如今的大明王朝蒸蒸日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同时也是他们关注大明那边动向的一个组织。
弘文馆其实是仿照大明的鸿胪寺修建而成。
他们的实力根本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从他们那里得知消息,如今天朝上邦已经将倭奴给灭了国,
作为民间的一个大儒们相聚的组织。
可是他们依旧愿意蹭这个热度。
然而如今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商船在我国釜山港口停留,
所以这个人,并没有直接要去跟大明王朝掰掰手腕子的决心。
可也很明白,和大明对抗那简直是蚍蜉撼大树。
即便是辽东那边也有大明王朝,其他们把女真人看的牢牢的。
可没想到的是,在他那雄心壮志之下,根本压抑不住,根本压抑不住这一股征服天下的决心。
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同时作为受儒家文化影响非常深的国家。
“诸位同僚,咱们关注天朝上国与倭奴的这场战争已经有两年半之久,
先前一直没有传来太过确切的消息,
他们一心想要向大明靠拢,不能亲自到大明去,就只能在制度在礼仪在文化上面靠拢。
如此两面派的做法,岂是一位明君的作为。
……
作为附属国,一方面借助着大明的威严,震慑住辽东女真人的进攻。
也不是大明开国之初那时候的百废待兴,现在反了过来。
有些个老学究们异常的亢奋。
那就是继承所谓的高句丽。
这一次柳承俊召集了在京城的一些大儒,为的就是庆祝大明灭掉了他们南边的倭奴。
弘文馆一方面是宣扬他们自己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大明官话之地。
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个反对派们则抓住机会,大肆的宣传,当今的国王对大明不忠。
即便李氏朝鲜刚刚开国不久,而且李成桂这個人野心勃勃。
虽然高句丽与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而是想整顿国内,将那些反对自己上位的人通通去除掉。
即便自己这一方的大臣,有的时候也劝他千万不要有这种心思,还是努力的安定下来完完成国内的演变。
所以李成桂此时慌张了,他相信自己的国度之内,肯定有很多大明王朝锦衣卫派过来的间谍,
肯定能够将他的一切行动都看在眼里。
弘文馆。
其实在整个王朝内部昭然若揭。
如今的普通话便是大明官话。
这是个好消息,这对咱们李氏朝鲜来讲,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
诸位都知道,曾经倭寇有多么的猖獗,不仅杀害咱们的百姓,还掠夺他们百姓的财产。
对于那个倭奴产生的倭寇,咱们也是深恶痛绝。
现在天朝上邦,终于帮咱们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此之后那些倭寇将不会再产生。
咱们沿海百姓将不会受到危难。”
柳承俊说完了之后,下方那些大儒纷纷感慨。
甚至有的掉下眼泪来。
因为李氏朝鲜沿海地带遭受倭寇侵扰产生的各种惨案不比大明那边少,
尤其他们离着倭奴那边实在是太近,很多时候第一个受伤的就是他们。
而李氏朝鲜本身并没有多少抵抗能力,
别看李成桂好像来了一个政变,他自己本身也算是一个有为的大将军,
但不代表整个李氏朝鲜的军力很强。
尤其是在水师方面更是不值一提。
直到万历年间壬辰倭乱之时,他们的水师将领才在鸣梁海战当中,搞出了所谓的龟船,这才稍微像样了一点。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饱受倭寇的袭扰,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对倭奴深恶痛绝。
如今借着大明的手把倭奴给灭了国,他们焉能不高兴?
难怪在座的不少大臣都垂泪涕泣,这是可以理解的。
接着柳承俊又说道:“不过咱们庆祝倭奴被灭的同时,也得提防咱们国内某些个人,又暗中要搞事。
就比如与辽东的女真人,现在依旧勾勾搭搭。
虽然那些女真人被屠杀了一次,可剩下的那些却被某些人有意的隐藏包庇了。
这件事情可能在座的人都不是很明白,也不清楚来由,
可是老夫却知道的明明白白。”
这句话说出来之后,顿时让不少人心里面咯噔了一下。
辽东女真一直都是一个禁忌话题。
为何?
因为辽东的女真人一直都与辽东明军之间互相敌视。
即便后来明朝不得不搞出了羁縻政策安抚了辽东女真人。
可随着大冬天越来越冷,之后他们屡屡南下,要么骚扰汉人,要么袭杀朝鲜居民。
这些是两国都是深恶痛绝。
但是本应该携手同心,灭掉这一股力量的两国,只有人家大明是不遗余力在做,
李氏朝鲜这边,李成桂这家伙不知道搞什么鬼,一直都在勾勾搭搭。
所以才让下边不少大臣为此颇有诟病。
尤其是反对他上位的那些顽固派。
尤其在朝中也算是四品大员的柳承俊为首的一些人,更是如此。
ltdivquotcontentadvquotgt这一次他们借着庆祝大明灭掉了倭奴的契机,聚集在弘文馆,就是要议论议论这件事情。
这个话一出来后有个大臣就非常激动站了出来。
“柳大人,您说一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啊!辽东女真与我朝鲜来说也是深仇大恨。现在还有人要窝藏,岂不是窝藏敌人?同时又得罪天朝上邦?此愚蠢做法岂能容忍?”
“说的就是!”
“没见过这么愚蠢的做法!”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就从刚才的激动情绪里再次爆发了另外一种亢奋,
对待辽东女真朝鲜部分人的态度都非常的暧昧。
朝廷当中的官员对待辽东女真,也是含糊不清。
作为政治老油条们,很清楚辽东女真其实是朝鲜与明朝之间的缓冲。
有辽东女真在辽东的东北,在朝鲜的西北,这片地方扰乱。
朝鲜的西北减轻不少压力。
可这种东西也是双刃剑。
虽然朝鲜一直支持着辽东女真人的活动。
让女真人可以屡屡与明朝驻守在辽东的驻军周旋,但有时候也会遭受到反噬。
女真人都是一群喂不饱的狼崽子。
他们收了你的粮,收了你的武器,收了你的马匹供养,
表面上答应绝不跟你对着干,可一旦大雪封山,没有粮草的时候,可就完全没任何顾忌。
反正汉人也好,朝鲜人也好,能抢到的东西他们通通都要。
他们仗着在山岭之间来去如飞的优势,频频骚扰两国。
这也是朝鲜和辽东的将门屡屡合作的原因所在。
而现在在这种最为敏感之际,还有人窝藏女真人,那就犯了个大忌讳。
这些反对派就可以借机抓住机会来抨击那些革新派。
所谓的革新派倒也不是真正的变法。
而是将朝中那些老的支持王氏高丽的臣子给打压下去。
所以作为保守派领袖的柳承俊,此时之所以如此激昂,也是得到了这个消息。
柳成俊哼了一声,”还能是谁,当然是咱们的宰相具康浩。
我们现在每向他们这些人退一步,他们就会得寸进尺一丈。
这个具康浩正在计划一件什么事情呢?
他明知道大明是天朝上邦,明知道我们应该要好好的效忠大明,
明知道大明乃是咱们的母国,
明知道大明已经帮了咱们如此之多,
他们依旧在幻想着要从辽东把土地给抢回来。
我们自己人都知道,那个曾经覆灭掉的王朝高句丽不属于咱们朝鲜,
可他们依旧做着美梦,
依旧想着是如何把那块土地霸占下来,
依旧想着是和大明以山海关为界。
咱不说其他的就说一点,那不是蚍蜉撼大树吗?
为了咱们数百万国民着想,也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这话一出来,立刻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欢呼。
“对对!说的就是,而今天朝上邦远涉重洋都能将倭奴都可以轻松的灭掉,更别说大陆相邻的咱们。
咱们去与如此强大的天朝上邦对抗,无异于找死,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明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却依旧有人妄想,能够占领别人的疆域,何必呢?
何必去招惹呢?
何必在自己依附的国家面前耀武扬威呢?
明知道那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依旧要拿着几百万百姓的性命来开这种玩笑。
还是那句话,不是咱们不努力,而是朝中有奸臣。
殿下身边有奸臣,咱们要把这些奸臣一一驱逐。
只有将这些奸臣驱逐了,咱们朝鲜才有好日子过,百姓才有好日子过才能安定下来。”
柳承俊这话说的十分的激动,下边的大儒们也一个个的十分的激动。
他们明白这话说的可一点都不夸张。
……
王宫。
李成桂此时也陷入了矛盾当中。
要说野心,他是有非常大的野心的。
他的野心不仅仅只是把辽东这块土地给占有。
他的野心甚至包括要与大明掰掰手腕子。
因为他发现大明最近这几年,一直都在内部消耗。
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这些大案要案的发生,消磨了大明不少臣子对皇帝的信任。
君臣之间有了矛盾之后就有了嫌隙,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内部并不会与团和气。
只要攻破了内部,便能够一举占有辽东,然后有南下与大明争雄的机会。
虽然李成桂曾经也告诫过自己的国民们,不要有冲动的想法,大明现在还强大,不是咱们出击的机会。
但现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了这堵墙要慢慢被打破。
因为大明现在居然把倭奴给灭掉了。
倭奴是什么?
倭奴就是他们自己的仇人,本来灭掉倭奴,他们应该高兴才是。
但大明展现出了如此强大的军力,对他们而言,可就不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半岛而言,他们没有退路。
与大明陆路相接,此时倭奴被灭,对马岛就相当于监视着整个朝鲜的桥头堡。
甚至如今没有了倭奴作为大明比较强大的对手之后,
大明可以精心经营倭奴,可以在那里驻军,可以在那里发展生产,可以把那里当做一块飞地来经营。
届时那边的驻军会增多,那边会形成一个省份。
届时会与对马岛一样,对朝鲜进行包夹。
到时候陆陆可以走鸭绿江直接杀奔而来。
水路又可以从对马岛由釜山南北夹击朝鲜。
在这种局势之下,作为一个国王,他不得不去考虑这些问题。
政治上面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初的朝鲜为何能和大明拉起手来一起齐步走,是因为大明也需要朝鲜监视着倭奴。
倭奴的存在就保证了朝鲜,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力保障,才能够成为倭奴和大明之间的缓冲。
现在倭奴没了,那作为缓冲之地的朝鲜,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李成桂想到这里,看向了同样愁眉苦脸的具康浩。
“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李成桂问了一声。
具康浩此时焦躁之情不比李成桂少。
作为朝鲜宰相,他看得很透。
他们朝中内部有太多的人亲大明,外部如今解决了倭奴的大明驻扎在对马岛的军力,绝对是对朝鲜最大的威胁。
于是具康浩说出了一个让李成桂也觉得,必须要去做的决定。
“殿下看起来咱们必须要启动,曾经不敢也不能启动的计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