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驱魔笔记中不许夹带情书 > 第1069章 一封捅破天的检举信
    第1069章一封捅破天的检举信

    王云霄没能吃上聂小芸的烧烤宵夜。

    因为杨家灭门案又出现了新的进展。

    当天晚上,有人将一份举报材料放在监察局的大门口。

    根据举报者提供的证据显示,被灭门的杨家确实是罪有应得。

    其中最大的问题有三个。

    首先是在沈家倒台之后,与沈家有暗中合作的杨家趁机侵吞大量的资产。

    这件事单拿出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沈家那么大一块肥猪肉,你不吃有的是人吃。

    总不能说我姓杨就不让我动筷子,那就不讲道理了。

    问题在于沈家的事最近刚刚被翻出来。

    沈家幼女沈清溪,前一阵子正在大闹特闹。杨家为了遮挡自己的罪行,不得不扔出两家炮灰为自己挡刀,然后又牵扯出了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个案子不说捅破天,至少也是在天门市掀起了一场小规模的地震。

    现在杨家被灭门了,杨家的罪证被人端出来了,你查不查?

    你要是敢顺着这条线查的话……海军你要不要查?

    第二个大问题,则是杨家利用博古通今会作为招牌,私下里倒卖国宝级文物。

    这年月虽然不像未来时代法律条文那么严格,路上遇见个鸟都是保护动物,咬一口牢底坐穿。土里挖出来几块砖就是千年古董,禁止流通。

    除了传国玉玺这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董文物之外,其他的东西真无所谓,就算你买卖青铜鼎也没人追究。

    问题的重点不是买卖,而是买主和卖主的身份。

    古董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除了在高端的小圈子里作为一种收藏爱好之外,另外一个用途就是不能具体描述的用途。

    比如说玉座金佛的基本原理。

    举报人给出了一份相当内容十分详尽且不可描述的名单账目。

    第三个大问题,直接指向海军杀人灭口的动机。

    说本地杨家之所以被灭门,是知道了一些他们不该知道的事情。

    或者说,认识了一些不该认识的人。

    根据举报材料上面的供述,四海商会高层已经与海军取得共识,以联邦西海船舶公司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换取杨启明不再针对杨家族人进行报复,取消杨家族人不得进入海军的规矩。

    西海船舶公司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简单来说,这家公司拥有两支远洋贸易船团,下属大小货运船只超过三百艘,同时在东南亚及南美一带拥有五座自由贸易港。

    至少九家造船厂,其中规模最大的造船厂可以制造万吨级别的邮轮。

    拥有独立武装,独属于船团的武装护卫舰。

    几乎就相当于一个缩水版本的东印公司。

    而这还不是四海商会名下规模最大的贸易公司,商会名下十大船团,它只有其中之二。

    当跨国巨企的规模达到这个层级的时候,钱,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了。

    当然为了平息社会舆论,或者说不给过往的清白形象和强硬人设抹黑,杨家人可以改姓。

    改姓柳。

    反正这年月谁也没把自家姓氏刻在脑门上,人家从海外回来,说自己不是杨家人,也没人能去质疑。

    除了杨家人自己。

    本地的杨家,与海外的杨家是有一些联系的。万一哪天走在路上认出来,这就不好看了。

    所以……

    坦白说,想要仅仅依靠一封检举信,和所谓的什么账簿名单,扳倒堂堂海军元帅,这种想法是天真且荒诞的。

    但是这封信里的内容信息量太大,以及送信人的身份如此敏感,由不得监察局不慎重对待。

    海军这边收到消息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

    当王云霄连烧烤都没来得及吃,就被拉上车一路风风火火赶到监察局的时候,这份举报信的原件已经被秘书局带走,送往京城。

    监察局倒是想要把这件事给压下来,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根本压不住。

    这已经不是他们能处理的问题了,无论是这封信,还是送信的人,他们都解决不了。

    这次跟随杨启明前来的,只有他麾下的刘将军和曾将军,以及王云霄这个小虾米。

    刘将军本名刘寿,主管后勤,是海军的大总管,但凡是涉及到非军事领域的这些杂七杂八的破事,都归他管辖,比方说给王云霄提亲。

    曾将军本名曾康,主管情报部门,准确来说是海军的情报部门,这次惹出麻烦的特种小队,就是他手下的人马。被临时拉来救场的王云霄,现在也暂时归属他管。

    所有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跟天气一样的阴沉。

    头顶上阴云阵阵,雷鸣滚滚,当王云霄跟着杨启明走进监察局的那一刻,大雨倾盆而下。

    不仅是海军,包括特务局、秘书局在内的各个部局高层领导,也都陆续前来。

    王云霄在这里甚至还见到了自己在特务局都没见到面的新任局长。

    要不是曾将军小声跟他说,这是特务局的新领导,他都不知道这人是谁。

    确实没看出来,完全就是个普通人。

    “刘鸿洲,外号刘秀才。跟你们周校长是同一批出海的留学生。”

    曾将军小声嘀咕:“他原本应该调去川中的……”

    王云霄好奇道:“这个人很厉害吗?”

    “不能说厉害不厉害,只能说他的长处不在特务系统这方面。”

    曾将军感叹道:“专门调这个人过来,是铁了心给四海商会开放门户啊。”

    看王云霄一脸茫然,他又补充了一句:“这人搞外交是有两把刷子的,脑子灵活,不得罪人。”

    王云霄还是不理解。

    这种上层的人事动向和政策调整,他是真的不懂。

    只能大概听出曾将军想要表达的意思。

    简单来说,这个人不是激进派。

    在解决掉包括梅菲斯特在内的一系列牛鬼蛇神之后,特务局这把刀也有入鞘的趋势。

    四海商会回归是大势所趋。

    想要让人进门,你就不能在帐外埋伏刀斧手,帐内摆一口大油锅。

    这是礼数。

    大局如此,杨启明在这个时候又会做何选择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