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 第24章 杀完敌寇再执棋,一胜再胜势无敌
    吕兴巢脸色一沉,李景源的态度让吕兴巢感觉不对劲,换做以前,李景源见到他,第一件事就是以师礼问候。

    今日不但不见礼,又直呼他名字。

    吕兴巢有些不爽,心里冷哼一声,打算今日好好的教训一番李景源。

    吕兴巢先是向李景源一拱手,将礼节做足,而后大声朗道:“臣听闻殿下血屠太秋宗,杀的太秋宗无一活口,就连老幼都没放过,此事当真?”

    李景源淡淡道:“你亲眼见了?”

    吕兴巢一愣,不过他反应也快,立马道:“有人路过太秋山,看到了京观,见到了尸林,还能有假?”

    李景源再次道:“本宫问你亲眼见到了吗?”

    “我虽没亲眼见到……”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李景源脸色冰冷:“你身为三品儒士,难道没读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大儒名言吗?”

    “哼,没亲眼见过,就敢在京都城门口,大庭广众下,质问大衡储君。吕兴巢,你这般行举妄为国子监博士,妄为太子少师。”

    吕兴巢嘴唇哆嗦,被怼的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但此人脸皮极厚,立马调整心态。

    “我虽没亲眼见过,但这消息是锦衣卫千户通报。锦衣卫是陛下亲军,难不成他们还敢欺骗陛下?”

    李景源眼睛一瞪:“禁卫军都可以逼宫谋反,锦衣卫为何不能欺骗?”

    吕兴巢又被噎住了。

    “说到逼宫,一个月前本宫遭到禁卫逼宫,险些身死。你身为太子少师好像就没来过东宫,慰问过本宫吧。

    吕兴巢,太子少师啊,京内都再传本宫仁德之名皆是你教导所称,本宫遇刺,你却不来看望,你实不应该啊。”

    “这、这、吕某染了寒疾,卧榻不起,因此才没去东宫。”吕兴巢说话都有些结巴,强行解释。

    李景源摇摇头,就这,就这,这吕兴巢也不过如此。

    “不行,不行,不行,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想办法占据主动。怎么办、怎么办?”吕兴巢心中着急,脑筋都快转冒烟了。

    他想以李景源血洗太秋宗为缘由,质问李景源,可李景源一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堵死了他。

    就在吕兴巢找不到突破口时,李景源主动给了他递刀。

    “本宫昨日确实马踏太秋宗,杀的太秋宗无一活口。”

    反倒让吕兴巢有些懵逼,不明白占据上风的李景源为何又突然承认此事。

    他没细想缘由,知道自己机会来了,立马打起精神来,再次高喝:“殿下斩下太秋宗一千四百多人的头颅,以他们的头颅炮制了一座京观,以他们的尸体炮制了一片尸林,此事当真?”

    李景源平静,惜字如金:“真。”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心中狂喜。承认了就好,今日便让你见识一下儒家的言辞如刀。

    吕兴巢怒指李景源,手指都在颤抖,脸色涨红,不敢置信、失望、痛苦等等复杂丰富的表情汇聚在他那一张老脸上。

    噗!

    接着竟然吐出一口鲜血,身子摇摇欲坠,惹得围观群众一阵惊呼。

    李景源愕然愣神,忽然笑了起来。

    这家伙还是个表演型人格,真会给自己找画面。

    “躲开。”吕兴巢一把推开扶住自己的学生。

    吕兴巢激愤,怒喊道:“臣曾经教导过殿下一定要修身,立身,一定要仁爱重德,如此方能担当得起太子重担。

    你、你、你,没想到你居然做出如此败德失心之恶举。

    李景源,你上对不起陛下对你的培养,下对不起大衡百姓的殷切希望,你更对不起我十几年来对你的谆谆教导。”

    说到激动处,还哭了出来,泪流满面,颇为煽情。

    “直呼太子名讳,此人该杀。”赵高目光阴冷,满含杀意。

    李景源笑了笑:“不着急,让他表演。棋局都摆好了,不下岂不是辜负了布局者的好意。”

    他之所以当众承认血屠太秋宗这件事,就是想让吕兴巢借题发挥。

    吕兴巢不过是被推出来的跳梁小丑,只是颗棋子,不足为虑。

    有人要借用吕兴巢给李景源扣上暴虐失德失仁的帽子,让李景源失民心。

    品行无缺,仁德无损,这是李景源还能是太子的重要原因。若是没了这仁德之名,李景源还能不能是太子就是衡顺帝一句话的事。

    此计甚毒。

    李景源看出了这一局棋的真实目的,但他没有躲,没有避。

    他也要以吕兴巢为棋子,和那些躲在幕后的人对弈一局,他要让整个京再震上一震。

    杀完敌寇再执棋,一胜再胜势无敌。

    他要挟无敌之势回京都,他要震一震满朝文武,吓一吓自己的那些兄弟。

    此时再看这吕兴巢,倒也不觉得可恶。

    吕兴巢无比激动,涕泪横流,说的唾沫横飞,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如此卖力表演确实有感染力,尤其是怒怼上位者,更能煽动底层百姓的社会情绪,不少无知百姓拍手称好。

    “你说完了吗?”李景源很平静,平静的让他心里没来由的一怵。

    “我乃陛下钦点的太子少师,所谓师者,导之教训,以圣贤教诲卫翼,使太子明孝仁礼义的道理,使太子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

    今日太子犯下大错,有邪曲不正,暴虐失心之举。我若不及时纠察,使太子规正,便是失职,便是愧对陛下,便是愧对大衡百姓。”吕兴巢又是一番慷慨激昂。

    “来人,取我戒尺。”吕兴巢一声喝。

    身后一个学生递上来一根戒尺:“今日我要犯大不敬罪,就算被陛下惩戒。我要以圣人戒尺打醒太子,望太子迷途知返,重拾仁心仁德。”

    吕兴巢高举戒尺,一步步走到李景源面前,给人演出一个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严师形象。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视死如归,牵动着围观百姓的目光和情绪。

    赵高恨声道:“此人当处极刑。”

    “太子殿下,请上前领戒惩,使规正,安民心。”吕兴巢表情严肃,正气凛然。

    “请太子领戒惩,使规正,安民心。”吕兴巢身后学生,仆人纷纷跪地。

    紧跟着围观的百姓中有人跪地高呼,越来越多的百姓跪地,呼声一片。

    吕兴巢心里得意,这次挟大义,挟民心,必能使李景源就范。

    今日之后,我吕兴巢就是大衡第一谏臣,我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