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跟胡宏伟的关系,陈喻洋是知道的,对于胡宏伟最后参加的一场临河市委常委会议,陈喻洋作为记录人员,他是有记忆的,杨杰能够到台源县来当县委副书记,胡宏伟应该是和孙维平做了交换的,当时两人在会场上交头接耳的情形陈喻洋至今仍然记得。

    陈喻洋想到这里就问道:“刘书记这一说,我也就明白了我所听到的传闻是怎么一回事了,应该是胡宏伟市长找的现在的常部长,是他拍的板,可这和杨县长有关系吗?”

    “陈书记的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我分析应该是胡市长走之后委托杨县长、当时的杨副书记照顾付金海吧,有了这个原因,让外界以为当时的常书记和杨副书记都是付金海的靠山,才让他在城关镇混的风生水起,连镇党委书记都给架空了。”刘昭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陈喻洋听了他的分析,就有了初步的判断,他觉得在这里面杨杰和常振军都是被利用的角色,付金海则是利用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模式,以为常振军在会上拍板让他当镇长,他就是付金海的靠山,又以为胡宏伟交代过杨杰要他照顾付金海,而杨杰也成为了付金海的靠山,这样,他们镇上就没有人去和他唱反调,加上又有一个懦弱的、不敢坚持斗争的镇党委书记,才让他敢在镇上胡作非为。

    陈喻洋这么分析着,也就对刘昭说了出来,之后他对刘昭说道:“刘书记,不管怎么讲,既然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必须要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听说他和谁关系好,查了他会让谁不高兴而放弃我们的原则,我想刘书记应该是不在意这个的吧。”

    刘昭听了陈喻洋的分析,认为很在理,在他表明观点之后,觉得也应该向他表明自己的观点,免得让陈喻洋认为自己改变了初衷。

    想到这里,他便说道:“陈书记既然这么说了,我也说说我的想法,我肯定是希望将这件事情查下去的,今天之所以来和陈书记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整件事情是你牵的头,我有必要将接下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告诉你,如果你因为和某人的私交而退却了,我想,我会直接向邱书记汇报的,在我这里绝对没有放着线索不查的案子,也不会因为私交的原因半途放弃的。”

    陈喻洋听到刘昭的话,知道他是在告诉自己,我的初衷并没有改变,来和你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来看看你的态度的,同时也是赢得你的支持的。

    “谢谢刘书记坦诚相告,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俩是一致的,既然我牵头让你们帮忙调查,同样没有半途而废的想法。”陈喻洋在他说完之后,说道。

    “陈书记,既然是你给我们县纪委提供的线索,又支持我们的工作,那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我们的原则开展工作了,未涉及到镇上干部的时候,就暂时先不请示县委了,如果真的涉及到镇上的干部,我们会及时向县委汇报的。”刘昭在陈喻洋亮完态度之后说道。

    “好吧,请你们按照纪委的组织原则来办吧。”陈喻洋再次表明了态度。

    刘昭在和陈喻洋沟通之后,就回到了县纪委,向潘华安排具体工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