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后。

    太原北城外,军营驻地。

    石伟毅目送着刚从山西道布政使司,赶来传信的官差离开后,转身步入中军帅帐内。

    帐幕中,汇聚了所有跟随太孙北方巡游的文武重臣。

    坐于主位之上的朱允熥神情严肃,手中紧握着山西道布政使司呈递上来的紧急奏折。

    将奏折放置案头。

    朱允熥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未曾想啊,在我大明,竟然有如此雷厉风行的官员效率。”

    回到帐内的石伟毅见太孙面若冰霜的样子,心头也不免沉重了起来。

    先是走过去拿起案几上的这份奏本,浏览了一番。

    随后,才默默退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去继续默读那份奏章。

    帐内一片死寂。

    能够成为这次太孙巡边随同人员之一的,都是深受其信赖与重视之人。

    更准确地说,在座的所有人几乎全为心学一脉,选送来的优秀代表。

    关于目前整个山西道内情况,以及接下来可能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当前危机,这些人都早已心中有数。

    正因为此,每个人都显得格外忧郁沮丧。

    轰。

    突兀响起的巨大响声,打破了这寂静压抑氛围。

    众人纷纷投去探寻目光所在之处。

    只见景川侯曹震怒容满面,眼中似乎要喷火。

    “简直胆大包天,真是无法无天。”

    “山西居然敢于公然挑战皇权?”

    就在昨天,太孙才提出打算派遣随驾户部官员,协助山西清理账目,以便早日筹集好前线大军急需物资。

    一夜之间,太原城的官府架阁库就化为了乌有。

    并且是下着大雪的情况下,被一把莫名其妙的大火彻底焚烧殆尽。

    曹震脸色铁青,满面怒容:

    “山西道显然是在明目张胆地掩盖事实。”

    话音刚落,这位北部巡察的首席武官随即站立起来。

    身上的盔甲随之响动。

    “太孙,请允许微臣带军进城擒拿所有叛徒。”

    太原城里所发生的事件,实在过分到令向来会与将领争执策略使用的文官,在此刻都保持着沉默。

    接着,在曹震之后,军帐内的其他高级将领们也都纷纷站起来。

    “恳请太孙下达指令,让我们进入城市镇压谋逆。”

    石伟毅观察上方太孙的脸色变化,同时留意下方曹震等人的情绪反应,摇了摇头说道:“尚未到时候吗,景川侯与众将军还需耐心等候。”

    曹震立即回应道:“请问石大人,到底何时才算良机?如今谁不知道太原城内哪些人意图造反?那份黑名单想必您已阅过,现时正是我们率军进入的好时机。依据名单捉捕即可。”

    “我等同意。”

    其他随行的军事官员亦附和。

    曹震目光中流露出不满之意。

    假如朱标对此处境一无所知,或许还有理由保持观望态度,静候事态发展。

    可现下,明明知道哪股势力意在作乱,却还这般犹豫不决,如何能让人信服?

    按照曹震的意见,应该直接派大军封锁太原,并命令锦衣卫及羽林军前往抓捕嫌犯。

    鉴于朱允炆此刻正身处其中,无疑已是最好的人证。

    至于证据,便料想一旦入城,搜索必能找到充分之物。

    石伟毅感到一丝困扰,只得再进一步解释道:“用兵应谨慎稳重,不能只看到眼前一时之势,需要更长远地考虑问题。”

    “如若依照曹侯所说,在太孙未抵此地之前便下令调动四方兵力围困山西道,何必还要亲临险地?”

    伟毅虽感无奈,但他理解这反映了将帅们与文官之间处理问题方式的根本差异。

    武将们只会关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迅速化解危机。

    而解决了一个问题后,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比之下,特别是像太孙这种层级上的人考量问题,便远远超过了单纯依靠武装干涉来达成目的那么简单。

    世间如果所有难题,都能这么容易被解开。

    大明王朝就不会遗留那么多悬而未决之事了。

    曹震仍然面色不佳,嘟囔着抱怨说:“照高老这话来讲的话,在军队里这简直就是贻误战机啊。”

    石伟毅当即脸色凝重:“景川侯。”

    “够了。”

    一直端坐于白虎椅上未曾言语的朱允熥,面色凝重。

    如果他再不说话,恐怕太原城尚未生乱,而他自己所在的北巡行在大营先就要混乱起来。

    他先是看向石伟毅,直至对方垂下目光,随即转头对着另一边的景川侯曹震望去。

    朱允熥冷笑着开口:“昔日开平忠武王和中山武宁王征战时,也曾这般犹犹豫豫不成?”

    徐达与常遇春二人,无异于是大明朝百万雄师中的两大英雄,堪称是大明将领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

    所有关于他们的英勇事迹,都是每一位大明士兵,必须学习的经典案例。

    闻言,曹震面色稍定,低头回答:“微臣不及两位先辈之智勇,仅知晓当前太原城内聚集着大量叛贼,我等却束手无策。”

    朱允熥摇了摇头回应:“暂且不论北巡行在此处仅有万余兵力,即便是针对太原城内的状况,景川侯是否已经详尽评估过叛贼的实力呢?”

    此时一旁的石伟毅补充道:“据查,眼下盘踞于城中的谋逆力量人数并不低于您麾下的正规部队。”

    话毕后,他沉默不再言。

    朱允熥接过话题:“此外,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太原始卫所、左翼守备队以及右翼防卫军三支部队。谁能保证其中又有多少人已被逆党收买或者控制住了?”

    敌众我寡的事实摆在那里……

    叛变者远比行营内的士卒人数多得多,更何况尚需突破城墙防御,才能发起攻击,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曹震仍显得不太甘心,小声辩解道:“但我京师精锐,单兵作战能力强,足以以一挡百。”

    对此反驳,朱允熥平淡问道:“然后呢?即使我们能够攻克太原,剿灭或俘虏全部逆党,这件事情就算彻底解决了么?”

    其实,事情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若是真那么轻易的话,他早该调集庞大军队直取山西之地,扫荡一切敢于反对势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