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835章只有边疆爆发重大冲突,他们才敢行动
    多年来,无论何时,朱元璋下达御令让朱棡跨出长城对抗外敌时,都是以他所统辖下的这三个护卫队为中心组建而成。

    因此才得以多次成功讨伐蒙古侵略者。

    对此观点,长史也表示赞同。

    “王爷,请慎重考虑这个决定吧,若非必要而撤退这三个卫队,将来真有不测之事发生时,王府根本无力回击,不仅会对您本人造成极大危险,连带着所有人也陷入危难之中。”

    面对众人的质疑,朱棡只是轻轻地摇了一下头。

    “护卫队必须离开太原城,若他们留守在此,只会束手束脚,唯有撤走后,那些企图造反之人心里才不会有顾虑,从而肆无忌惮地行动。”

    朱棡的眼神轻轻闪烁。

    既然晋商想要在山西制造混乱,自己或许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么多年来,朱棡多次领兵出塞征伐,早已经培养出无畏的勇气。

    王府长史面露担忧。

    “王爷既有智慧又有胆识,不惧危险。三卫兵马是我们王府的重要护卫力量,若是全部调离,到时候王府该如何自保呢?”

    朱棡转过头看向身旁的朱济烨,带着笑意问。

    “济烨觉得,敌人会选择什么时间发起行动?”

    这是一个考验。

    王府长史在一旁静静地站着,目光投向二公子朱济烨。

    朱济烨没有想到,父亲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他垂下眼帘,紧锁眉头深思。

    朱棡并不急于催促。

    他在思考山西道的命运。

    在即将到来的大动荡之后,未来的路该往何处走。

    过了许久。

    朱济烨心中已有答案,并把刚才的想法重新整理一遍。

    然后慢慢开口。

    “晋商有财富而没有人手,他们的手段主要是以财帛收买人心。儿子认为,如果晋商真要行动起来,肯定少不了与外界势力合作。”

    “之前宫中的邸报说,太孙北巡经过凤阳时,前往祭祀已经去世的信国公,在此过程中发现白莲教的存在,之后又出现了废人炆失踪事件。依儿子看来,这些情况很可能都出自白莲教之手。”

    “最近一段时间,河段发生了几起变故,豫州各地也流传着不少流言,众所周知,白莲教尤其擅长与地方百姓沟通,行事神秘莫测,影响深远。鉴于这种情况,儿子推测此次晋商跟白莲教之间可能有所勾连。”

    “一方提供财物支持,另一方组织人力,两者联合起来,便既有钱又有兵,完全可以做出更大的谋划。”

    听了这一番话,王府长史眼睛睁大,忍不住低声喊道。

    “白莲教。”

    长史的表情立刻紧张起来,环顾四周宫殿。

    众人皆知,白莲教善于从基层百姓入手,各行各业的人士,均有可能成为其成员。

    此刻,长史凝视着空旷大殿,暗下决心,今日便开始彻查王府内所有人员。

    看看是否真有敌对势力潜伏其中。

    朱棡明白了他的意图,随即说道。

    “调查工作就拜托长史了,必须确保不留任何死角。”

    “是,王爷。”

    长史恭敬地应道。

    接着朱棡转向朱济烨,“你刚才的推测相当精准,展现了深厚的见解。不过关于时机的选择,你还没讲清楚。”

    朱济烨颔了颔首。

    “依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冬天太原城应该是安全的,但若是我负责筹划的话,首先会让白莲教广泛传播谣言,煽动普通民众的情绪,从而破坏大明稳定的基础。”

    “紧接着,晋商会利用金钱利诱那些叛乱分子跟心怀不满者引发更多骚乱,最终使得整个朝廷陷入混乱之中。”

    “这就是发动反叛的最佳时期吗?”

    朱棡微微眯缝着眼睛微笑着问道。

    朱济烨却摇了摇头。

    “条件还未完全成熟。”

    “那需要等到什么时候?”

    朱棡期待能够听到儿子给出不同寻常的答案。

    朱济烨精神振奋起来,直视坐在高台上的朱棡坚定地说。

    “只有当边疆爆发重大冲突时,才会是真正的起义时机。”

    “边疆?”

    朱棡的眼睛不自觉地眯成了一条线。

    这不是他预想中的答案。

    作为九边之一的藩王,他对大明如今的防御力量,再清楚不过了。

    从山海关到雁门关,朝廷在这之间布下几十万大军长年驻守。

    长城沿线及背后的地方军屯随时待命,一有战事即刻支援前线。

    战略要地聚集着庞大的军力与物资储备,在官府精心策划下,即便遭遇长达半年以上的围攻。

    任何一个重镇都能保证供应充足,坚守阵地不受动摇。

    因此,听到有关边境问题时,朱棡心中不禁怀疑起其真实性来。

    他认为那些平时只敢悄悄策划的小人,怎么可能真的让边疆陷入麻烦。

    除非晋商们能够切断给九边的粮食补给,而且这也得花上三至五个月的时间,才会导致军队出现缺粮的风险。

    朱济烨进一步说明道。

    “难道父亲您忽略了长城之外,依然潜伏着不少蒙古残部吗?凭借掌握开中权,这些年里晋商家族在表面上,负责向军队提供粮食装备的同时,背地里也频繁出入各个关卡,同外邦进行商业交易。”

    “纵然朝廷监管严苛,阻止了很多非法商品流入市场,但仍有人质疑是否真没有人尝试过暗地里的密谋行为?”

    王府长史听后感到惶恐不安。

    “难道是某些居心叵测之人,联合起了草原上的残留势力,准备攻打进来?”

    朱济烨颔了颔首。

    “依我所见,这是唯一可能性了。一旦边境遭受入侵,便会迫使朝廷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开来。到时候各地军队都将被卷入此事之中,难以抽身南调增援。”

    “同时,国内局势变得愈发复杂时,那些野心勃勃者,便能在山西道为所欲为了。”

    深思熟虑之后,朱棡望向身边侍立已久的长史开口。

    “马上准备文书向皇上表达孝敬之心,并请求将晋王妃及一众子女送往应天府避险,立刻安排他们启程南行,本王与济烨共同留守太原城。”

    长史恭敬点头答应下来。

    “属下即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