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802章尽心治河,剩下的事我来搞定
    “你知道我们正在实施洪武新政吗?”

    石伟毅深深地望着潘开朗,心想以后一定要加强官员的政治智慧。

    “太孙是改革者,总在朝廷引导变革。水利就是他一手推动的,而你是他挑选出来的。若你独自承担责任,不仅会让太孙的批评加重,新政也可能被反对,甚至终止。”

    听完这话,潘开朗眼中现出恐惧,急切地追问。

    “不会吧?”

    “不会?”

    石伟毅冷笑讽刺。

    “潘尚书以为在朝廷做事能一直顺风顺水?新政真的受欢迎?还是那些地主士绅,愿意放弃利益?”

    潘开朗黯然自语。

    “人性趋利避害,无法改变。”

    “因此,现在每步都要小心。黄河河道问题也不能波及到你潘尚书。连总督衙门的下属也不能受连累。”

    石伟毅语气坚定,眼神坚定。

    新政的诸多条款,正是他倡议,在内阁会议通过批准后公布的。

    当交趾道时,他已经开始实验并检验有效方法。

    只要朝廷能克服地方障碍,保证新政有效执行,大明将发生巨变。

    潘开朗也慢慢反应过来。

    他看着身面的朱允熥,心中感慨良多,当即提袍紧跟。

    追到朱允熥身后,低声道:“太孙。”

    听到呼唤,朱允熥停下,转向孙开朗。

    “不想以死赎罪了吗?”他笑着问。

    刚说完,但见潘开朗跪地致礼。

    “太孙赐臣无上荣耀,臣感激不尽。”

    刚想说话,却又不知怎么表达。

    朱允熥温柔安慰。

    “我不求回报,只愿你能治理好黄河。”

    潘开朗眼睛逐渐湿润。

    历代有多少贤人寻找值得信赖的明君?

    无数英豪,因为没有伯乐,悄然消逝。

    潘开朗誓死报国。

    “不将黄河治理到位,臣决不罢休,绝不能让它再次危害中原百姓。”

    朱允熥轻拍潘开朗肩膀,安抚道,“尽心治河,剩下的事我来搞定。”

    ……

    五日后。

    换上素雅锦袍,朱允熥率张苑博、柴昊强,跟周豪等几名暗卫,从兰考县顺黄河西行,抵达豫州府台绥县东北某河段。

    而潘开朗及石伟毅等人,还有数日才能抵达。

    他们刚刚在兰考县见过面,此次去台绥县,便是为亲自查看台绥段的拦水坝跟减水坝。

    另一座正在建造的坝,则在陕州府,陕州城北边河段。

    为查清毁坝原因,他们必须亲临现场,全面把握。

    在此之前,刘远已经被派潜入台绥,探寻是否有违法行为或阴谋。

    朱允熥、刘远、石伟毅三者看似各自一路,实则构成复杂布局,外人难以捉摸他们真正意图。

    到达台绥黄河段时,朱允熥面色沉重。

    与兰阳地区相比,此处受洪水直接冲刷破坏更为严重,损坏程度明显超出兰阳。

    直至当日,河岸仍然破败不堪,泥沙堆积甚厚。

    原本用于维修的物资散落四处,显然是洪水肆虐之后的状态。

    此际,河南分署的河道衙门,已启动清理河道及整理工作。

    令人惊讶的是,现场未见严格督工,即使是身着官服的干部也浑身泥泞,在河工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异常和谐。

    朱标此次出游,对张苑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因此旅途中他既兴奋又紧张。

    面对眼前河流,他低声向太孙解释。

    “据资料记载,若无北方黄鹿山脉为屏障,又得东方凤凰山、邙山地理隔挡,或将导致豫州府范围内损失更加严重。”

    “那么,你认为这起事故是由传说的龙王引发,还是有人为故意破坏呢?”

    朱允熥观察环境后,转而问向身旁的张苑博。

    短暂沉默后,张苑博回应道。

    “微臣认为没有龙王干预。即使出现异象,也只是某些人的故意抹黑。”

    朱允熥颔首,“去河堤上看看。”

    事实上,在蓝阳县时,他还存有疑虑。

    如今,站在受损现场。

    看着官员、百姓全力恢复。

    午饭时为加快进度提前准备食物,秩序井然。

    显然,并非是因待遇不好而引发的破坏。

    龙王一是更是子虚乌有。

    那必然是人为了。

    朱允熥并不知道,此事是否牵涉白莲教或晋商。

    如若果真,他需重新评估这些年对方积蓄的势力。

    不久。

    朱允熥等人便已登堤坝。

    虽换便服,华丽服装与周豪等人依然引人注目。

    河工们仅仅瞟了一眼,不明来意。

    负责河道工作的官员赶忙上前。

    朱允熥观察着。

    一个长相凶恶、满身污泥的吏役率几名河兵前来。

    “诸位来自何方?怎么在河堤边停留?此乃河道总督衙门辖地,近期发生数起意外。请勿在此久留。”

    那吏役紧盯着朱允熥等,面色凝重。

    水坝被毁后,朝廷迅速派员调查,虽非本地官员所为。

    几位负责人被调至开封府河道局,所谓的职位变动,实则软禁。

    除此以外,再无进展。

    然而,这里的人们始终保持警惕。

    豫州人皆知近期发生了大事,此时怎会有人无端至此。

    朱允熥微笑指着前方河床上的数座残缺大坝。

    “我们来自襄阳,家中长辈精通治水之术,知晓此处问题,特来一看。明年工部选贤,或以此为题,故提前了解。”

    如今选官需通过公开考试,吏部还会特设测试招纳新人。

    朱允熥以襄阳出身及长辈善于治水为由,勉强过得去。

    朝廷确实有可能将当前黄河水患列为考题。

    那位吏役颔首,但职责使然。

    “请出示证明。”

    与此同时,后方一位河道官员脸色阴沉,快速走来。

    周豪从内衣袋里拿出一张牙牌凭证交递给吏役。

    同时,朱允熥留意着朝他们走来的河道官员。

    此人穿着一身磨损褪色的浅绿旧制服,与工人们一样浑身是泥。

    他原本因看到疑似外来者在河边而前来检查。

    近期太孙在豫州暂住的消息已传开,没有人愿在此刻惹麻烦。

    看到穿华丽衣裳的朱允熥时,他略显惊异,但仍强压好奇心极速接近。

    朱允熥眯起眼看他。

    另一边,

    吏役验过周豪的证件后,再仔细打量朱允熥一番。

    吏役皱眉询问。

    “既在襄阳生活,为何跑来我们豫州?治水的话,你们那里的汉江也宽广,可去那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