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799章暗号,大明万岁
    冯海颔了颔首。

    原本,按照他们的计划,朱允炆被救后,一定会要求自己带着他们夫妇从白莲教的叛贼手中逃脱。

    今天在渡口驿的市集上,他已经做了双重准备。

    若白莲教的人不让步,那些伪装成镖师的锦衣卫,将会直接与白莲教分子们在酒楼内动手。

    幸而白莲教选择了退让,这让外面的安排派上了用场。

    只需牵制住这群人一阵,就能创造出转移朱允炆的机会。

    太孙命令里明确说明。

    假如朱允炆想要撤离,需设法救援。

    对于他留下一事,并无太多指示。

    冯海明白,太孙期望朱允炆能在敌营里待下去。

    但他不相信朱允炆会在有条件逃脱时,仍然留守那里。

    这时,朱允炆接着道。

    “既然我已决定留下,关于……关于老三交代的事情,眼下就都告诉我吧。”

    冯海感到无奈。

    朱允炆在凤阳城久居后,整个人都改变了,尤其是这次被白莲教绑架一事上,他更如同变成了另一个人。

    “太孙说,假若您坚持留下,定是为了渗透到叛贼组织内部做准备。即使未找到您,最终也会通过某种途径将情报传达给我们。”

    “太孙强调过,您需要任何形式的帮助或资源,只要我们能力所及,皆全力相助。他还表示不会强迫您去实施任何行动,毕竟身陷其中,最重要是保障自身安全。”

    朱允炆微微颔首,显然朱允熥早料到了他会如此行事。

    随后,他询问道。

    “你会一路秘密陪同我们进入山西道?并通过某些渠道维持联系?”

    冯海颔首称是。

    率领队伍悄悄地渗透进山西道,且隐藏踪迹不被敌人察觉,对他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

    朱允炆嘴角一扬。

    “那我们需制定个暗号,留着日后接头用。”

    这突如其来的提议,令周围几个人忍俊不禁。

    “啥暗号?”冯海迟疑道。

    朱允炆坚定地说。

    “没错,以后就用大明万岁做暗号吧。”

    “大明万岁?”

    冯海越来越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鉴于朱允炆已决心投身于险境当中,依遵照太孙旨意,哪怕这一举动显得多此一举,他也只好同意。

    看到冯海答应了请求,朱允炆笑着拍了一下大腿,径直向外走去,令一群人颇感困惑。

    当朱允炆走到屋外,他又回头向众人开口。

    “我不回去,那边的混乱就难以平息?”

    冯海带着一行人从屋内走出,答道。

    “必须有信号,那里的骚动才能平息。你不用担心,一切我们都已妥善安排。”

    朱允炆连连顿足。

    “我必须尽快回去。”

    冯海诧异道。

    “不用那么急。”

    可话音未落,朱允炆已径直往酒楼方向跑去。

    冯海他们只得迅速跟随上去。

    待他们终于追上他时,只见朱允炆边跑边回过头喊道。

    “迟了,我夫人恐怕得吓坏了。”

    这一句话让冯海差点摔跤,眼中闪过一抹不满,却只能无奈地跟随朱允炆一路返回。

    到达酒楼后,冯海伸手拦住了想要直接冲进去的朱允炆,小心翼翼地通过门缝查看室内状况。

    看到屋里依旧混乱不堪,这才放下心来。

    “没有异常。”

    “你只需记下我们的联络方法,假如察觉到了异常,可在路途中寻找适当时机,放置三颗石头摆成三角形标志,我们将会立刻来接应你们离开。”

    “若是情况照旧,但另有事情需要讨论,便摆四个石子为方框形状作为暗号,到时候我自会有办法与你见面。记住,进入山西境内依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朱允炆快速记下约定方式后,便急忙推开冯海,侧身进入了酒楼内部。

    而冯海没有马上离去,而是继续留在此处观察着外界情形。

    另一边,朱允炆悄悄穿过柜台后方。

    正缩在角落里的萧涵,立刻扑过来,紧紧拥抱住他。

    “二郎,你总算回来了。”

    萧涵低声呼唤,随之发出细微的啜泣声。

    朱允炆目光温柔,不断轻拍她的背安慰她。

    “别担心了,我不是已经回来了嘛。今天发生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得到安抚后的萧涵,慢慢从其怀中抬头,轻声答应。

    “是,我明白的,你刚去办的事,一定是为我们好的。我一定会保守秘密的。”

    就在这时,街上突然传来了一声高呼。

    “河兵跟渡口驿的官差赶过来了。”

    渡口驿虽然规模较大,手下驿卒众多。

    但在这样拥挤的人群中,也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只好寻求支援。

    随后,一支约有百人的河兵团队,举着盾牌手持兵器,整齐有序地走进街道中心。

    原本热闹非凡、旁观打架斗殴事件的好事之徒们,瞬间四散逃逸。

    唯有几位仍在激烈对抗中的顽固分子,留下未动。

    此刻,刘天禄身上已是狼狈不堪。

    见远方河兵逼近,身后的韩阳羽已经昏厥,他咬牙切齿地下令。

    “快撤。”

    紧接着,拖起昏迷不醒的韩阳羽,朝酒楼方向退去。

    另一边同样参与争斗的一帮人,在发现军队到来后,也纷纷停手各自逃离现场。

    瞬间之间,街上变得空空荡荡。

    刘天禄拽着韩阳羽进了酒楼,眼神四下扫视,未见朱允炆的踪影,随即面容变得阴郁。

    “朱公子。”

    没有人应答。

    刘天禄脸色愈加难看,那冷酷气息让周围酒们纷纷退避,不敢多作停留。

    “朱公子,快出来。官兵已经到了。”

    刘天禄在心中暗自发誓,若朱允炆敢逃,他定要亲手将此人屠杀。

    刚刚暴乱时间并不久,对方即便逃离也不会跑得太远,自己一定能把他找出来。

    带着满身伤痕与鲜血,刘天禄锐利的眼睛,依然不停歇地搜寻每一个角落。

    终于,一个颤抖声音轻轻传来。

    “我……我在这里……”

    循声望去,只见柜子后面,伸出一只不断打颤的手臂。

    ……

    朱允熥又一次踏足兰考县。

    距离上次,并没有过多时日。

    那时,黄河水患严重,在当地冲破了一段堤岸。

    令人气愤的是地方官储学海,愚昧至极。

    在河下游又引发新的决口,导致更多地区受到波及。

    就连原本安全无虞的归德府,也未能幸免于难,被卷入了这场灾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