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军队路过某处郡城,这一次,又添了千余新兵。

    这些新兵虽都是些寻常百姓,但他们大多干惯了农活,走起路来也都能跟上。

    埋锅做饭之前,两千人分成了两队。

    人数上,还需要去了军营,再进一步划分。

    夜风中,张副将也顾不得训话,下令就地扎营。

    二百多个营帐,十人分得一个。

    因是先开始,张副将也就随意分了。

    姜玥入了满是男人的营帐内,不适是有的,但是,这才是刚刚开始,她需要适应。

    参军的好处,就是有饭吃、有衣穿。

    士兵们皆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营帐外开始进食。

    像姜玥这种半路抓来的,一人发了一个黑呼呼的杂粮饼子。

    姜玥接过,咬了一口,又硬又涩,不是一般的难吃。

    她打开自己包袱,露出里面仅有的两块点心,还是她路过上个郡城买的。

    怎么感觉,自己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多年,一朝参军,又回到了幼年。

    姜玥摸了摸钱袋中所带银钱,除去青云州租房等花销,她现在还有二十多两,

    幸亏没买其它累赘的东西。

    夜空下,张副将和王都尉,均有自己独自的营帐,让姜玥好生羡慕。

    即便为了那单独的营帐,也要努力奋进。

    夜晚,她不得不入睡营帐,首夜,她选了角落位置,

    此刻,营帐内,新兵们已经开始聊起了天。

    姜玥刚躺下,薛文睡到了她的旁侧,

    “姜玥,挨着你,我有安全感。”

    姜玥:“确定是安全感?”这人难道忘了,曾经见到自己,都要绕道走。

    薛文:“此一时彼一时。”

    那个名叫东来的,倒是睡到了中间位置,只隔着几个人询问姜玥,

    “小兄弟,你家哪儿的?”

    “清禾镇。”

    东来:“就这附近了,那我们不远。”

    薛文:“差太远了,你不是会中郡的吗?”

    “……”

    原本不太相熟的几人,逐渐熟络。

    姜玥前生虽习惯了在野外入睡,但头一次这样入睡,到底睡不习惯。

    虽说,这些年她书院就读,一直都处在男人当中,

    可读书人,和这些士兵到底不一样,

    且,书院的环境,明显要好的多。

    想到家人,她毫无睡意。

    想着这儿离家不远,干脆出了营帐,和张副将告了假,准备回家一趟,一来回也就大半个时辰。

    夜里,总比白日时间要长。

    张副将同意了,要她跟上行军速度即可。

    张副将和叶尘一样,无法理解姜玥的行为。

    姜玥顺了自己的马儿,快马加鞭回了家。

    家里的奶奶姐姐们都在睡觉,姜玥叩响门环叫醒了奶奶。

    刘春凤睡得迷迷糊糊,

    “小六回来了?”

    看到姜玥,她清醒过来。

    “奶奶。”姜玥看着奶奶因自己回家,那高兴的样子,千言万语说不出口,

    “奶奶,我……”

    “怎么了孩子?”刘春凤急了。

    姜玥很少有如此慌乱的时候,可她真的想去参军,

    “我科举路上遇上了同乡的人,说军中有空缺,便决定一起参军。”

    “不可以!”刘春凤想也不想就用力摇头,“军中什么地方。”

    “奶奶,我保证不会有事的。”姜玥用力抱住了奶奶,

    “我有功名,有功名的人都会得到特殊对待,去了能做文职。”

    “别忘了,小六会武,一般人近不了我的身。”

    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奶奶,家里没个人傍身不行,尤其是咱家生意若是做大,往后还是要有倚仗的,奶奶,相信小六!”

    姜玥话说的认真,刘春凤看着她,愣怔良久。

    “怎么会生了这样的心思?”她实在没有想到。

    刘春凤依旧摇头,“小六,家里生意需要照顾。”

    “奶奶,单靠生意,最多是个富商。咱们姜家没有倚仗,根本就不敢做大,恐遭人惦记,甚至陷害。”

    “小六想要保护姜家每一个人,就需要谋得一官半职。”

    “做官?不!小六,咱们不做生意了,找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奶奶为你寻个良配,成亲生子。”刘春凤一直都是这样想的。

    姜玥摇头,成亲就必须恢复女人身,成亲需要婚书,她功名在身,届时必定暴露。但这样的话她怕说了,会让奶奶陷入恐慌。

    奶奶为她安排的生活听着很好,但她是姜玥,这辈子绝对不会依附男人。

    “奶奶,行不通的,小六有奶奶和姐姐们,还有侄子侄女就足够了。小六想去军营。”

    姜玥诚恳道。

    “你…就这么想要参军?”刘春凤强忍住了泪。

    “嗯,小六想。”姜玥继续诚恳道。

    “罢了,奶奶知道拗不过你,只是奶奶不放心。”

    刘春凤心里空落落的,小六一向有主张,“你说的这个文职,是做什么?”

    “文书之类的。”姜玥见奶奶为之松动,自己内心也跟着一松。

    “奶奶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她真正想的,是驰骋疆场。

    “奶奶,征兵的队伍就在路上,小六先斩后奏,对不起。”

    “时辰不早了,小六先走了,您别担心,不会有事的,小六很快就会回来。”

    刘春凤心头一紧,“小六,怎么这么急?这就走了?”

    “这……奶奶也没个心理准备。你……”

    原来小六早就决定了。

    “小六想要改变姜家命运,一定要有所行动。奶奶放心,我保证照顾好自己,不会有事的。”姜玥拿了身衣服和干粮,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刘春凤想着姜玥口中的文职,内心到底稳了稳,但又追了几步,直至小六消失。

    一切好似梦境。

    “小六,你太懂事了,奶奶心疼。”

    她不想同意,可这小六,也是个犟种。

    不让她科举,她竟是想到了其他办法。

    小六识文会武,也是她傍身的本能。

    告别了奶奶,姜玥骑马赶回营地。此时,正是夜半。

    薛文睡梦中转醒,打趣道:“醒来几次不见你,还以为你开溜了呢。”

    姜玥摇头,“我岂是那种人。”

    头一晚,她后半夜睡得很沉,新兵们皆头一日在荒郊过夜,谁也睡不着。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她的奶奶。

    翌日,天气冷意更添几分。

    黎明,简单吃了干粮,军队由步行变成了小跑。

    锻炼,行路途中就已经开始。

    行跑途中,

    “姜玥?”

    一道熟悉声线,带着惊诧,竟然是曾经的同窗,吴非。

    征兵的速度,远超姜玥想象。

    此时的吴非,对比之前愈发的胖了。

    “你也来了?”姜玥知道,吴非早就退学了。

    此时的吴非,早已长成了七尺壮汉。

    吴非:“没办法,清禾镇卖粮食的路上有幸遇上了官差,询问过我家中情况后,就将我带到了这儿。”

    熟人相见,又是在这种场合,自是比寻常要亲近一些。

    当然,薛文除外。

    同排的薛文看着吴非,总觉得碍眼。

    吴非:

    “姜玥,我方才第一眼就看到了你,怎么你也来了?”

    “参军护国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姜玥话说的理所当然。

    吴非听后,也不再询问,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他跑的气喘吁吁:“参军怎么比读书还累。”

    姜玥等继续赶路,一路北行,走的都是官道。

    中途休息,姜玥好容易遇到熟人,遇到尴尬之事,

    “吴大哥,帮个忙。”

    吴非远远站在灌木丛后,也不敢转身,平生头一次知道,姜玥的公子病。

    一连几日,人数扩充到了五千,将官也随之增加。

    他们距离边关营地越来越近,天也越来越冷。

    姜玥接连啃了五日的杂粮饼,都快吃吐了。

    天愈发的冷,张副将下令,加快脚步,

    姜玥没什么,可是苦了这些新入军的将士们。

    白日里,新兵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夜晚,营帐内倒头就睡。

    村庄越来越远,漫漫荒郊,

    行路途中,姜玥手脚都僵硬了,即便回家拿了衣服,也还是冷。

    这时候,她只能忍着不适,继续前行。

    八日后,人数增到一万。

    深秋渐远,初冬来临。

    她只能期盼,快点抵达军营。

    今日夜晚,

    “姜玥,热乎的。”军帐内,吴非端来了一碗小米粥。

    “谢谢。”姜玥接过,双手在碗边上暖了暖,几口下肚,顿时胃里也暖暖的。

    薛文:“也不知道几时能到,再这样下去,咱们都得扒层皮。”

    东来:“就是啊。”

    抱怨声不断,姜玥猜测,“应该再一两天吧。”

    毕竟他们距离边关不远,就是可怜了他们的双腿。

    一日后,终于,他们抵达边关。

    待抵达营地,已是夜晚。

    应着月色,姜玥也能看个大概。

    此处营地,四周环绕着高大的木栅栏,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栅栏上插满了锋利的尖刺,以防止敌人进攻。

    营地内,一顶顶营帐整齐地排列着,数不胜数。

    营帐之间的道路宽敞而整洁,方便士兵行动。

    营地中央是一个巨大校场,用来集结士兵、举行军事仪式、训练军士。

    校场一侧,有一座瞭望台高高耸立。

    瞭望台上的士兵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以便及时发现敌人来袭。

    一切,似乎看起来,很是和谐。

    但姜玥隐约间,闻到了浓浓的血腥气。

    从老兵脸上的神情来看,她察觉,边关不久前,才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来军营头一日,所有人登记造册。

    登记内容较上一次,精细不少,包括祖籍、年纪、家中人口。

    姜玥被安排的营账,依旧十人。

    一个大通铺上,早已放好了被褥,还有统一的暗红色军服。

    姜玥身冷,也就将原本衣服套穿在里侧,外侧穿着军服。

    姜玥和吴非一个营帐,习惯性沿边入睡。

    入军营的第二日,便是训练。

    训练过后,便要精细划分,每五人当中,选一名伍长。

    只是,还未训练,战鼓雷鸣,老兵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