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TNT:暖梦醒觉安如初 > 第299章 破碎的她(1)
    “还能去哪?过年我回家啊,不是你之前说的我在这里有家吗?”

    左暖安终于开始吃东西了,她全神贯注在碗里的食物上,一边吃着一边漫不经心答着小贺的话。

    开动第一口她就尝到了美食的快乐,左暖安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果然呐,人不能轻易生气,她差点还因为生气耽误了一顿饭,真是不值不值。

    小贺:“但我不建议你回家。”

    小贺:“原主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

    左暖安:“怎么,酗酒的爸,生病的妈,上学的弟弟破碎的她?”

    说完,她看见小贺放下了筷子,眼神复杂看着自己:“我没跟你开玩笑,实际情况比这还要严重。”

    刚才那话左暖安也是以前在别人的小说里看到过,她才随口那么一说。

    现在仔细想想,这话里的内容好像就够支离破碎的了。

    不过依小贺的意思,原主的身世好像更是个稀巴烂。

    ——

    原主的母亲,名叫徐怜,是徐氏夫妇的老来得女,从小生长在大山深处的西水村。

    徐氏夫妇婚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在四处求人,他们拿着家里不多的几张钱票,去到镇上找了赤脚医生寻医问药,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天将徐怜赐给了这户人家。

    等徐怜长大成人,徐氏夫妇也已年过六旬,他们便开始像其他的人家一样,找到村里最能说会道的王婆子,帮忙给徐怜说上一门亲事。

    王婆子也是个靠谱的,她拿着徐家砸锅卖铁的说媒钱,徒步走了十几里路翻到山的另一侧,也就是东谷村,找到了一户不错的人家。

    也就是左家。

    两个村子之间隔了好几个山头,一来二去传话全靠王婆子这张嘴,总算,西水村的徐家和东谷村的左家定下了良辰吉日。

    左家的这个小子,也就是原主的父亲,名叫左大勇。

    曾经也不是没人过来要给他搭桥牵线,只不过左家人都看不上,他们家大勇人长得不孬,家里条件虽然不算太好,但在东谷村也是数一数二的,得亏王婆子口齿伶俐,说到最后硬是让左老太太点头了。

    左大勇从没听说过徐家的这个人,直到新娘子头顶红盖头经人送到自家门前,他才第一次见到王婆子嘴里夸的天花乱坠的徐怜。

    确实如王婆子所说,徐怜是个出落标致的黄花大闺女,肤白貌美,大眼睛水灵灵的,左大勇自打掀起盖头瞧见她的那一刻便移不开眼。

    这桩婚事闹得整座山头都沸沸扬扬的,两村来往过来喝喜酒的,逢人就说,这西头的俊闺女配上东头的帅小伙,生出来的孩子指不定多好看呢。

    徐怜嫁到左家之后,人也不矫情,劈柴挑水的活样样都干得来,东谷村的人只要下地务农回来经过左大勇家门口,就能看见徐怜忙个不停的身影,任谁看了都得说上一句“以后得讨个像左家大嫂一样能干的媳妇”。

    婚后不到半年,村里就传来了好消息。

    几个耳朵尖的大娘大婶围坐在村口,叫的老大声,说镇上下了通知,东谷村的好地界被上头的人看上了,准备拿这地方盖个什么旅游景点出来。

    她们一直也没出过山,景点什么的,自然不知道是用来干嘛的。但每逢聊到这事,全村上下没人不把脸笑出几层褶子,他们只知道,镇上既然要用脚底下的地方,肯定会拿好玩意跟他们换。

    消息传开没几日,镇上真的来人了,家家户户发放拆迁款,还给发了房本。

    虽然只是城里的老破小,每户大概六十平米左右,但祖祖辈辈都困在深山之中的人们并不在乎这些,他们只知道,自己要进城过上好日子了。

    镇上的人前脚刚走,东谷村后脚就有人开始拿被单卷行李,大包小裹往自家吱吱呀呀的倒骑驴三轮车上倒腾,全村上下好不热闹。

    对比之下,西水村显得萧条太多了,东谷村忙得最欢腾的几天,也是西头最沉寂的时候。

    可徐氏夫妇坐在砖房的小炕上却笑得合不拢嘴,炕头虽然是凉的,可老两口心里却暖乎乎的。

    几个月前刚给闺女送去东谷村,谁成想误打误撞,闺女眼瞅着就要去当城里人了。

    左家搬进城的那日,天还没亮,徐氏夫妇就登着那架破的快要散架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早早等在东谷村村口,他们要看着徐怜风风火火地进城。

    徐怜嫁人那天声势浩大,东谷村来来往往没人不认得西头的这两位老人,他们边忙活着给自家的行李打包,边说他家闺女命好。

    老两口蹲在村口搓着满手老茧,笑着点头就跟捣蒜似的,他俩也觉得闺女命好,徐怜是天生的好福气。

    总算等到左家人出村,徐老太看到熟悉的面孔,搂紧怀里的东西先一步跑到徐怜跟前。

    “闺女,爹娘没啥能给你的,这些你拿着,别嫌少。”

    徐怜红着眼,憋紧了泪花,颤抖着双手接过徐老太包了一层又一层破布的东西。

    摸着上面的纹路,徐怜知道,里面装的是鸡蛋。

    这是家里唯一一只老母鸡下的蛋。

    徐老爷子腿脚不便,他一瘸一拐跟了上来,瞅着徐怜憨憨一笑:“没事的闺女,我跟你娘啥都不缺,家里老母鸡也争气,天天都下不少蛋,这些你带走就是了,剩下的我们够吃。”

    徐怜当然听得出父亲的安慰话,自家的老母鸡是什么状况她怎么可能不知道,三天两头能下出来一个蛋还是求爷爷告奶奶得来的。

    掂量着手里的重量,这些鸡蛋,应该是二老攒了好久好久的吧。

    徐怜哽咽着和父母告别,转过身她便双眼模糊,大颗的泪珠掉落在这片黄土地上。

    她知道,城里离西水村几百里路,这一走,再想见到双亲,不知道要等到何时。

    徐怜果真是个争气的,婚后不到一年,她肚子里就传来了响儿,左老太太别提多高兴了,她终于要抱上孙儿了。

    徐怜生产当天,左家乌泱泱一群人都等在产房外边,左老太太就站在亮起的手术灯下方紧挨着手术室门口,她双眼紧闭双手合十,嘴里叨叨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