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留学回来的助教
齐梦川果真如他所说的那般,对宁清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每天一下课,只要宁清茹出教学楼,必定能看到齐梦川的身影。
每次都不空手,有时手里拿着热豆浆,有时是供销社卖的紧俏的糖,有时甚至是两张电影票。
宁清茹不理他,他也会自己找话题。
“上个月放的那场电影你看了没有?里面的女主角跟你长得好像,不过她可没有你的学识好。”
“前天我去图书馆看到了一篇剪报,上面的文章是《那段伤痛往事》写的就是知青下放的故事,我看了特别有感触。”
“我拿给你看……我读给你听。”
宁清茹本就觉得时间不够用,上课学习,下课也要学习,听说一位英国丁达尔医学家又发表了论文,宁清茹还没啃下来,心里正烦躁的厉害。
再加上前天唐彩霞又来找到她,问她还要不要做点什么买卖,她说政策已经宽泛许多,医院附近来了好些卖鸡蛋卖家禽的老乡,巡查大队见了也只是象征性的赶一赶,并没有向从前一样没收处罚。
宁清茹知道,再过两年,人民公社制度取消,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吹到内陆,国家允许个人经营,只要手里有点本钱,脑子不笨,干什么都能赚钱。
她也正想着还能再做点什么生意。
脑子里本就乱糟糟的,偏偏齐梦川还在她旁边像只苍蝇一样骚扰她,宁清茹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齐师兄如果实在闲的没事,就去把学校的厕所掏了,还能造福造福广大同学,难道不比纠缠我更来的实在?”
齐梦川一怔,呐呐道:“只要我去掏厕所,你就答应我了?”
宁清茹白了他一眼。
就这一眼,齐梦川就像得了什么指示似的,居然真的跑走了。
宁清茹长舒一口气,算了,眼不见为净。
她转到林荫路上到处打听,有没有哪位同学是外文系的,能帮她把论文翻译出来,她可以给出一篇30块钱的高价。
进来工人的工钱有所涨价,而这三十块钱,也相当于钢铁厂的工人辛辛苦苦大半个月的工钱了。
结果问了一圈,有学外文的,英语水平还不如她,有学的好的一听翻译医学论文,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你让我翻译个外文文学著作还行,医学论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弄不好可是要担上人命干系的!”
“不是本专业的,很难去翻译这种专业的东西。”
宁清茹灰心丧气,正要走,一个男同学忽然道:“我听说你们药学临床刚从国外回来的一个留学生,正在给刘凌峰老师当助手,你可以去问问他。”
宁清茹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真的吗?在哪?”
男同学想了想,说:“现在应该在思政大楼,药学实验室。”
宁清茹赶紧跑到思政大楼,意外的是,她再实验室门口居然看到了方雅。
方雅好像个侦察兵,身子躲在墙后,朝屋里探头探脑。
她生怕被屋里的人发现,屋里稍有点风吹草动,她马上把头缩回去。
宁清茹看笑了。
她悄眯眯靠近,走到方雅身后,在她全神贯注之际,啪得在她肩膀上拍了一下。
“干什么呐!”
这一下可不得了,方雅整个人跳起来,一声惊叫憋在喉咙里,一张鹅蛋脸瞬间变了颜色,连瞳孔都缩了起来。
等回头看清是宁清茹,方雅一叉腰,伸出了一双毒手,狠狠地挠了她的痒痒。
宁清茹最怕痒,被她一闹,像只虾米一样缩起来,刚发出笑声,方雅就瘦了收了手,食指放在嘴唇下面。
“嘘!”
她拉着宁清茹,示意她往里看。
里面的人在开会。
似乎在聊一款药对于荨麻疹的作用,以及多大年纪的人该用什么剂量。
坐在门边一侧的是个年轻人,看着还不到三十岁,头发似乎用发胶固定在了脑后,穿着身黑色的西装,就像某个刚刚放映结束的爱情电影的男主角。
一双剑眉下是一双寒星般的眸子,鼻梁高挺,嘴角天然上翘,给人一种随时都在笑道感觉。
黑色的西装也衬得他整个人格外白皙,这种白既不是惨白,也不是苍白,而是像玉石一样的晶莹润泽的颜色。
身材修长,腿更长,脚下是一双黑色的皮鞋,手边还放这个硕大的行李箱。
不难看出,他因应该是刚下了车,连衣服都没换,行李都还没来得及归置,就被叫到这边来开会。
他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口中的“留学生”吧。
看着跟别人确实不是一个画风,这副容貌,宁清茹两辈子加一块,貌似也就只要顾安城能相较一二。
她回头,勾勾唇,露出一个暧昧的笑容,贴着方雅的耳朵小声道:
“那位同学一看就是人中之龙,看打扮也是非富即贵,不过你条件又不差,要是喜欢,不如大大方方的上前去,问他结婚了没有?要不要交个朋友?”
一边说一边笑。
方雅直接给了她一胳膊肘。
“你想什么呢!你以为我是你呀!”
宁清茹也不生气,笑问她:“那你又在想什么呢?”
“你没听到你们谈论的话题?”
“那款新药,刚刚通过临床检验,但还没来得及上市,对于用法还在斟酌。”
方雅琢磨道:“我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
“婴儿儿童的用量的确应该减少没错,但我认为,老人的用法用量也应该比青壮年减少十分之三四,根据身体综合情况判断……”
她自顾自说着,全然没有注意到,门已经打开了,刘凌峰老师带着两位助手齐刷刷站在门前看着她。
“你发什么呆呀!你说我说的在不在理?”
“在理,很在理。”
低沉的嗓音在方雅身后响起,方雅吓了一跳,旋即又恢复了镇定。
她伸出手:“你好,我叫方雅,是临床二年的学生。”
留学生微笑着轻握了握她的指尖:“方同学你好,我叫江雪岸。”
“你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引用的材料有问题,早在1970年,美国的医学期刊上就针对这类问题发表了最新的实验数据,将你说的那套论文推翻了。”
方雅蹙起眉。
宁清茹却心中一动,道:“江师兄说的,是不是276号期刊上的发表的那篇人体年龄与药物代谢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