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阿泰又向何雨柱介绍了他的几个下属。
“只是小白,白江波!”
“这是小徐,徐江。”
“还有我的干女儿,陈书婷。”
阿泰今年才三十多岁。
白江波徐江都是二十岁出头。
陈书婷看上去年纪更小。
压根没有一丁点大嫂气质。
活脱脱一个邻家小妹。
虽然妆容很妖艳,可是,也难掩清纯本色。
何雨柱心中震惊之余。
却没有多少在陈泰身上停留。
毕竟,此时陈泰的实力还很弱小。
七大势力排名末尾。
何雨柱环视众人,目光很快落在一个小胖丫头身上。
略微有点发福的花千骨。
这谁受得了。
对方的身份,也呼之欲出。
“您就是许老板吧!”
何雨柱走向小胖丫头身前的男人。
此人是小胖丫头的远方叔叔。
必定姓许。
至于叫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何雨柱真正的目标是小胖丫头。
许老板立即给何雨柱介绍道。
“这是我亲戚家的孩子,叫许半夏!”
“挺机灵的,跟着我已经有几年了!”
“半夏,还愣着干嘛?”
许半夏连忙跟何雨柱打招呼。
“何厂长,您好!”
战略价值最大的两个人,何雨柱都找到了。
其他人,何雨柱反而并不关心。
这却惹恼了其他五位老板。
尤其是场中实力最大的许老板。
七位老板之中,许老板就有三位。
不过,实力却是天差地别。
许半夏的叔叔,实力最弱。
这位许老板,实力最强。
在深城很有影响力。
绰号许半城。
当然,这是指现在。
何雨柱怠慢自己,许半城也是十分恼怒。
从火车站出来,许半城便直接离去。
只留下几个下属,应付何雨柱。
以许半城现在的实力,根本不需要巴结何雨柱。
反而是何雨柱需要巴结他。
只是,他并不知道。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失去了何雨柱,半城的华丽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小许,阿泰,今天中午,我做东,深城哪里最贵,咱们就去哪里!”
此言一出,旁边的二大爷刘海中都快吓坏了。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
何雨柱手里,只剩下六七千块。
一顿饭,应该是够的。
可是,吃完这顿饭,还活不活了?
殊不知,何雨柱此举,却是以退为进。
话音未落,阿泰和小许当即反驳。
“何厂长,您这是什么话!”
“来了深城,怎么可能让您花钱!”
“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当然是我做东。”
“不,我做东!”
阿泰和小许差点打起来。
最终,还是阿泰凭借实力获胜。
当然,阿泰也没有多少实力。
不过,菜鸡互啄,矬子里拔将军。
阿泰险胜。
小许也不甘放弃。
立即给许半夏使眼色。
饭后活动,他一定要抢过来。
这顿饭,足足吃了七八千。
何雨柱都惊呆了。
这顿饭也太刑了。
饭局刚刚到一半。
许半夏便偷跑出去,准备买单。
不曾想,直接被陈书婷抓包。
如同拎小鸡一样,拎了回来。
“许老板,您也太气了。”
“泰叔都说了,这顿饭我们买单。”
“您还让着小丫头去前台,也太不拿泰叔的话当回事了!”
陈书婷话里话外,都在秀肌肉。
威胁的意味十足。
可是,能够在这个时代崛起的商人。
谁都不是善茬。
许老板自然也不吃这一套。
“陈老板,这个小姑娘,您是从哪找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何雨柱隐隐觉得,话里有话。
阿泰笑道。
“你说陈书婷吧!”
“这是我干闺女。”
“书婷,你怎么说话呢,这么不懂规矩。”
“快,给许老板敬杯酒,赔罪!”
陈书婷的气势,瞬间下降了一大截。
急忙给许老板敬酒。
二两杯,一口就闷了。
吃的差不多了。
这才进入正题。
何雨柱问道。
“现在最紧俏的商品是什么?”
此言一出,旁边的李主任立即咳嗽几声。
何雨柱虽然是穿越者。
可是,在商界,他是实打实的新人。
这句话多少有些不妥。
陈泰马上接过话来。
“当然是螺纹钢。”
“现在深城正在大开发,急需大量优质螺纹钢。”
“基本上,您有多少,我们就能要多少。”
何雨柱下意识看了一眼李主任。
起码,在这个阶段,李主任还是跟何雨柱一条心。
短期内,李主任还是值得信任的。
李主任眨了眨眼,何雨柱这才开口。
“价格是多少?”
陈泰答道。
“每吨一千!”
李主任闻听此言,不由得面露震惊。
上级给轧钢厂的收购价是每吨七百。
陈泰居然能开出一千。
一吨就能多赚三百块。
果然,不枉此行。
只是,李主任没有想到,更加震惊的,还在后面。
许老板马上接过话来。
“质量好的螺纹钢,能卖到一千一!”
眼见许老板跟自己抢生意,陈泰马上又加价。
“看在何厂长的面子上,我再加五十,一千一百五。”
同时,陈泰又压低声音说道。
“多出来的一百五,我可以支付现金!”
这才是关键。
直接现金交易。
神不知,鬼不觉。
莫说是现在。
就是后世。
天网系统建立以后。
也很难监测。
许老板竟然再次加价。
“一千二。”
“我也可以,部分支付现金。”
许老板口中的部分,肯定大于二百。
陈泰急忙说道。
“我也出一千二。”
看来,一千二就是最高价了。
这个价格,已经可以用匪夷所思形容了。
何雨柱也了解了一些内幕。
轧钢厂生产成本的六百。
说实话,放在1980年,这个成本,已经高的离谱了。
中间有多少猫腻,傻副厂长也管不了。
就按照六百计算。
成本六百,售价一千二,净赚六百。
妥妥的暴利。
何雨柱也不禁感叹,这个时代,赚钱也太容易了。
之所以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就是因为信息差。
同样一件商品,相距不到一百里的两个县,a县能比b县贵一百。
什么都不用做,从b买东西卖到a。
净赚一百。
这种事情,直到21世纪初,还存在。
更不要说现在。
1980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买家找不到卖家。
卖家找不到买家。
只要能找到,净赚六百,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