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说到这里,看了太后一眼才继续说道,“是妾身无能,照顾不好二皇子。”
“妾身原以为妾身长苏妹妹好几岁,定然比她会照顾孩子,而且妾身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嬷嬷宫人,定然能将二皇子照顾好,不辜负太后皇上的嘱托,谁知道……”
贤妃眼底满是愧疚和无措。
太后原本对贤妃是有些不满的,毕竟这个孩子在贤妃回来之前一直养在慈宁宫,她对他是有些情分的。
想当初贤妃把二皇子抱走的时候,二皇子可是白白胖胖的。
这才过去多久,二皇子就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了。
要不是她知道贤妃没有理由害二皇子,她都以为二皇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与贤妃有关。
听到贤妃提起苏珧,太后不假思索的点头道,“苏修媛确实会照顾孩子,不过眼下你是二皇子的养母,这怎么照顾孩子你应该自己琢磨。”
“是。”
贤妃见太后似乎有些不高兴苏珧,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黄恩寺的大师,“妾身在黄恩寺祈福的时候听寺院的僧人说过,若是小孩子身子弱,可以找人为小孩子诵经祈福。”
“这么一来,不仅可以赶走病痛,还可以让这个孩子得到神明的庇护从而平安长大。”
皇上子嗣单薄,如今膝下就只有这两个皇子。
还一个比一个的命苦。
如果可以,太后自然希望他们能得神明庇护平安长大。
所以太后听到贤妃这话,几乎没多想就答应了她的提议,“黄恩寺那边你比哀家熟,那此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贤妃办事利落,上午才在太后这边说了找人为二皇子诵经祈福,下午的时候就有了消息。
另外黄恩寺那边也给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就是明日。
太后巴不得早点让人给二皇子祈福,也好让二皇子早日好起来,所以听到明日黄恩寺的人就会过来,她立刻就答应了。
“母后,妾身的寝殿地方不大,又刚住人不久,只怕不好招待黄恩寺的僧人,不知道能否让黄恩寺的僧人在慈宁宫举办这场诵经祈福。”
太后不太喜欢热闹,可是为了二皇子,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你的一番苦心,哀家不会阻止的。”
“不过此事要准备什么,就需要你吩咐下面的人去做了。”
“刘嬷嬷是我身边的老人,慈宁宫的事情也都是她在打理,哀家让她来辅助你,你看可好?”
贤妃感激的与太后行礼,“谢过母后。”
贤妃跟着刘嬷嬷离开后,太后半躺在软榻上叹了口气,“她这些年性子变了不少,这样也好,否则哀家真怕当年的事情再来一次。”
“娘娘一向看人准,您都说了贤妃性情随和,那她眼下就是如此的。”
如果是之前太后听到嬷嬷这番恭维的话顺势也就受了,可是现在,她却总觉得极其膈应。
“哼,哀家看人准,哀家若是看人准,就不会看错苏修媛了。”
太后因为苏珧私自出宫的事情,如今对她有了成见。
不仅自己不再提她,也不愿意让身边的人提她。
嬷嬷见状,立刻闭嘴。
谁知道太后瞧见后脸色更难看了,“怎么不说话了?你当初不是也说苏修媛深明大义,是个懂事的好姑娘吗?”
“要哀家说,看人不准的那个人是你。”
“你跟在哀家身边这么多年了,难道还没有看明白吗?天下间会做戏的女子都在后宫,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莫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