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侍恩胁报
辛侧妃这会儿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问说:“是什么事情。”
徐氏道:“还不是为我那儿子的事,先前凭借侧妃的情面被送到了库房跟着周管事做活,后来犯了事却被世子妃给从库房里除了名,现下是在五少爷跟前伺候着,这原先也是份好差事的,可是侧妃不晓得,这三姑娘每每去寻五少爷玩耍,五少爷忙于读书,没空同三姑娘玩,就让身边伺候的小厮陪着三姑娘,可谁知道三姑娘却是个眼里没有人的人,底下人稍有不顺心,总是免不了被三姑娘一番毒打,这长此以往,我家喜顺怎么还能受得了,我实是看得心疼,这才厚着老脸说过来求一求侧妃。”
徐氏说的这事,辛侧妃有些印象,当初辛九娘就是因为这事立的威。
说起这个,辛侧妃就有些惫懒,道:“你想如何?”
徐氏道:“当初世子妃下了那样的命令,虽说是老奴那逆子犯了错事,可如今他到底受到了惩罚,每日里被三姑娘给折磨的不成样子,如今也该够了,老奴是这样想,侧妃到底是世子妃的姑母,您同她说一句,抵得别人说百句。”
这是想让辛侧妃在辛九娘的跟前求情,可她不知道,辛侧妃如今和辛九娘之间的关系早已不若先前。
她们之间的暗涛汹涌,自然不足以同一个下人去说。
故而辛侧妃道:“你如今是知道我的,被太妃禁了足,哪里能出得去,九娘又因为要避嫌,也不大往我这儿来,怕是不能。”
徐氏道:“那倒是,不过如今是世子妃当家,再依着侧妃和世子妃的关系,便不用同世子妃说情,侧妃一个命令下去,喜顺就又到了库房里。”
那倒是,不过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厮,辛侧妃这点权力还是有的。
只是“这样好吗?”辛侧妃稍有疑虑。
“使得的。”徐氏道:“如今世子妃管家,您又是世子妃的嫡亲姑母,左右不过一句话的事情,哪里使不得。”
“莫非,外头传言说您同世子妃不和竟是真的?”
“不,我自小看着九娘长大看如何会不和。”辛侧妃忙辩解道,“好,喜顺的事,我应下你了。”
徐氏道:“老奴就说,那些个传言怎么会是真的,如此,就多谢过侧妃了。”随后方才告退了,出去的时候恰巧撞见了温芸汐,又忙福了福身道:“四姑娘安。”
“是徐嬷嬷,竟是好久不见,难为你这个时候来看我母妃。”温芸汐温和道。
徐氏就笑笑,也没说什么,这就下去了。
温芸汐进来后方才问辛侧妃说:“母妃,她过来做什么。”
“能做什么,来看望看望我,我这个时候,也就曾经跟在身边的几个老人还能过来。”辛侧妃竟是自怜自艾了起来,又说:“顺带着让我将她儿子给调到原先的库房里去。”
温芸汐眼见着自己的母妃从一开始的温婉动人,行事妥帖,到了如今竟成了这般,想着许就是母妃腹中孩子才让辛侧妃变得如此的极端,却也不知道该劝些什么——有着先前辛侧妃要将温芸汐给许配给李家来给她腹中的孩子做垫脚石,温芸汐心中没有疙瘩是不可能的,可到底是亲母女,温芸汐还是勉强宽慰了辛侧妃几句。又说:“不过依着我看,徐氏求母妃的这事,母妃还是不要应的好,你如今刚被祖母给责斥了,这个时候最是应该低调行事,以免惹祸上身。”
可辛侧妃却道:“我刚刚已经应下了她,又能如何。”
“那又如何,不过是口头上的应和罢了,便不妨拖延下去,总归比将麻烦惹到自己身上却要好上许多了。”辛侧妃如今这么个样子,温芸汐觉得自己不谨慎都不好,一不小心就被人给钻了空子。
只是辛侧妃却有些不同意,“那怎么好,外头的人都等着看我的笑话呢,觉得我失了势,我若连曾经身边的老奴求我的这点事都办不好的话,那岂不是正如了他们所说的?”
温芸汐见辛侧妃这么一副顽固不化的样子,也只得摇了摇头,不久之后就出去了。
这事刚过去不久,曾经被辛九娘贬斥的周管事却找到了太妃的跟前,跪地大声哭闹说:“太妃,老奴是当年跟着王爷跟您一起过来鄞都的老人了,这么多年里自问尽心尽责,更甚至曾经还替王爷挡了一箭,不说让主子们念着我点好,就别为难老奴,一视同仁就好,可事实上呢,先前的事情太妃也该是听说过,分明是底下人犯的错,世子妃却将老奴连带着底下的小厮都给罚了,老奴也就将那口气给忍了下来,并不想闹大,可到后来的时候,这小厮却毫发无损的又回到了库房,老奴听闻这事的时候真是整个人气到发抖,真是凭什么老奴在府中劳心劳力这么久,却落得这么个下场。”
元太妃再炕上听闻周管事这么一番哭闹,全然无动于衷的样子,沉着气听罢了,这才很是惊讶的让人将他给扶起来,偏周管事不起,旁人也没有办法。
元太妃叹息道:“你的功劳,老身都是知道的,当年随着我们母子两远涉千里来到鄞都的人所剩无几和,也就剩那么三两个,你又曾经给端王挡了一箭,老身心中从来都拿你当恩人看待的,对你多有优待。”
“只是老身已许久不管事了,最近些日子府中家事尽数都交给了世子妃处理,她虽小小年纪,却处理的很是得当,我对她也放心,你说的这事我有些了解,因为当初我老毛病又犯下了,偏寻不到人参,这才让世子妃去查的,至于过程不甚清楚,结果却是清楚的很。”
元太妃先抑后扬,周管事刚开始的时候还沾沾自喜,可听到后来却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元太妃说她清楚事情的所有,偏认同了世子妃的做法。
周管事面色一沉,正如元太妃所说,他救了端王一命,也从来以端王的救命恩人自居,平日行差踏错,旁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周管事行事越发的放纵,总觉得自己对端王既有救命之恩,便是做什么也使得的。
元太妃却又突然说道:“不过就你被九娘罚那事,我当初也听了一耳,你也有放纵失察之责?”
虽是一副对功臣的悉心妥帖的提问,然而于太妃眼底,这周管事当初身为王府护卫,为端王挡箭是真,可端王府从来不是一个不思回报的人,对这些老人从来都是最最好的,只是旁人都知尽,偏这个周管事侍恩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