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倒打一耙
话说等辛九娘到了元太妃那儿的时候,小陈氏已是在院子里同元家姑娘厮打了起来,辛九娘从始也从未见过这样刁蛮的小陈氏,那院子里的人都是太妃跟前的人,见状也只是冷眼看着,压根没想说要上前去拦。
辛九娘心下疑惑非常,柳嬷嬷就跟她说:“现下太妃正在屋里睡着,没大理会这儿的事情,我们做奴才的自然也不敢妄动,就将世子妃给请了过来。”
按理若是元文英的话,太妃哪里会这般不予理会,辛九娘细又看了看,这才发觉那人虽也是元姑娘,却是元二姑娘。
这倒是奇了,先前小陈氏可跟元二姑娘很是要好,还要将这二姑娘给她做妾。只她又看了看立在一侧很是焦急的温怀钰,又想着先前来人叫她时说的可是因元二姑娘勾引温怀钰,温怀钰这时候正是读书的时候,况如今又养在太妃膝下,既太妃都不曾说要给他娶妻,想来也是怕耽误他的学业,毕竟端王的爵位是温怀瑾承袭的,温怀钰还得靠自己。
况这妇人之事,本也不该让他看着,就同温怀钰道:“我记着你过一会儿还要去学堂呢,倒不好耽误,便先过去吧。”
温怀钰却有些担心小陈氏,道:“长嫂,原是方才元二姑娘见着我在读书,也很感兴趣,这才寻了过来,不想母亲竟会误会,从而同元二姑娘厮打了起来,既长嫂在这儿,还希望能拉拉母亲。”
辛九娘道:“我晓得了,这儿的事就交给我,你快先去吧。”
等到温怀钰离开了,辛九娘才让人将小陈氏同元文静给拉开,一边劝慰着小陈氏道:“王妃这是作何,元二姑娘既是来我们家做,还是王妃留下的她,便是不喜欢让她回去也就是了,何至于就厮打起来?”
小陈氏鬓发全乱,睨着辛九娘道:“我说原先要将这元文静送给你,你却不要是为何,原来你早就打好了算盘,就想着让这小妖精来祸害我们家怀钰是吧?”
辛九娘一个没忍住,气笑了。
“王妃这话还真有意思,分明是你将元二姑娘给招进来,眼下出了这事,却怪在我头上。”她转口又道,“尤其王妃对着无亲无故的元二姑娘那般好,你不知晓,这府中人都议论说,不成王妃竟是要给怀钰说元二姑娘为妻不成?”
这话一出,周围人都起哄笑了开来,可笑小陈氏千方百计的要将元文静送到辛九娘这边给添堵,末了却为人家元文静给自己儿子做了嫁衣。
那元文静却也极是委屈道:“先前的时候,分明是王妃应了我母亲,将我放在您身边,说是要送给世子的,偏后来这事没办成,但是王妃也没说要赶我出去,我当是王妃喜欢我,私心里想着王妃定然觉着虽说未能让我攀上世子,定然还有别的用处,不如投桃报李亲近一下小公子,却还没做什么呢,王妃便要亲自过来收拾我。”
元文静觉得很无辜,这王府中人私下里都议论呢,说王妃从来都还没有这般看重过一个不是陈家的姑娘,八成便是将她给当成儿媳妇看待的。
这说的人多了,元文静也信以为真,她虽心慕世子已久,可世子嫌弃她,那五公子倒也是一表人才,最重要的是王妃喜欢她,说不成她还能做五公子的正妻,于是方才便来借着看望元文英的缘故来接近温怀钰,不想正巧温怀钰就在外头院子里温书呢,她就借口亲近。
小陈氏过来的时候正瞧着元文静在喂温怀钰吃糕点,温怀钰从来都是小陈氏的眼珠子似的,她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从来不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接近他,一见这哪里能忍得下来,上前便对着元文静就是两个巴掌,元文静从没有被人这样对待过,下意识的便还手,等看清楚来人的时候,小陈氏已经怒不可遏的将她给压倒在地上,左右开打了起来……
待听清楚元文静这段自陈之后,小陈氏几欲晕倒,她虽没能成功将元文静给送到温怀瑾的榻上,可心中到底还是看好元文静能自己给点力,勾住温怀瑾,一切也都好说了。
却不是为了她来勾引自家儿子的!
她的怀钰最是不知人心险恶,哪里能搁得住这些狐媚子的挑唆?
小陈氏觉得自己的气还没有出完,可到底是冷静了下来,知晓这儿是太妃这儿,尤其当着辛九娘和这么多奴仆的面上,总不能失了做王妃的气度——纵然方才那掌掴元文静的架势已是恍若一个泼妇一般了。
小陈氏目光淡淡的看向元文静,“我对你好,也不过是看在元家同我们太妃有姻亲的份上,将你看做一个小辈,你倒是顺杆子晚上爬,却以为自己真是个人物了,就你的身份,哪里配得上我们家怀钰,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照照镜子,瞧瞧你有几斤几两,眼下既发生了这事,我做母亲的当容不得你继续再王府中,快麻溜的收拾东西赶紧回去吧,别等着外头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名声俱损了却赖住我们王府了。”
又与左右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将元文静给带下去。
事已至此,哪里还有元文静说话的份?
总算是得了寂静,小陈氏还欲看看温怀钰,却被柳嬷嬷挡住了去路,柳嬷嬷同王妃赔笑道:“您大抵不知道,小公子此刻已到了学堂处。”
小陈氏又欲去看太妃,柳嬷嬷又挡到了她的身前,“太妃正睡着,要不然这儿这么大响声,她若醒着,怕是不能让王妃这般善了了。”
一听这个,小陈氏心底里还是有些怵太妃的,连告辞走了。
辛九娘这才问过柳嬷嬷说:“太妃果真睡了?可是元大姑娘在身边伺候着?”
“太妃刚刚被外头的声响给闹的有些头疼。”柳嬷嬷道,“不过还好,身边有元大姑娘伺候着。”
辛九娘跟着柳嬷嬷去看望太妃,刚进了屋里,元文静就急忙道:“嬷嬷你可回来了,姑祖母刚刚说头痛,方才我让人去叫宋太医过来,眼下人还未到,姑祖母却已是头晕过去了。”
“大抵是太妃的老毛病又犯了。”柳嬷嬷忙上前,然后吩咐人说,“按着先前的药方快去给太妃熬药。”
又对着辛九娘和元文英说:“太妃这头疼的毛病很多年前便有了,不过后来宋太医给治好了许多,只余些许时候会犯,现下已是有小半年都没犯了,不过吃了药便会好。”宋太医的本事,辛九娘也是见识过的,当初还将她的母亲给救了过来。
只没过多久,却有小厮上来急急慌慌道:“嬷嬷,你刚刚给我的药方中有一两灵芝,奴才方才去库房中取,偏生如今没了存货,奴才也不知该如何做。”
“怎么会没了灵芝?”柳嬷嬷大急道,“都知晓太妃这病就靠灵芝,因此库房中但凡没了都该继续补上的,如今太妃病头上正要用着呢……”
她看向辛九娘,“如今是世子妃管家,底下人的这等错误按理是不该有的,如今又该如何?”
一株灵芝何其珍贵,更不是寻常药铺里会有的。
辛九娘闻言却并不为难,旁人家没有的珍稀物事,辛家却是有的,故而安抚了柳嬷嬷,让人去辛家去取。柳嬷嬷这才放下心来,等到太妃用了药,止了头痛,听到下人们禀报了方才的事,一张脸却是阴晴不定。
元太妃看着辛九娘道:“难为你方才费心了,这库房中少了灵芝,若不是因为老身这病,本来不是大事的。”
“然虽是小事,其中定然是有地方有纰漏的。”
“祖母说的正是,本来按理该补上的灵芝却没有补上,尤其那还是祖母赖以为继的药,方才您还未醒,我就觉着这并不是件小事,若是按章行事的话,本不会出这个岔子的,既出了这个岔子,想来就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孙媳原便想着等祖母醒来了,定要好生查一查的。”辛九娘温顺的应道。
元太妃多少感到有些欣慰,“原老身还有些担忧,你到底年轻,将整个王府交给你管,又没人在旁看着会出什么岔子,不过眼下看来,虽小错有,但胜在你够敏捷,慢慢的总会好的。”
辛九娘道:“太妃不怪我就好。”
她从太妃这儿出来的时候,元文英也正要回去,便一起走,她们到了外头,元文英想起方才那情景,暗想若是她遇到方才那事,怕是不会如辛九娘这般处理的妥当,心中不由钦佩。
辛九娘就想到刚刚元文静那事,遂同元文英说了,“你这妹妹倒果真不是个省油的灯,我原以为还要被她缠着,不想她竟将主意给打到了怀钰身上,想想也是奇怪。”
那元文静初始哪里会对温怀钰有什么想法,当时就是温怀钰自己也说是因为听别人说才会起意。
至于这个被人是谁,怕也只有元文英的话管些用处,毕竟王府底下的丫鬟小厮心里有什么想法,大概也是不敢到元文静跟前说的。
于是又道:“不过不管如何,总算是消了她对王府的想法,她在王府里丢这么大个人,想来就是你们家老夫人也不会再让人来了,既是这样,令弟和宋姑娘的婚事,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元文英等的就是辛九娘这句话,当即眉开眼笑说:“好,等我回去同祖母商量一番。”
送走了元文英,辛九娘带人径直到了库房里,将管事的人都给叫了过来,一一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