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示辛侧妃意
辛九娘一时也忍不住呆住了,她以为那日太妃的话不过随口说说,却没成想竟然还非得让她去求了温怀瑾。
辛九娘忍不住一阵头疼。
尤其这下辛侧妃同温芸夕皆狐疑的看向九娘说:“你何时同世子扯上干系了?”
辛九娘就将原先在魏府时发生的事情皆说给辛侧妃她们听了,连带着后来元太妃携温怀瑾到辛府同她道谢的事也一并说了,末了就问辛侧妃说:“大姑姑见着太妃的时日也多,想来对太妃该是多有了解的,可能窥探出太妃的意思来?”
“太妃向来不是个热络的性子。”这问题也将辛侧妃给难住了,就说元太妃对自家孙女,除却一个温怀瑜,其余的温怀婉和温芸夕都是不大关心的,如今却对辛九娘这般不同,这不同还牵扯到了世子温怀瑾头上。
莫不是元太妃想撮合辛九娘和温怀瑾?
浦一这样想,辛侧妃当即就否认了,旁的不说,辛九娘还是有婚约的。
就说:“可能太妃就是太喜欢你了,太妃很少遇到喜欢的姑娘,这但凡遇到了都喜欢同她出几道难题。”
这话说的辛九娘更不懂了,便是所谓的喜欢她就要刁难她?
“猜这些有的没的也没用,还不如不想的好。”辛侧妃一摆手,就让陈妈妈去请温怀瑾过来。
因着辛侧妃对温怀瑜往日里也多有照顾的缘故,温怀瑾对辛侧妃往日也愿意给上几分薄面,不过到底身份特殊,两人之间往日里是没太多来往的。
今日辛侧妃着人请温怀瑾,温怀瑾着实纳闷了一番,不过到底闲赋在家,便随着陈妈妈过去了。
隔着一层帘幕,温怀瑾便掀袍同侧妃见礼。
辛侧妃忙让温怀瑾起来,就说:“世子气了。”
“也是我往日里事多的缘故,回府这许久也未曾探望过辛侧妃。”温怀瑾说着就坐到了一侧,“辛娘娘可别见怪。”
辛侧妃忙道:“世子说这话就当真折杀我了,您事物繁忙,后宅这些事合不该烦扰你的,如今请你过来也实是有事要说。”
就看了辛绥芳和辛九娘一眼。
“是何事,侧妃直说就好。”温怀瑾道。
辛侧妃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原是我娘家大嫂的一些事,她如今上了年纪,身体难免出了一些问题,偏遍寻鄞都名医却都看不出个所以然,却将我娘家几个侄女给急坏了,这才求到了我跟前,想着说借太妃身边的宋太医一用。”
说到这儿,温怀瑾也纳闷,自家祖母是个最通融的人,辛侧妃便要借宋太医一用,但凡同太妃开口就是,却将他给叫来做什么?
“晓得世子心中正纳闷着,我原先也派陈妈妈去太妃那儿借了,但太妃不允,说要世子去借,太妃才肯给人,我这也是无奈,故而才让人将世子给请了过来。”
“祖母她……这是何意?”
温怀瑾浦一抬头,就瞧见帘子里晃着好几道身影,又想着辛侧妃刚刚说‘娘家几个侄女’,想着就该是辛家的几个姑娘,一时倒也不奇怪。
这时温芸汐从里头出来,就笑说道:“这事于大哥来说想来就是举手之劳,你便通融通融,去和祖母说说情便是。”“这忙我自然是乐意帮的,怕就怕祖母她老人家越发胡思乱想了来。”他只一想起前些日子元太妃到辛府去乱点鸳鸯谱,便忍不住无可奈何。
现下人家姑娘想来借个太医,原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想来也是因为他让这事难办了。
这话一说,里头的辛侧妃的心思便活泛了起来,别有深意的看着辛九娘。
辛九娘也不是那痴儿,当下也觉察出是何意思,尤其先前元太妃可是好生将她给单独叫了出来,明摆着说了那一番话。
辛绥芳则是有些担忧的看着九娘,“既然世子这般为难,不妨我们再想办法?”
辛绥芳小声同九娘说,也是怕给九娘惹下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辛九娘却摇了摇头,现下到底母亲的病是最最紧要的,其余的什么却是有些顾不上了。还是辛侧妃最先反应过来,道:“那这样就有劳世子走一趟了。”
温怀瑾到了元太妃处时,太妃正在逗弄着屋里养的一只鹦鹉,听着他行礼的声音,也未曾停顿,就随口让他坐下,由下人招呼着温怀瑾,偏自己还在那儿一个劲的逗弄着鹦鹉。
温怀瑾也不着急,就坐那里先抿了口茶,觉得茶水有些烫口,这才将它给放下。
就同元太妃说:“祖母屋里的这只鹦鹉当真是越发的胖了些。”
偏那只鹦鹉不满的还叫嚷了两声。
“是你来的少。”元太妃这才放下了手上的活计道,“不晓得它其实前一阵就已经开始发胖了。”
“不过还好你到底有良心,隔了这许久还知道来看望看望祖母,祖母就很欣慰了。”
说着竟还垂泪了起来。事实上是从辛府回来这几日,温怀瑾因着恼元太妃自作主张,于是好几日里不曾来看太妃了。
这厢元太妃一面垂泪一面还不忘去看温怀瑾的反应,却见温怀瑾在那儿心安理得的吃茶。
元太妃顿时眼角抽搐。
温怀瑾边吃茶边说:“若平日祖母能省心些,别整那些有的没的,孙儿也乐意每日清晨前来同祖母说说话的,偏生祖母不省心呢……”
元太妃顿时就气笑了。
你看他说的,素日只有长辈说晚辈的份,偏温怀瑾却仿若长辈一般,在这儿说起了元太妃的不是,而元太妃却也没有丝毫不悦,竟坐那里有些焦急的听着。
“还有呢,就只是这些了吗?”只待温怀瑾一通数落完了,元太妃怔然道。
温怀瑾纳闷问:“祖母还要孙儿说些什么?”
他正襟危坐,虚心求问。
元太妃老脸一红说:“你来这里难不成不是为辛家那姑娘求宋太医的?”
元太妃打定了主意温怀瑾过来定然是受辛九娘所托,是而刚开始还刻意卖关子,说温怀瑾是来探望她,想着让温怀瑾着急,没成想温怀瑾却不紧不慢,却将太妃给急的主动说了出来。
温怀瑾勾勾嘴角,恍然大悟说:“对对对,祖母不说我都要忘了,刚刚辛侧妃是要孙儿过来求祖母,借宋太医一用的,谁让孙儿一见着祖母,顿时欣喜,却将其余的事情给忘了呢!”
“倒是多亏了祖母提醒,只祖母如何会知道的?”
元太妃心下晓得着了温怀瑾以退为进的套路里,不由大呼‘不好’,她同温怀瑾这孙儿斗法已久,向来晓得这孙儿是极刁钻的,却不妨大意了。
不由又摆起了做太妃的谱说:“刚刚侧妃让人过来说过,不过老身回绝了,想着你过来也该是为了这个。”
说着就让人唤了宋太医过来,吩咐了一通,便让温怀瑾带着宋太医过去了辛侧妃那边。
因着辛绥芳和辛九娘都忧心辛魏氏的病症,故而不过刚见了宋太医,同辛侧妃和温怀瑾皆道了“谢”,于是匆匆而去。
辛侧妃就让人送辛绥芳和辛九娘出去,只见着温怀瑾看着外边二人离去的背影,辛侧妃忍不住问道说:“先前倒是听九娘说过世子曾在魏府的一些来往,就想着说这丫头向来行事不甚沉稳,没太给世子添麻烦吧?”
温怀瑾想着先前辛九娘紧紧跟在辛绥芳的身后,似是生怕同他有干系,就回道:“先前我虽居魏府,不过到底是外男,同九姑娘不曾有过干系,更没有‘麻烦’一说,是侧妃多心了。”“那就好。”
辛侧妃这才放心,不成想就是辛绥芳和辛九娘离去没一会儿,元太妃就着人唤了她过去。
辛侧妃去见元太妃时,尚有些惴惴不安,外头人瞧着,只说太妃心地仁慈,从不曾与人为难,可做人儿媳这么久,辛侧妃哪里不晓得,元太妃是个有成算的。
当年碍着圣旨赐婚,端王不得不娶小陈氏为继室,转头元太妃却为端王聘了她做侧妃。
对外只说看中了辛家大姑姑人品端方,还是辛侧妃过门许久后才反应过来,哪里是看中了她这个人,却只是看中了她背后的辛家。
邵都不论是帝王还是宗亲,对着端王总归都是忌惮的,明帧帝既为端王下旨赐婚小陈氏,存着的却是用小陈氏监视端王府的心思,便就是当年端王正妃孙氏难产而死,说不成也是为着小陈氏进府而铺的路罢了。端王到底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想着那孙氏一死,小陈氏入主端王府,定是会一手遮天,可偏偏元太妃为端王又聘了辛侧妃。
那端王既为明帧帝所忌惮,于是这侧妃一事,却也难选,若人选位高,则难免让明帧帝不满,若位低了,又难免被人耻笑。
唯辛侧妃,虽说辛家富可敌国,然到底不曾沾染政事,就是当年小陈氏,也是不将辛侧妃给看在眼底的。
可就在辛侧妃入王府的同一年里,辛家三叔高中,又娶宋家女儿,一路高升,虽说辛三叔同辛家不太热络,但到底还是成为了辛侧妃坐稳侧妃一位的强大助力。
自此端王府一正一侧两妃明争暗斗不止,小陈氏长久被拖在同辛侧妃的争斗上边,又哪里来的空监视端王府。而辛侧妃瞧着柔软,却是个有手腕的,小陈氏在她手底下是从不曾讨过便宜的。
却只有元太妃,身居高位观虎斗,什么都不做却成了最大的赢家。
是以每每元太妃对辛侧妃示好时,辛侧妃心中却是隐隐有些发毛的。
就如如今,辛侧妃不过刚到了太妃宫里,还未行礼,却被太妃叫身边的嬷嬷给阻止了,一边还让侧妃坐到她旁边,摒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