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世子解围
“父亲,非我不懂事,实是九娘分明在刻意的将我往别处带,一时便被她牵了鼻子走,反倒是将母亲的事给落下了。”辛采菲低低的同辛老爷哭诉说。
辛九娘无辜的摸摸自个儿的鼻子,别瞧着她这般轻松的模样,其实心中也是急呢,若真让苓姨娘母女得逞,辛魏氏被人给糊里糊涂的安上“与人偷情”的罪名,可让平时最重名节的母亲怎么做人呢。
那辛采菲瞧着九娘不言语,就以为九娘被她说中了,忙拉扯着辛老爷说:“如今不管如何,母亲同四舅舅之间总归是不清不楚的,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父亲不好斥责母亲,然母亲却也该自觉些,乖乖认了罪的好。”“辛六姑娘说得这般笃定,倒好似亲眼所见一般。”卷帘被小厮打开,逐渐迈进一个疏离贵气的公子来,“温某不才,却正巧撞见了当日辛六姑娘曾做过的一桩事情,如今瞧着热闹正好,不妨说上一说,也给大家添个趣。”
温怀瑾只一进来,人们的目光纷纷便放到了他的身上,纷纷纳闷鄞都何时来了这么一个贵公子,年长的妇人们自是打量,年幼的姑娘们则纷纷有些羞怯的低下了头颅。
自也有那些胆大的,譬如王府里头的婉小姐瞧着温怀瑾同身旁的小陈氏说:“母妃,这公子究竟是谁家的,倒生得很是不错,那浑身倒很是有些气度。”
小陈氏的眸光聚集在温怀瑾身上,却有些阴阳怪气说:“世子明明这个时候应该在路上的,怎么出现在了魏府中?”
“许是世子在路上走得快了些?”旁边的嬷嬷试探说,“不过既回了鄞都,合该到王府里知会一声,天晓得太妃同往日里都牵挂世子呢,倒是个不省心的。”
温怀婉听了忙尖叫说:“你说那是大……哥哥?”
旁边的小陈氏忙捂住她的嘴,“同你讲了多少遍了,遇事不要不问缘由便这般嚷嚷,没的学着同温怀瑜那丫头没脑子。”
温怀婉悻悻的闭了嘴,却仍耐不住被说,道:“也就是以前不曾见过大哥哥,一时激动了而已,母亲何必这般……”
“你大哥哥的母妃是原配正妻,一出生便享世子之位,以前不在鄞都还罢,如今回来岂不是要抢你弟弟的风头,他若得了你父王的心意,想想你在王府里还有哪一头能比得过郡主?”
这人的出现无疑是将苓姨娘所有的谋划都打了个乱,若是苓姨娘如今还在场上,许是还有个应对的法子,可眼下却是只有辛采菲一人。辛采菲是之后过来的魏府,不曾见过温怀瑾,只瞧着他贵气逼人的模样,到底气势弱了些。
九娘倒是觉得这是意外的惊喜,却应着温怀瑾说:“公子倒是瞧见了什么,不妨痛快说一说,让大家一解其惑的好。”
他倒是不像先前自作主张去到九娘屋里时那般孟浪,人前皆是一副冷面孔,自道:“说来很简单,就是这几日里我在魏府居,每日闲暇时候会散散步,正巧便撞见辛府的六姑娘故意将一方帕子给丢在了地上,又隐身于暗处,眼瞧着魏家四爷将帕子捡起来,于是便有了今日这一幕。”
此言一出,大众哗然。
辛采菲面上忽冷忽暗,突的便猝不及防的落了泪,然后泪水盈盈的瞧着辛老爷,“父亲,这人也不晓得是哪里冒出来的,竟污蔑女儿至此,女儿怎么会是这样的人。”
远处魏同知身边的小厮却小跑到辛老爷身边耳语一番,辛老爷蓦的变了脸色,“放肆,分明是你做错了事情,却来污蔑旁的无关的人,快且回去面壁思过,你丢得起这个人,我们辛府却还丢不得这个人!”
辛采菲不明白辛老爷怎么态度攸然便转变了这么大,虽是委屈却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些埋怨的瞧了温怀瑾一眼。
却正撞到温怀瑾同辛九娘的视线相交。
虽说因着温怀瑾的“仗义执言”使得辛魏氏从舆论的漩涡中抽身出来,且辛采菲还又自讨苦吃了一番,可辛九娘的心情并不大好,舅父不晓得同父亲说了些什么,使得父亲态度突然大变,但辛采菲搬弄是非,故意陷害当家主母的罪名又岂止是面壁思过便可以了了的?
这般想着,便换了副温和的面孔,朝着辛老爷说:“六姐姐想来也是年幼不懂事,旁边又有着苓姨娘每日里挑拨着,这才铸成了大错,尤其现如今是外祖父的大寿,外祖父平生最喜欢热闹,倒不好这般将六姐姐赶了下去。”
有意思……温怀瑾以前满以为这辛府九娘是个愚钝之人,于是会受得庶姐同外人欺瞒,才有了那样浑浑噩噩的一生,可前阵儿方才晓得这人并不愚钝,甚至很有些聪明。
至今儿才发现这人还很会做戏,若说这人会有那样的下场,怕是除非六月飞雪变了天。
头一次的,温怀瑾对自己的曾经所见到的幻境中的一切有了迷茫。
这般经过辛九娘的身边,别有深色的瞧了她一眼,就近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这等后宅府邸之事温怀瑾并不感兴趣,不过瞧着她实是有些焦急,又碰巧看到了那么一出,所以才头一次出了这么个风头。
辛采菲瞧着那两人旁若无人的互动,心中隐隐震惊,难道这人竟是因着辛九娘才出的头?
又不由得猜测起温怀瑾的身份,看他穿着不俗,该是个贵人的,只一想到这人竟是能将辛九娘看在眼中的,辛采菲不由嫉恨。
被九娘这般一反驳,辛老爷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所幸九娘晓得分寸,虽说此刻心中对辛采菲很是不耐,但到底顾忌着这是外祖父的寿宴,倒不曾继续找辛采菲的茬,只让辛采菲在场上待着,一直承受着旁人若有若无的议论同眼色,也是很难熬了。
虽说有中间这一段插曲,不过在座的都是人精,推杯换盏间就将这事给过了。
来同魏家道喜的人里,就属端王妃小陈氏身份最为尊贵,长嫂陈夫人次之,便齐齐坐到了魏老夫人的身旁。
只小陈氏一直瞧着温怀瑾不曾错开眼,一边还问魏老夫人说:“那位公子是你们府上的人吧,我怎么从来不曾见过,可是远房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