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流浪公园 > 第十六章 藏宝图1:文学之交
    孩子的故事犹如一篇精心打造的流水账作文,虽幼稚可笑,却总能发人深省,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记忆”。

    1976年夏,我独自一人坐在窗边,观望着一座城市的衰败。那时,我正值小学五年级,虽说是一名小学生,脑袋却超乎常人的聪明。总能毫不费力地看出班里的同学都在想什么,就是心底最细微的思想。因此,我经常惹得身边同龄人的嘲笑。

    老师最宠爱的学生不愿和我玩,因为我总是揭发他们心底的那份虚荣与嫉妒;贪玩的学生我比较排斥,因为我本人并不贪玩;就连老师都不喜欢我,因为我从不给他们面子,总爱吐露实情。

    老师们都说我“复杂”,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形容词!所以,他们给我开设了一个特殊座位。这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同桌?不,那是一种奢望。我从小学一年级一路走到五年级,从来没有同桌,更不知有同桌是何种滋味。

    我大致猜想,应该就是我坐在这里,窗户就在隔壁的感觉吧。

    我在这个班集体里面是孤独的,但我这个人并不孤独。因为,我还有她。

    她叫“黄珊珊”,是我青梅竹马的好朋友。我们自小父母双方就是工作上的同事,彼此家庭都很熟悉。因着家庭的缘故,我和她就顺理成章地相识了。

    她和我一样,有着良好的家教,在家在外从来不惹事生非。我很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感觉,时常跑去她家找她玩,和她分享我的最新发现。

    我喜欢阅读伟人的著作,因为我知道,他们的思想是超凡的,他们的眼界是高远的,他们有着和我一样的性格,携着那些名留青史的文学著作长存于人世间。

    每当我攒钱买书给她看的时候,她总会欣喜若狂。并且,她也常常自己攒钱买一些她喜欢的书籍送给我看。我俩就这样,把彼此的书籍交换来、交换去,看得不亦乐乎。

    我最喜欢看的书仍要数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她也颇感兴趣。我曾在她面前狂言道,“你看,我像不像阿龙纳斯教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还特意摆出了一副德高望重的姿态。

    她回应说,“像!真是太像了!如果你是阿龙纳斯教授,我就是他的仆人康塞尔。”

    我喜欢和她畅谈文学著作,她也喜欢和我交流心得体会。我们两个总是喜欢像这样扮演书中的角色,并且配合得有模有样。

    在我眼中,她就仿佛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残存着微乎其微的余温,为我绽放生命的溢彩。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和她这五年来,从没被分到同一班里共度枯燥的学习时光。我不是那种特爱研习教科书的人,她也和我一样,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阅读那些文学著作。

    这在同龄人看来,是疑惑不解的,因为他们全都看不懂这类书籍,甚至根本没看过,究其原因,我暂不敢妄加评论。

    即便如此,我和黄珊珊还是要顶风作案。在旁人看不见的黑暗中,划上一根火柴,借着微弱的烛光,炳烛夜读。

    她和我都胸怀共鸣,没有什么再比这更好的了。

    家长总会夸口,说我俩爱学习。其实,我俩在老师看来是最不爱学习的异类,连那些上课睡觉,口水流到课本上的学生也不胜。

    老师的理由是,他们总算把课本翻开了,而我和她总会出奇地一致,可恶到连课本都不舍得翻开。真是不舍得吗?更准确的说词是“不情愿”。

    我在五一班、她在五二班,一班和二班中间仅仅只隔着一堵墙。那是一堵上课期间,我永远无法目汲她的墙,唯独能在窗边静静地呼吸着她刚刚呼出来的气体。因为她告诉过我,她和我一样,也是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含情脉脉地欣赏着一座城市的衰落。

    一天下午,由于我俩都在课上偷看《少年维特之烦恼》,所以都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我俩只要站在一起,绝对堪称无敌的组合。班主任的那些唠叨,从未钻进过我的耳膜,更别想进入我的大脑。此时此刻,在我的脑海中只有激动、欢喜。因为这本书本是我想在买过后,看完并且送给她看的书,没想到,她却和我买了同样的书,也是打算在看完后送给我看。单凭这一点,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当天下午,我俩被班主任锁在了办公室内。他在离开时警告我俩,“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这里等我回来,在我回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我希望你们两个能够好好反思自己错误的行为,今后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再也不要让我发现你俩再看这类书籍了!”

    我和黄珊珊僵直地站在原地,直至听到门被紧锁的声音,我俩才总算舒了一口气。班主任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的这一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严重的惩罚、虐待,而在我和黄珊珊以及班主任他本人看来,这种现象简直是窸窣平常。他早就料到我俩不会照他所说的老老实实地呆在这里的,事实表明,确实如此。

    黄珊珊不假思索地就坐在了班主任办公所坐的椅子上,无聊地对我说,“咱们接下来做什么?真的好无聊啊,这里也没什么可玩的,干脆咱俩现在就离开吧。”

    而我则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之中,笑逐颜开地说道,“你买的那本书是不是要送给我的?”

    她瞥了一眼我手中拿着的和她买的同样的书,不屑一顾地回应道,“谁说这是给你买的了?这分明是给我自己买的。”她撒娇且不失傲慢的姿态俨然把我给迷倒了。

    我欢呼,“绿蒂!绿蒂!”

    她故作紧张地说,“你要镇静!我求你,要镇静!”

    随后,办公室内传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我和黄珊珊又情不自禁地扮演起了书中的角色,并且演得很投入。

    但她突然脸色沉了下来,旋即说道,“我肚子有点饿了,咱们出去买点零食吃吧。”

    “太棒了!”我欣然接受了她的提议。

    而后,我们二人翻窗逃离了现场,这是我俩惯用的逃跑方法。实则聪明的举动,其实早在班主任的预料之中。这里所有的窗户都是可以随意打开的,所以那扇门仅仅只是一个摆设,根本没有起到一个门的作用。我想,设计这栋房子,并且勇敢地买下这栋房子的人们,都将会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类!

    我俩顺利地就逃出了班主任所在的办公室,快意地漫步在荒凉的教学楼的楼道内,偶尔刮起的一阵风,吹动了树枝上绿油油的叶子。那飒飒作响的声音仿佛在为我俩鼓掌,向着这个世界高喊,“你们二人是最棒的!”

    没错,我们两个的确很棒,堪称黄金搭档。我引领着她,在跑出校门后,就直奔小卖铺。途径一家老旧的书店,因为这里只卖我们两个喜欢看的书,店面和里面摆放的书籍交相辉映。古老的风韵中透露着高雅,令我俩弥留驻足。

    老实说,这家书店正是我和黄珊珊经常来买书的地方。这里犹如一个灵魂收割机,将我们这些愚昧的灵魂收割至此,得享于知识的殿堂。

    “元康,我突然不想吃东西了,咱们进去看书吧。”

    其实,我也正有此意,就同意地点了点头。我俩欣喜若狂地冲了进去,尽情地吮吸着书香的味道。

    她从货架上翻出了一本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全然忘却了肚子的饥饿。我则在货架上拿了一本高尔基写的《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

    在这里,我和黄珊珊总能安详地品读这里的每一本书籍。因为这里除了我俩,不曾有人来过。所以,这家店的店老板对我俩的印象颇深,非常欢迎我和黄珊珊的来访。他知道,我俩总是不定点地来这里看书,也因此这家店一般都很晚才打烊。

    我俩蹲坐在地上,翻看了近两个小时之久。她说她要将这本书买下来,而后又在兜里掏出了八毛钱排在我面前。她手里拿着那本《麦琪的礼物》,接着又在书架上挑选了一本《雾都孤儿》。她说,这两本书她都想买下来。

    关于那本《雾都孤儿》,我知道那是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我很早就想看这本书了,以及她手中拿着的那本《麦琪的礼物》,但我也不舍得我手中拿着的这本《我的大学》。

    她看了看书后的标价,一本《麦琪的礼物》定价六毛钱;一本《雾都孤儿》定价四毛钱。她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八毛钱,就对我说,“元康,你兜里有多少钱?”

    我掏出来后,发现自己兜里只装有四毛钱。于是,她就对我说,“你先借我两毛钱,我想把这两本书买下来,其中一本《麦琪的礼物》,我打算送给你,回头我再把那两毛钱还给你。”

    我很无奈地借给了她两毛钱,而我手中就只剩下另外一半了。高尔基的这本《我的大学》,书后定价为八毛钱,我极不情愿地又将其放回了书架上。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她确实送给了我《麦琪的礼物》。

    在回家的路上,寂静的林间传唤着,“康塞尔!”

    “先生,叫我吗?”

    “是的,小伙子。快帮我准备一下行李,你自己也准备准备,我们两小时后出发。”

    “悉听尊便,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