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免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夜临楼 > 第9章:年轻气盛
    天太黑我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只好先不管它,将他放在了床边等明天天亮后再说。

    赵一宝下楼没多久,就从楼下传来了“咔擦咔擦”的骨头破碎声,总感觉自己的骨头也在发出这样的响声一样。

    我估计是赵一宝在吃楼下我带来的鲶鱼,几分钟后声音停了,之后很久时间都没有了任何声音。我在床上躺了很久,也渐渐有了睡意,迷迷糊糊地半睡半醒着。

    深夜里很安静,只是不断的有从屋子各个角落里传来木头间的挤压声,还有就是有几只老鼠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撒欢似的,各种小声响无休无止。偶尔也有几个大声响,是在午夜前有开门声从楼下传来,然后凌晨时又传来关门声,除此之外这个夜晚还是挺平静的。

    就这样半睡半醒的状态到了第二天天亮,这一夜还真是有惊无险。太阳照进疮痍的墙面,把屋子里照得通亮,如果没有昨夜的经历,丝毫也想不到,夜晚到来时这间老房子会那样的可怖。

    鱼竿还在我的怀里搂着,看着鱼竿上断掉的线,想起钩子也在床边,又在床边找到了鱼钩。

    我提着鱼线发现,鱼钩上挂着的是一块发臭发黑拇指大的腐肉,昨晚并没有闻到任何的气味,到了白天才闻到那块烂肉在散发出使人无法忍受的恶臭。

    我拎着鱼钩的断线处,提着它下了楼,打算往李村长家里去。一踏出赵一宝家院子的大门,我竟有一股欢快的情绪迸出,像是一场“博弈”后取得胜利一样。

    回顾这场“博弈”,我忽然感觉和我在独自户外登山时的境况很像。

    在途中遇到岩面需要攀登时,总会在攀登过程中遇到几个很尴尬的身位,让我迈不出步子,上不去也下不来。如果一步踏错随时都可能会摔下山崖,像我这种喜欢独自行动,没有安全措施的登山者,又没有队友的支援和帮助,任何事情都只能靠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来渡过难关,所以是不容许我犯一点错误的。

    一旦出现意外,遍体鳞伤都是小事。不过我总是能化险为夷,像昨晚一样渡过难关。

    这一点小成就让我在去李村长家的路上时充满喜悦。

    回到李村长家,随手将那块烂肉丢在了院子里,想第一时间跟袁哥说昨天境遇。

    不过一进门叫唤了几声,并没有得到袁哥的回应。之后李村长告诉我说袁哥今天一大早就出村了,好像是去办什么事情,袁哥走前只是跟李村长交代了让我接下来的几天继续按昨天那样子行动就行了。

    有了昨天的经历,起码让我对赵一宝两父子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袁哥现在不在,不过可以跟着套路走,这让我宽心很多。

    我在李村长家吃了早饭后坐在院里闲来无事,看到刚刚被我随手丢在地上的鱼钩,回想起来昨夜赵一宝好像是叫我拿这东西去钓鱼。

    我提起那东西,左右观察心想着:“这怎么看都是块烂肉,就这也能钓鱼?”

    不过现在反正也没事,干脆就去试试好了。我在李村长家门口的地里,挖了几只蚯蚓,然后找了只废弃的塑料瓶把它对半切开,可以当罐子用,将蚯蚓放进去后,跟李村长说了自己要去钓鱼的事情。

    李村长看了眼我鱼钩上东西,叫住了我,让我等等再去,然后他转身去屋里给我拿了个捞网和鱼线。这捞网的网眼可是不小,还有这鱼线也是相当的粗,鱼线上的钓钩有水泥钢钉那么粗,虽然看起来成色很久,但是依旧牢固锋利。我以为李村长拿错渔具便问:“村长,这捞网和鱼线这么大号,用这行头去钓小点的鲨鱼都行了吧?”

    没想到李村长指着我手里的“鱼饵”笑着说:“你拿这饵去钓,那上来的绝对不是小鱼。”

    我很疑惑,拎着那块烂肉问村长:“这玩意儿真能钓到鱼?还是大鱼?”

    李村长把我又拉进了院子,让我坐着听他慢慢说。

    一口茶下肚后,李村长指着他刚刚给我的渔具,告诉我说这些渔具是他以前在江里摆渡时用的,那时他就直接把鱼线绑在船舷上,在江两岸撑几个来回后,一般都会有鱼上钩。而且那个时候上钩的,起码都是十几斤的大鱼,吃一天还有好些剩呢。

    那是一个炙热的夏天,那天他家里杀鸡吃,清理出很多内脏不能食用,这些东西可是最好的饵料,他就打算拿去作饵钓鱼,把那些装进一个塑料袋里。

    不过没想到头天忘记了,隔天才想起来,等隔天带上摆渡船将东西拿出来一看才发现,东西都已经开始发臭了。

    由于是大热天,这些生鲜宰杀后根本就没法存放,再说那时也没有冰箱,隔天东西发臭也都是正常的事情。

    也没多想,就想着这些东西既然都带来了,干脆就拿来作饵试试,钓不钓到鱼也都无所谓,于是就把那些东西挂上了钩子。

    李村长刚将饵料挂上钩子丢进水中,然后把鱼线捆在船中间位置的船舷上,对岸就有人向他招呼要过江,于是李村长就收了插进岸边浅滩里的竹竿准备撑到对岸去。

    当时李村长用的船比较特殊,是靠纯人力撑船过江的,两头一样也没有船头船尾之分。撑船时,下竿子的地方就是船头,不像现在的机动船,马达都在船尾。

    那时用竿子撑只能站船头,向两边下竿子,左一竿右一竿以保证前行和修正方向。

    等到了对岸后,也不需要调转船头,只需人走到另一侧,那就又是船头了。

    在船两头,各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孔洞,是用来固定船只用的。

    只要将竹竿插进那个孔洞里,插进河床的泥沙或淤泥中,就可以固定住,像抛锚的道理一样,每只竹竿都有碗口粗,十几米长,韧性十足。只要能插进河床,就可以在江中任何位置固定,而且很方便。

    有两个孔洞,自然就会有两只竹竿,一般下个雨什么的,都用不到。只有大暴雨天,才会在岸边下两根竿子固定船只,就算是水位涨起来,也只是船在上升,竹竿总是不会动的,就像坐电梯一样。

    李村长撑着竹竿往对岸划去,原本只要刚开始的那几下撑竿需要用点力气以外,在途中都是不需要用什么大力气的。

    可就在他的船过了中间段的时候,他觉得越撑越吃力,像有什么东西拽着船一样。他撑了很久都没有再移动过,他也没有了力气,就把竹竿收上来想休息一下。

    谁知他刚一坐下来,船竟开始自己调转了船头。原本是横在江面上,现在已是同水流一个方向。

    更奇怪的是船在慢慢地往出发的位置移动。李村长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麻烦了,他站起来赶紧将竹竿扎进那个船头的孔洞里,要固定住船。

    不过等竹竿快放完了也没有见底,他很快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把竹竿又收了回来。因为他对这条江再熟悉不过了,在这江的中间有一条深沟,不要说一根竹竿插不到底,就是再接上一根竹竿也未必见底。

    他刚刚是将竹竿插进那条沟子里了,往常在最中间的那段位置时是不下竿的,都是靠着惯性过去以后再继续下竿子撑的。

    李村长见船过了江里的中间段后,开始没规律的乱动,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又往右。他现在才注意到船是被那根拴在船舷上的鱼线在拖着走,看来是他刚刚下的鱼饵钓到什么东西了。

    李村长在这里摆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江里的奇怪事也不是没见过,只不过从没见到过一条鱼可以拉着船走。

    也许那不是鱼,是水里的什么脏东西。在他年轻时的那段时间里,由于祖辈们都是沿江生活的,对江里的神明妖怪这些都十分敬畏,毕竟靠水吃水,谁也不敢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

    可李村长当年那是年轻气盛,又正值壮年,在江面上过活这么多年,孔武有力不说,胆子也不比豹胆小多少。

    他心想现在这“东西”咬上钩了,就是跟他杠上了,可不能让它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今儿个就算是龙王爷也要给他弄上岸,不然往后都以为他好欺负。

    说到这时,李村长忍不住拍着自己的大腿大笑起来,说自己当时真是个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能活到现在,真不知上辈子积了多少福。

    看着眼前的老者,现在是如此的慈眉善目,竟没想到年轻时也是个不好惹的主。又想到自己现在和当年的李村长差不多岁数,竟从没有如此激荡过。

    大部分时间都是逆来顺受,听上头说的做,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碌碌无为,没干过什么大事儿,也就是有个登山的喜好能给自己带来些许撒野的感觉。

    总觉得自己活了几十年都像没活过一样,竟没有几件能让自己回忆起来如此激动的事情。如果等我也像李村长一样老了的时候,还能不能像他这样说地激情澎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