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母亲充满爱意的眼神,卫闲诺心中的恼怒散去,只剩下了委屈:“娘,虽然姨婆不易亲近,但我看姨娘对娘还是有感情的,我想着如果能缓和与姨婆的关系,让姨娘作为中间人,不是也挺好?”

    繁空:“......”心里真是万马奔腾,很想吐槽。

    这一顿中饭,全家人安安静静地吃着,谁也不敢弄出一点声响。

    繁空吃饭很慢,每一口都要嚼上好几下,边嚼边思考着问题。

    卫闲诺偷偷瞅了娘一眼,赶紧把头低下去,自从他说出让姨娘当中间人的话后,娘就没再开口,他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怎么吃饭这么磨蹭?快点吃,下午早点回学堂念书去。”繁空见卫闲诺碗里还剩大半碗饭,催促道。这会儿,她已经不生气了,毕竟不是自己怀胎十月抚养大的,也就没那么多失望和火气。她只想怎么把问题解决掉。

    卫闲诺吃饭的速度加快了一些。

    吃完饭后,方蔷给二叔准备了几只麦饼,让他路上饿了可以充饥。

    因为老罗家的牛车今天没去县城,卫闲诺得自己去镇上乘车。

    和平时一样,繁空送卫闲诺到村外。

    一路上,母子俩都没说话,偶尔遇到村里人打招呼,两人也都热情地回应。

    卫闲诺毕竟才十六岁,又一直被亲娘宠着,虽然早上吵了架,但他娘这样冷落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到了村口,卫闲诺说:“娘,您送到这儿就行了。”

    “我正好有事去镇上,咱们边走边聊。”繁空说。

    走了一段安静的路,卫闲诺忍不住问:“娘,您是想带我去见姨婆吗?”不然娘去镇上干嘛呢?

    “我去看看店铺的生意。”繁空语气平平,但接着说的话却很坚决:“你不许跟姨婆那边的任何人有瓜葛。”

    卫闲诺停下了脚步,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

    繁空也停了下来,直视着儿子那双美丽深邃又带着埋怨的黑眼睛,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你去越城考试,娘给你备足了银两,吃住都不用愁,你必须靠自己的本事去适应,去建立你自己的社交圈子。”

    田野上,微风拂过,带着稻谷正在成熟的香气。在田里干活的人偶尔抬头望向这边的母子,好奇他们在做什么。

    卫闲诺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委屈:“娘,您到底是不是我亲娘,不帮我,反而拖我后腿。我进了石鼓书院,里面的学生要么有钱要么有权,他们随便喝一杯茶的钱都够我一个月生活费,娘您知道吗,他们有多看不起我,背后又怎么嘲笑我的穷酸样?”

    “石鼓书院一共多少学生?”

    卫闲诺愣了一下,想了想答:“六十五个。”

    “秀才有几个?”

    “五个。”

    繁空笑着看着他。

    在娘温柔含笑的目光下,卫闲诺心里的委屈莫名消散了,白皙的俊脸上不由自主泛起了红晕。这一刻,即便娘没说什么,他也似乎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母子二人继续缓缓向镇上走去。

    “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在别人眼里,不论你好还是不好,他们总有话要说。

    卫闲诺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

    “从小你就是优秀的,你那么刻苦读书,明白读书是最好出路的道理。你是穷苦人家的贵子,十五岁就考上了秀才,他们怎么不比这个?这才应该是心怀阳光的少年该追求的。”

    被娘这么一夸,卫闲诺脸上露出了笑容。

    繁空瞥了他一眼,哎,一副受用的样子:“总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的人,其实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闲诺,这样的同学不能深交,点头之交就好。”

    卫闲诺点头:“娘说得对。”

    繁空拐了个弯,语重心长地说:“但人最难得的,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们出身贫寒,这是事实,没什么丢人的。咱们大越国的许多官员,都是从穷苦人家的孩子奋斗上来的。你现在最要紧的是好好念书,别让其他杂事扰乱了心思。”

    “明白了,娘。”卫闲诺这时心里身外都感到舒畅。

    此刻,两人已走到镇上,眼前是两条路,一条是热闹非凡的商业街,路家三人的店就坐落于此,繁空要找的店铺也在那里;另一条则是通往县城的车马之路,镇上所有的运货马车、牛车都会在此歇息。

    两人在岔路口驻足。

    短暂停顿后,繁空语气平和地说:“闲诺,你已经长大,娘不会再强迫你事事听我的。”

    卫闲诺一愣,望向母亲。

    “你姨婆他们来家里吃饭,说话带刺,还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真心想缓和关系、帮助你的人,会这么做吗?”繁空温柔地望着儿子:“你那么用功读书,这次考试定能上榜。如果你想和他们有所联系,那就等你金榜题名之后再说,只有你站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才会真正看重你。”

    这话让卫闲诺原本有些摇摆不定的决心变得坚定了:“我明白了,娘。”金榜题名,他对自己有信心,娘说得对,要想依靠别人的帮助,就得先让自己足够强大。

    目送着二儿子挺拔离去的背影,繁空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担子着实不轻。她几乎把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知识,以及踏入社会后积累的所有经验,都倾注到了卫闲诺身上。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心累。

    原主人的这三个孩子里,大儿子渴望关爱,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关怀和爱护,他就会逐渐变得温暖起来;小儿子因为年纪还小,稍微教训一下,再给点好处哄一哄,目前来看还是挺让人放心的。唯独这个二儿子,既聪明又博览群书,眼界比其他孩子都要宽,对他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能慢慢地引导他。

    午后时分,小镇上没了早晨那份喧嚣,只剩下寥寥几个小贩散落各处。

    繁空漫步经过红绣坊,脚步不自觉停了下。她望向里头,自己的小孙女丝柔正学着刺绣,是那群学徒里最小的一个,其他孩子看上去都要大丝柔许多。但丝柔学得异常专注,即便偶尔抬头,也只是专心听钱管事讲解,对外面街道的嘈杂充耳不闻。

    繁空嘴角挂着微笑,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