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妍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知青点的屋子里一时陷入沉默。
张丽最先打破寂静:小芸,你刚才说帮苏妍回城?这事靠谱吗?
其他知青也纷纷围了上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毕竟在这个年代,回城是所有知青心中最大的愿望。
黎小芸面色平静,看了看众人:这事说来话长,不过主要还是得靠自己。向阳认识的人,最多也就是帮着引荐推荐一下。
那...那也是好机会啊。一个女知青小声说道。
李向阳在一旁开口:机会是人人都有的。我听说现在各个单位都在招人,关键是自己要有真本事。
没错,黎小芸接过话头,就拿我来说吧,我想当老师。但我知道,光有人引荐还不够,考核过不去谁引荐也没有用。你们想想,若人家推荐,还考不过,丢的可就不是自己的脸了。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确实,谁推荐,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回城,还需要自己付出努力。
而且张嘴求人了,最后还丢人现眼,那以后还怎么相处?
时候不早了,李向阳看了看窗外的夜色,小芸,我送你回房。
两人转身离去,几个女知青看向李向阳的背影,眼中流露出一丝懊悔。
谁能想到,一个村里小伙,不仅能打猎养家,还认识能给知青推荐回城的人物。
你说,要是当初...
一个女知青悄声对身边的伙伴说道。
话没说完,却见对方也是一脸惋惜地点头。
唉,黎小芸倒是眼光毒辣...
另一个女知青酸溜溜地说道,她这下可捷足先登了,还便宜了苏研。
行了啊你们,没听黎小芸说什么么?想回城还得靠真本事,咱们大家相遇便是缘。若是我回城,我给你们推荐,但你们自己也得要强...
眼见场面有点失控,张丽当真怕有些人走弯路,站出来说道。
有道理,我先谢过丽姐了。有人附和道。
众人纷纷感谢张丽后,陆陆续续散去。
张丽也转身准备回房,却被王秀兰拉住了袖子。
张丽,王秀兰压低声音,你说李向阳他...
张丽正色道:秀兰,你别动歪心思。李向阳和黎小芸的事已经定了,咱们知青点的人,可不能学苏妍那样。
我不是那个意思,王秀兰脸一红,我就是想问问,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吗?现在真的各个单位都在招人?
张丽神色缓和下来:这个我倒是听说过。前几天我二哥来信,说他们厂子在招工。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人家要的是有技术的。张丽叹了口气,我二哥说了,现在不比以前,各个单位都在提高要求。
王秀兰若有所思:那咱们...
张丽拍拍她的肩膀,你啊!与其想那些不着边际的事,不如想想怎么学点真本事。你不是一直说想学会计吗?
可是...
别可是了,会计我也略懂,你不懂问我。张丽打断她,现在想回城的路子多了,但哪条路都得靠真本事。你看黎小芸,人家想当老师,现在就在准备。
王秀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此时,送黎小芸回房的李向阳也转身往家走去。
月光下,他的脚步轻快,心中盘算着明天进山的路线。
日子总得过,该做的事一件都不能少。
不管是打猎养家,还是帮黎小芸准备考核,他都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这样想着,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李向阳回到家,一进院子,玄猫就从房檐下跳了下来。
它优雅地绕着李向阳的脚边转了两圈,仿佛在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
你这家伙,李向阳轻声笑道,又在这等我。
推开房门,屋里还亮着灯。
李母正在灶台边忙活,见他回来,连忙端出一碗热汤。
喝点暖和暖和,李母笑着说,我看你和小芸处对象,高兴。
娘,您怎么还不睡?李向阳接过碗,香气扑鼻,是用他打来的獐子骨头熬的。
哪能睡得着,李母坐在他对面,眼中满是笑意,儿啊,娘就盼着你能成家立业。小芸这姑娘,娘看着实在。
是,李向阳笑道,我也觉得她好。
那就抓紧办事,李母叮嘱道,趁着年节,该请媒人的请媒人。
李向阳放下碗,认真地说道:娘,这事急不得。小芸是城里人,现在不嫌弃咱们,是她眼界开阔、心胸宽广。但我也得得到她家人的认可才行。
李母神色一凝:你说得对,我这是太高兴,想得简单了。
娘,您放心。李向阳握住母亲的手,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现在别的本事没有,就这一手打猎的手艺。等再多打些猎物,让日子好起来,到时候风风光光地去求亲,也不怕人看轻咱们。
好孩子,李母眼圈有些发红,娘就怕你着急。
不急,李向阳笑道,小芸她也理解。咱们先处着,把日子过好了,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他这番话说得恳切,李母听了连连点头。
她深知儿子说得对,这门亲事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一旁的李小花也凑过来:哥,我觉得黎姐姐肯定会等你的。
你这丫头,懂什么?李向阳笑着点了点妹妹的额头,早点睡吧。睡不着看书。
啊,哥,大晚上的,看啥书?你不爱我了。
李小花夸张的说完,自己都笑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早,李向阳就起床准备进山。
玄猫早已等在门口,见他出来,立刻跳到他肩上。
走吧,李向阳轻声说,今天找点好东西。
玄猫在他肩上轻轻喵了一声,仿佛在回应。
深冬的山林,万籁俱寂。
积雪覆盖了一切,只有他和玄猫的脚印,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蜿蜒延伸。
李向阳走得很慢,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