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洺的本意,原是打算先取两广,再图江北,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张士诚在一众谋士的劝说下,居然自己绷不住,主动投降了。

    “不会吧……张士诚向孤投降了?”

    消息传到应天府,郭洺心中颇为诧异。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朱元璋围攻苏州的时候,张士诚可是宁死不屈,绝食而死的,如今对方竟然肯归顺自己……看来老朱死了以后,很多事情都脱离自己的认知了。

    亏自己还在这里气势汹汹,准备开春之后出兵江北,炫耀武功呢。简直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行吧,既然张士诚如此识时务,孤也不是什么睚眦必报之人,叫他收拾收拾自己的家当,马上举家搬迁到应天府,孤封他为顺义伯,赐他宅邸和田产。”

    想到当年元朝丞相脱脱帖木儿,率四十万大军南下,准备扫平红巾军。是张士诚那帮盐贩子,在高邮城里拼死抵抗,才替各地红巾军挡住此劫。

    郭洺还是愿意给对方一个好结局的。

    “张士诚屡次同咱们吴国做对,上位都能不计前嫌,宽恕对方。像上位这般仁慈宽厚的君主,真是古今罕有啊。”

    见郭洺答应放过张士诚,吴弛立刻抓住机会,出言奉承道。

    “好了,你怎么又故态复萌,开始拍孤的马屁了。”

    郭洺笑着摆了摆手:“高邮的张士诚已经投降,庐州的左君弼估计也坐不住了,相信孤不派人去劝降,他也会派人来归顺。”

    “江北的局势算是稳定了,接下来就看常遇春和蓝玉这对郎舅,究竟有没有传言中那么有本事了。”

    …

    大中元年九月。

    接到郭洺的旨意,常遇春、蓝玉,迅速合兵八万,从福建南下,沿潮州、惠州,一路进入广州。

    已经归顺吴国的广东都指挥使何真闻讯,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出兵配合。

    三人合兵十二万,兵分三路,从东、西、北,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进攻邵宗愚。

    邵宗愚抵抗不住,领兵退入肇庆,本欲整兵再战,结果却一败再败。手中的数万兵马,很快被歼灭殆尽,身边的亲信也开始接连叛逃。

    到了这个时候,邵宗愚终于感到害怕,有意向吴军投降,结果被常遇春、蓝玉严词拒绝。对方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顽抗。

    然而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之下,这种行为不过是螳臂当车。

    当年十月,邵宗愚兵败被俘。

    常遇春和蓝玉接到郭洺指示,不经审讯,直接将对方就地正法,而后派人把头颅送到应天府,悬挂在金陵外城的龙光门上(即水西门),供过往行人观瞻——

    在元末的一干草头王里,邵宗愚以秉性暴虐、残忍好杀而闻名,如今落得这样的结局,也算是罪有应得。

    随着邵宗愚被擒杀,很快广东全境便被顺势纳入吴国版图。

    郭洺下旨,留蓝玉于广州镇守,命常遇春、邵宗愚,领兵继续西进,攻打元朝的广西平章政事也儿吉尼。

    也儿吉尼是色目人,祖先来自西夏。

    此人是个非常顽固的保元派,虽是文官出身,但颇有几分智勇,出任广西平章政事这几年间,曾多次以血腥手段,镇压辖区内的各种叛乱,死在他手中的义军可谓不计其数。

    不过遇到上了常遇春,对方的好运算是到头了。

    十月中旬,常遇春、何真,统领八万大军进入广西,遇阵破阵、遇城拔城,一路斩将夺旗、势如破竹,很快杀到静江路临桂城下(即后世桂林)。

    也儿吉尼闻讯,亲自督军出城,试图与吴军决战,结果大败而归,不得已狼狈退回城内。

    周边元军得知也儿吉尼正在被吴军围攻,要么逡巡不前、拥兵观望,要么来一支被常遇春吃掉一支。

    久而久之,谁也不敢再出兵。

    到得当年十一月,眼看外援断绝、坚守无望,也儿吉尼试图领兵突围,结果突围失败,被吴军俘获。

    不久之后,也儿吉尼便被送到应天府处死,头颅同样被悬挂在龙光门外。

    至此,广西也尽归吴国所有。

    拿下两广,郭洺立刻下旨,任命陶安、李习二人,分别为广东、广西总督。

    这两人都是郭洺当初率军渡江之后,主动来投靠他的文士,虽说细究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少功劳,不过相对而言还算值得信任的。

    任命完文官,接下来还得安排武将。

    郭洺继续下旨,免去降将何真广东都指挥使的官职,改对方为广西都指挥使。调滁州留守总兵耿再成南下,取代何真,出任广东都指挥使。

    至于留守广州的总兵蓝玉,还是归常遇春节制,令二人暂时于广西南宁路休整,待明年开春之后,再兵分两路出征。

    一路向北,进攻湖南地区。一路向西,进攻贵州地区。

    …

    腊月底,年关将至。

    应天府金陵城,到处都是繁华热闹、喜气洋洋的景象。

    “此番常遇春和蓝玉,南征有功,传孤的旨意,各加二人俸禄五百石,于京都赐宅邸一座。何真也出力不少,进封对方为东莞伯,荫其一子为千户。”

    随着南方的捷报陆续传到吴王宫,郭洺大喜,先是下令嘉奖了所有立功的将士,接着宣布,文武群臣全部放假十天,庆贺新年。

    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郭洺总算能暂时放下手头政务,与自己的家人们团聚在一起,享受正常生活了。

    除夕当日。

    除了和四个妻妾一起过节外,郭洺还派人把父亲郭子兴、继母张氏,还有弟弟郭天爵、妹妹郭芸若等人,也一并请进王宫内,和自己吃团圆饭。

    “父亲,我让工部的官员,给你和天爵、芸若,重新修建了一座府邸,马上就要完工了,等过了新年,你们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臣多谢殿下。”

    吴王宫后苑的酒宴上,郭子兴全程表现得十分规矩,言行举止,不敢对有分毫僭越。对方甚至不敢直呼郭洺的名讳,竟然和外人一样,称呼他为殿下。

    郭洺闻言,心里不禁微微长叹。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