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三胖还是和以前一样笑的腼腆。
尤其是在面对今天显得格外热情的赵静,一时间有些脸红。
见状,赵静笑了。
三胖还是那个三胖,看见自己就不好意思,说明他对自己还有几分爱情。
赵静欲言又止,看向海涛。
海涛却故意装作没看到,就站在原地不动,他倒要看看赵静今天能说出什么话来。
赵静无奈,只能笑道:“三胖,我还没恭喜你考上大学,以后要是有本事了,可千万不要忘了我啊。”
“哪的话啊,咱们是朋友,再说就我这样的也只能给序哥打个下手,能吃饱饭,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三胖的话虽然不错,可跟赵静想象中的话差了十万八千里,在她的印象中,三胖对于自己任何要求都会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并且做出保证。
这让她心有不甘。
以前自己是师范大学的学生,觉得高人一等,可现在,人家三胖可是燕京农大的大学生,论大学,绝对比她厉害,往日的那些骄傲自豪早就不值一提。
看来自己得拿出点力度来。
当着海涛面,赵静往前一步,几乎已经要贴在三胖身上。
这可把三胖吓了一大跳,慌忙后退。
“你……你别这样赵静,我们是朋友。”
“三胖,我们仅仅是朋友吗?”
“不然呢?你还想嫁给三胖啊?”海涛直接开口,瞬间打破赵静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那点旖旎,让整个氛围变得有些尴尬,气的赵静不住冷眼相看。
海涛可不怕她,当即对视过去:“怎么了?三胖妈说了,让他去大学的首要目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搞对象娶媳妇什么的不用着急,我们可没有序哥的本事,只能一点点来,三胖,你说对不对?”
“对对对,我妈就是这么说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三胖连连点头,这让赵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肚子里准备好的那点话根本说不出口,心里狠狠骂了海涛几句后,不情不愿的从出怀里掏出钢笔递过去。
“三胖,这是我送给你上大学的礼物,希望你不要忘记我们这份友谊,有时间记得给我写信。”
“我要是没看错的话,这根钢笔是序哥从上海回来带给三胖的礼物吧。”
言外之意。
这本来就是三胖的东西,用得着你送?
“赵海涛,你能不能安静点,我跟三胖说话关你什么事?”
“我就是看不惯你把三胖当傻子玩,咋了?”海涛根本不惯着他,直截了当喝道:“这本来就是三胖的东西,你要是真有心送礼物,那就起码应该再买一支,贵贱无所谓。”
“可我家……”
“别拿你家穷说话,一支钢笔才能有几个钱?我记得前几天序哥结婚时,光是拦门红包就给你了一百块,难道你连三块钱的钢笔都买不起?”
“你……”
赵静被怼的说不出话来,站在原地干着急,然后……哭了。
看着边擦泪边跑远的赵静,海涛感觉浑身舒坦,扭头看了眼正伸长脖子张望的三胖怒骂:“我说你能不能有点出息,赵静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得到同情,你这次要是没考上大学,信不信她都懒得搭理你。”
“可她哭了,你刚才说的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过分你大爷,你要是不服就去找序哥评评理,我特么早就看她不顺眼了,还在这装,她就是拿你当……”
海涛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等再过十几年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个词,用来形容当下再合适不过。
备胎。
“走,去找序哥。”
“算了算了,我还得回家呢。”
三胖也不傻,知道这事就算是闹到方亭序那,自己也不占理,赶紧跑回家。
情窦初开得的年轻人在面对这种事,心里总是七上八下,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尤其赵静还有救过自己母亲这层BUFF,更让他不知该如何面对。
“儿子,过来看看你的被子咋样,妈给你新缝的,里面全都是好棉花。”
“妈,直接用我那个不就行了,干嘛还要做新的,多浪费钱啊。”
“你这傻小子,你可是大学生,妈还能嫌浪费钱啊,就算把咱家房子拆了,妈也要供你上大学,更何况现在咱家比以前好多了,有方亭序的面子在,妈在钢铁厂的工资也能发不少,就是听说钢铁厂明年就要关门了,可惜了。”
……
方亭序正在家里哄孩子睡觉。
李建坐在一旁也笑容满面的看着孩子,欢喜的不得了,掏出两个金锁分别挂在孩子脖子上。
方亭序笑道:“李建,看来你是想当孩子干爹啊,送这么贵重东西。”
“方总您就别笑话我了,这点东西哪能称得上贵重啊,不过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愿意当孩子干爹。”
李建笑的合不拢嘴。
能给方亭序的孩子当干爹,这是多大的福分啊,能瞬间拉近自己和方亭序之间的关系。
“行吧,你这个干爹我给孩子认下了。”
“哈哈哈哈,那多谢方总了。”
这意外之喜来的简直太痛快了,李建根本没想到方亭序居然答应的如此痛快,赶紧起身左右掏兜,把身上所有的钱全都掏出来放在孩子身边,也只有寥寥几百块。
“那个方总你稍等一会,我回家再给孩子拿点见面礼。”
“行了行了。”方亭序摆摆手笑道:“有点钱意思一下就行了,咱俩之间不用讲究太多。”
李建连连点头,小心翼翼的用手碰了碰孩子柔嫩的脸蛋,随口问道:“方总,怎么不见夫人?”
“她去老房子练瑜伽了,那种运动能够让身体更快恢复,眼瞅就要去燕京上大学了,必须要早点恢复下身体,对了李建,你今天过来,应该是想好下一阶段的工作了吧,说说。”
李建习惯性的掏烟,却又在半路赶紧放回去,讪笑一声:“方总,我想去负责尚海的工作,您也知道,我儿子也要去尚海读书,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在那边。”
此事在方亭序预料之中。
儿行千里母担忧。
李建此举合情合理。
“也行,最近你就把工作和秋姐交接一下,再拿个章程出来,我给你批一笔钱,尽快在上海那边建立好一个完成供销渠道,尚海那边由你和鲍乐山共同负责,他主外,你主内,有什么问题商量着来。”
“好的方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