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22日。

    乙丑年,甲申月,葵巳日。

    宜竖柱上梁。

    不管在哪个年代,盖房上梁绝对都称得上是一件大事。

    所谓上梁。

    就是指房子的主体结构都已经完成,就差安装房子中间那根中梁,就和古代给人加冠一样,相当重要。

    还没天亮,方亭序便被父亲从被窝里揪出来。

    “爹,天还没亮呢。”

    方亭序准备在回被窝眯一会,可看到方正手上的武装带后,瞬间目光清醒,声音洪亮正经。

    “爹,虽然天还没亮,可今天是上梁的大日子,咱们赶紧干活吧。”

    “赶紧的,去找你三爷爷背词,这房子是你的,你得支棱起来。”

    穿好衣服出门,外面正在下濛濛细雨,方正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老话讲雨淋梁,辈辈强,这天气真好。”

    母亲杜慧兰正和七八个妇女准备中午的吃食,忙得热火朝天。

    猪肘,排骨,鱼,鸡鸭,各种蔬菜水果,应有尽有。

    现如今方家不缺钱,又是上梁的大日子,中午这顿饭必须非常丰盛。

    这猪也是昨天刚杀得。

    方亭序眼睁睁看着一只鸡吃了几口用来炖肉的白菜,下一秒便被扭断脖子准备拔毛做菜。

    “娘,我先过去了。”

    “你等等。”杜慧兰递过来两个包子:“儿子,赶紧吃两口垫吧垫吧再去,今天你可是主家,一定要多说吉祥话知道不?”

    “知道了娘,您就放心吧。”

    “赶紧去找你三爷爷,还有话要交代你。”

    来到村东新房。

    中间摆放着一根四米长的香椿木,正用红布盖着,这就是今天的顶梁柱。

    以村长江河为首的十几号人都已经到场,正聚在一块抽烟唠嗑,看到方亭序走过来顿时笑道。

    “亭序,准备好了吗?”

    “亭序你一会可别紧张,慢慢来,今儿是大喜日子,你看老天爷都在照顾你,专门下了点小雨。”

    “一转眼亭序都要有自己的房子了,咱们可真是老喽。”

    “这房子盖得真气派,我儿子要是能弄这么几间房,我这辈子算是值了。”

    方亭序看过去

    一共五间屋子。

    村里面有讲究,所谓四六不成才,盖房子要避开双数,三五七间房子都可以,窗户也一样,必须是单数。

    房门也有说法,必须是二尺四,也就是80公分,这样才叫赶着吉木星。

    方亭序掏出香烟,给每人发了一盒。

    “这些天辛苦各位叔叔伯伯了,一会还请各位加把劲家里面已经准备好了席面,中午我一定多敬两杯,请大家一定赏脸。”

    “哈哈哈,那是当然,听说你家今天中午准备了不少好东西,我们肯定要过去大吃一顿。”

    “放心吧亭序,你到时候别嫌我们吃的多就行。”

    “老方,你儿子比你强,说的比你好啊!”

    上梁是个力气活,这些大汉们要用力气把梁摆正放好。

    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绝对不容易。

    短暂的小雨过后,天色放晴,和煦温暖的阳光打在众人身上,将刚才的那点寒气彻底驱散。

    方亭序在三爷爷这里背好词,吉时已到,正式开始。

    三爷爷是村里辈分最大的人,已经快要八十岁的老汉虽然白发苍苍,可腰板依然挺拔,尤其是那一抹长长的胡须宛如深秋的白霜,仿佛每一根都记载着过去的故事。

    “吉时已到!”

    随着三爷爷一声高唱,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周围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村民,此刻也都一言不发,偶尔有小孩哭闹大喊,也会被大人两巴掌抽回去,免得惊扰这份庄重的仪式。

    方正和江河抬来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的是土地爷的神位。

    神位前放着的是猪肉羊三种肉,水果,鲜花,三杯清茶,三杯白酒。

    地上的铁盆正在化金。

    (化金:烧化金纸,也就是烧纸钱的意思。)

    三爷爷走在最前面,手持三柱清香。

    方亭序等众人在身后老老实实跪下。

    “土地爷在上,弟子徐文昌带领众人于今日辰时准备上梁,敬备茶酒,水果,金银财宝等,恭请土地爷,本境地境主,地灵公保佑上梁大吉大利,宏图大展,梁柱稳固,大业千秋,居住安康。”

    话罢,众人磕头。

    紧接着,方正和江河又抬来一张桌子,上面的放着鲁班公字样的牌位,这次轮到方亭序上前持香。

    声音幽幽响起。

    “弟子方亭序,恭请鲁班公主师,五方福德,土地龙神,杨救贫祖师,请降临领受屋宅主人方亭序供养敬拜,祈求保佑工程顺利。”

    再次磕头。

    接下来开始上梁。

    十几个大汉上前,用绳子将房梁捆好,爬上墙头做好准备。

    三爷爷再次开口。

    “昔日天晴来上梁,东家修下好华堂,华堂修在龙口上,眉飞色舞喜气洋。”

    “上一步,一品当朝。”

    众人呼应。

    “嘿呦!”

    房梁被提上一段。

    “上两步,两凤朝阳。”

    “嘿呦。”

    “上三步,三元及第。”

    “嘿呦。”

    ……

    “上四步,四面朝光。”

    “上五步,五龙捧盛。”

    “上六步,六时安康。”

    每喊一句,众人回应的同时便把房梁提上来一段,当第六句喊完时,房梁正好来到顶上的位置。

    方正把一个红布包放在角落。

    里面装的是高粱,小米,黄豆,花生,芝麻,都有各自的寓意。

    “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天官赐福,福寿绵长,步步登高,鸣炮上梁。”

    随着三爷爷说完。

    三胖和海涛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上梁仪式这才算完。

    方亭序站在房顶开始往下撒糖。

    大人小孩都抢着捡糖吃,想跟着沾沾喜气,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忙活完这些已经到了中午,众人来到方亭序家里吃席。

    看着桌子上的各种大鱼大肉,好酒汽水,汉子们都眉开眼笑。

    “各位叔叔伯伯,辛苦了,辛苦大家了。”

    方亭序给上梁的每人都准备了红包,有人悄悄打开,更是瞪大眼珠。

    十块钱!

    一出手就是这么多,真大气啊!

    85年,一瓶茅台酒也不过是8块钱而已。

    算上这段日子的工钱,凡是给方亭序盖房的人最少也拿到了50多块钱,这能抵得上钢铁厂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

    想到这,人们看向方亭序的眼神充满羡慕和敬畏。

    这娃是有大本事的人!

    女人们则是将目光落在屋内各种箱子上,惊呼声不断。

    “天啊,这可是最新款的电视机,一台要400多呢。”

    “这还有洗衣机,我做梦都想要一台。”

    “还有自行车,凤凰牌的。”

    “江启兰,我真羡慕你,这么多好东西全都是你家的,你家方亭序到底赚了多少钱啊?”

    一个月前。

    她们还在嘲笑江启兰,可短短一个月过去,她们恨不得取而代之,一个个心底都在想。

    那天和方亭序喝酒的为什么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