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少?”

    听到秦老汇报上来的数字,姜寻眼睛瞪得像铜铃,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秦老再次重复了一遍:“1400多人,并且申请的人数还在增加,陈望他们已经快忙不过来了!”

    姜寻和其他几人都被震惊的久久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这种数量的求生者,如果全部收拢过来,已经几乎和几个官方庇护所人数相当了。

    关键是,“青山”还没有开始公开对外招收成员呢!

    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自发的想要加入“青山”的,甚至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才打听到的联系方式。

    这么看来,如果公开招收成员的话,他们可能在短期内,就招到上万的求生者加入。

    ......

    “您是说,他们为了加入青山不光准备费用自理,甚至还准备上交一半的物资?!”

    姜寻眼睛中满是迷惑,只觉得一阵阵的荒唐感袭来,让他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表情。

    要知道,1金币一张的传送卷轴可不是什么便宜货,那可是两颗“魔力水晶”才能换来的东西。

    更何况,还有人主动要上交物资来祈求加入青山。

    这不对劲!

    哪哪都不对劲!

    大家穿越过来之后,每个人都过得苦哈哈的。

    谁会想着主动把拿命换来的物资拱手送人呢?

    除非,他们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姜寻稍稍想了下就明白了,这些愿意上交物资的人一定是听说了“青山”外围成员的宣传。

    在他们的宣传下,加入青山,就等于获得了:用来作威作福的“青山组织成员”名头+“不错的组织福利”+“保住狗命的高手庇护”......

    而要付出的,只有自己那仨瓜俩枣的资源而已......

    呵呵!

    想得美!

    姜寻赶紧拍了拍胸口,有些后怕。

    险些被白嫖!

    于是他直接回复道:

    “秦老,你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才,挑选几个给你们打打下手,其他的回绝就行了,对了,找时间还得仔细梳理下外围成员,省的他们出去瞎宣传!”

    这是姜寻思考过后的决定,他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数的。

    出去打架还行,搞研发也不错。

    但是让他管理几千上万人的组织,那绝对是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

    很快,秦老的消息也发了过来:

    “回绝大部分人是应该的,但是最好留一些口子,这样一来,后面真的需要招人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宋念念也回复道:“是的,按照系统的引导走向来看,未来形成组织和秩序是一定的,所以确实应该留一些途径。”

    看到两人的回复,姜寻也有些犯了难,两人说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

    系统的做法,一直都是在让所有求生者更加适应这个世界的生活。

    所以,它刻意的引导“拯救”和“聚集”一定有自己的深意。

    甚至可以说,以“团体”的方式生存,大概率就是未来必须要走的一步。

    而且,他们未来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打下手。

    不然几人虽然都有传承知识,但是仅靠自己一个人,产出实在有限。

    比如他的魔偶制造,仅靠自己每天敲敲打打,一天也就最多制造1—2具。

    但是如果将不涉及核心知识的部分交给别人来做,那他的产能将大大提升。

    又不想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组织,又需要很多的劳动力。

    这种情况让姜寻不禁有些头疼。

    可是很快,赵听涛的建议却让他眼前一亮:

    赵听涛:“我觉得,可以试试‘蜂巢’形式的组织架构!”

    “就是设置‘蜂巢’‘工蜂’‘蜂王’三部分。其中‘蜂巢’是提供生存环境,零准入门槛,可自由使用组织标识获取基础庇护,但是也不享受组织福利的人。”

    “而‘工蜂’则是进行契约的优质成员,享有组织福利,比如传承知识培训资格等,但是也有相应的义务的求生者。”

    “这样一来,将组织成员进行区分,是不是会好一些?!”

    听完赵听涛的建议,姜寻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认真权衡了下利弊,他发现,这种方式竟然十分合理!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自己不会被“组织”拖累,也能保证在需要时能找到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还能发展一批真正“核心”的成员,用来代替自己做一些事情。

    不过,赵听涛这小子从哪知道的这些东西的?

    难道是他之前所在的组织就是这种形式架构?

    小黑子,露出......

    咳咳。

    确认了大概的思路,于是几人又开始针对细节进行一些讨论,最后确认了思路:

    首先,是设置“蜂巢”。

    也就是类似于龙国庇护所那样,先找一些合适且资源丰富的位置建造几所大型庇护所。

    环境被“黑血”侵占的人,可以通过“青山一级私人频道”附带的传送功能传送到这些庇护所中。

    同样的,他们要上缴一部分原始物资,作为庇护所的创建费用。

    其次,就是每个大型庇护所中,都需要一个“陈望”这种核心人员,去进行管理。

    保证庇护所内“稳定”的同时进行“收租”。

    收上来的租金,主要用来维护庇护所的发展和安全设施。

    同时,其中的10%作为“管理”成员的工资。

    而以这种形式加入的“青山”外围成员,拥有相对自由的权利。

    只要按时交租,所有的收获,姜寻他们5人分文不取。

    但是同样的,他们也不会给这些人提供任何涉及到个人的保护,和资源的支持。

    只有在“庇护所”遭遇重大危险时,他们才会出手解决。

    这样一来,既能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又能避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管理。

    而且,这种形式的“外围成员”,虽然缺乏统一调度,也缺少一些身份认同感。

    但是管理成本极低,成员的自主性强,也更符合末世生存者的心理。

    算是一种不错的组织形式。

    姜寻几人也都考虑过了,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

    就当是给无家可归的求生者们,搭建一个落脚的地方。

    反正付出的代价也不大,仅仅是一些基础材料和初步的规章制度建立而已。

    同时还能供养几个作为管理层的核心成员,自己也能优先收获一些珍稀物资。

    确认了下没有纰漏,姜寻安排赵听涛去做这件事情,收上来的初始物资,多余的都是算他自己的。

    ......